中经联播讯(黑龙江经济报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刘一博)为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委组织部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采取“双联双促”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流动党员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纵横联建强基础
健全铁锋区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完善信息台账,畅通交流渠道,促进党组织与流动党员密切联系。纵向联动,搭建平台。按照网格沟通联系、社区统筹管理、街道统一备案的纵向架构,形成“街(镇)—社(村)—网格”三级包保联络体系。分级分类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登记“一人一表”电子档案,做到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动地点、流动原因、联系方式“五个清楚”。全区流动党员已全部纳入台账管理。横向联系,深化沟通。搭建流动党员网上微信平台,定期发布信息,开展线上活动,加强流动党员间的横向沟通联系,让他们成为流动在外的“家里人”。在流出地达到3人以上的,成立临时党小组,由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任组长,承担教育管理工作,目前在北京、海南等地已成立了17个外埠流动党员党小组。

双向联管解难题
坚持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探索建立两地紧密衔接、双向互动的“双重管理”机制,实现协同配合、一体尽责。双向对接建组织。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以北京海淀区清河街道安东路28院社区为代表的2个流动党员外埠党支部,为广大流动党员在异地“安家”,促使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长期受教育、两地显作用。双向沟通促融合。采取打电话、发微信、通视频等形式,每月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生活状态、参加组织生活和发挥党员作用情况,实现互动管理。全年共参加当地学习宣讲、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300余场,充分展示了铁锋党员的精神风貌。

健全机制促提升
注重以制度为保障,构建流动党员管理完整框架,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水平。落实谈心谈话机制。按照街(镇)每半年联系一次、社(村)每季度联系一次、支部每月联系一次的“三个一”工作要求,2021年开展谈心谈话2600余次,倾听流动党员心声。同时,入户走访留守家属73户,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流动党员解除后顾之忧。建立返乡党员关爱机制。充分利用春节、国庆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返乡契机,以“五个一”活动为抓手,提供暖心服务。通过“参加一次集体学习、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参与一次座谈研讨、进行一次志愿活动、参观一次社区建设”,让流动党员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感受“回家”的温暖,增强家乡荣誉感。建立目标管理责任机制。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坚决杜绝“组织缺位”现象。各级党组织建立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包保人是直接责任人的工作制度,从组织领导上防止流动党员“流失”。
引才回乡促发展
以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推动返乡党员创业带富为抓手,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搭好建言献策平台。定期召开返乡党员座谈会,广泛征求流动党员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引导流动党员把外地社会治理优秀做法、市场信息、发展项目等带回家乡,助力铁锋区发展,目前已收到各类发展建议200余条。落实引才回乡政策。引导“打工仔”回乡选“村官”、优秀企业家返乡投身家乡建设、大学生回乡创业,公开支持和鼓励在外务工经商党员回乡参与社(村)“两委”竞选,已有5名返乡创业的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党组织后备人才队伍,其中1名党员通过换届选举成为村党组织书记,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增强了乡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做好返乡创业扶持。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创业实际困难,成立创业指导小组,提供政策咨询、市场调研、落实税收优惠、实施创业补贴等服务,为返乡党员创业提供“绿色通道”,极大激发流动党员返乡创业热情,为铁锋经济夯实发展后劲。
信息来源:中共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