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林建辉 通讯员 张晓芸 蓝雅贞)“尊敬的黄法官您好,我是沙西镇某村村民,在本人与村民委员会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中,您多次细心调解工作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非常感谢您。”10月12日大清早,黄法官收到了这么一条道谢短信。

原来,福建省漳州漳浦县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法庭近期审结了一批土地承包合同系列案件。其中,7起纠纷在法官+人大代表的共同调解下得到圆满化解,有力保护了农村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案件调解成功后村民特发来信息表示感谢。
原告沙西镇某村委会在开展“三资”清理工作时,发现多位村民在承包村民集体所有土地后,迟迟未向村委会交付土地承包款,并长期占用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村委会经多次追讨后,双方于2017年9月29日重新签订补充协议,期间仍有多位村民未按时交付土地承包款。为维护全体村民的合法权益,沙西镇某村委会将未交付土地承包费的12户村民诉至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法庭,请求判令归还拖欠的土地承包款。
案件受理后,承办案件的黄法官第一时间熟悉案情、梳理矛盾焦点、研判调解策略,考虑到该系列土地承包合同案件涉及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矛盾纠纷复杂、涉及群体众多、社会影响广泛,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为全面掌握案情,对症下药妥善处理纠纷,黄法官多次深入该村,向当地村民、村委会、镇政府详细了解矛盾产生的前因后果,并对承包土地进行现场勘察,确定土地范围及面积,多次组织双方开展调解工作,但迟迟未能达成调解方案。

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破解僵局,黄法官决定邀请人大代表调解员参与调解,充分发挥和利用调解员在当地人熟、地熟、业务熟、情况熟的优势,进一步与双方当事人交流座谈,寻找调解突破口。
了解案情后,人大代表调解员首先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安抚村民情绪,表示理解村民的苦衷。同时,黄法官通过法律层面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向村民们普及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知识,并耐心地为每一位村民答疑释惑,让村民们充分了解土地权属和性质,以及拒不交付土地承包费可能引起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

经过人大代表调解员和黄法官多次的情理引导、悉心释法、答疑解惑,村民们终于放下心防,表示同意调解。经过多轮磋商调解,原、被告逐渐就争议内容、调解意见达成共识,确定未交付的土地承包费用金额及还款方案,双方顺利签订了调解协议。对已交付土地承包费用的案件,村委会则申请撤诉,最终7起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9月25日上午,沙西镇某村党支部书记代表某村专程来到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法庭,将一面写着“尽职尽责司法为民”的锦旗送到黄法官手中,感谢法庭法官倾心尽力的调解,促使7起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圆满化解,有力助推当地的“三资”清理工作,精准化解村民与村集体的利益冲突,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自今年3月,漳浦法院在各乡镇陆续揭牌成立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以来,人大代表调解员已参与了多起社会重大矛盾纠纷的化解,积极构筑“身边人化解身边事”的多元化解新格局。下一步,漳浦法院将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的作用,以司法职能为连接纽带,将调解与审判有效结合,推动社会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为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