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通讯

山河映月话师恩:七十六载教育征程的诗意回响



教育山河赋华诞

中秋月圆颂师恩

半生耕耘尺墨间

万里山河入画卷

一轮明月照古今

张毅龙谨以本文

献给深深热爱的教育事业

与脚下这片土地

——题记


墨色长河里,流淌着五千年的波光,也倒映着千古中秋的明月。我的笔端,曾犁过田埂的黝黑泥土,沾染过企业的花白石灰,浸润过三尺讲台的淡淡书香,更沉淀着数十载教育生涯的赤忱丹心。而今退休回望,那些关乎薪火相传的岁月,已如岱宗擎起的旭日,将云涛染成金帛;似沧海吞吐的皓月,用星汉织就时光的银绸。

一、田埂与讲台,一个人的教育长征

我的人生轨迹,仿佛这片土地变迁的微缩史诗。

从湖南乡间的稻田埂上,到企业的流水线旁,再到三尺讲台,最终走进教育厅的大门——这是一条由泥土走向墨香的道路。正如《论语》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条路上始终贯穿着对知识的渴求与对育人的执着。

少年时在田埂上,我一手扶犁,一手捧着借来的课本。泥土的芬芳混合着书页的墨香,构成了我最初的知识图景。那时的中秋,没有精致的月饼,唯有母亲手做的糖饼,和着月光下父亲诵读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我心中种下了对美最初的向往。那时乡村教室简陋,但老师们眼中闪烁的光,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贫瘠中创造着精神的丰饶。

后来执鞭任教,我目睹了更多寒门学子如何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他们如同“跬步千里,积土成山”的践行者,那种对知识的渴望与坚持,正是这片土地最动人的底色。每逢中秋,我总会与留守学校的孩子们一同赏月,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吟诵中,让文化的种子悄然生根。

在教育厅工作的数十载,我参与推动教育普及发展,亲历了从“苔花如米小”的乡塾到“明堂高厦”的学府的巨变。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曾经,偏远山区的孩子要跋山涉水才能上学;如今,远程教育让“有教无类”的理想照进现实,即便在“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外,也有了“长风几万里”的知识革命。

二、山河蜕变,教育星火燎原

这七十六年的国家征程,在教育领域体现得尤为深刻。

我记得家乡那条泥泂小路,雨天里深一脚浅一脚,书包里揣着干粮,心里却亮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直到坐上离乡的绿皮火车,看窗外“复线纵横”的路网将群山甩在身后,才懂得“道阻且长”的终结,是无数教育工作者托举的“天堑变通途”。

而今中秋,我看到各地学校开展“中秋诗词诵读”活动,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吟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或演绎“嫦娥奔月”的故事,将古今文化巧妙融合。 教育的力量,正如同中秋的月光,无声地照亮每一个角落,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

科技创新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而教育是春雨的源头。《礼记》云“玉不琢,不成器”,正是教育的精心雕琢,让北斗组网实现“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壮举,蛟龙深潜展现“潜龙在渊”的雄姿。5G信号如蒲公英飘落每个角落——这一切的背后,是教育培养的无数人才支撑。

最令我动容的是,教育的星火已呈燎原之势。我曾是那个借干打垒课堂“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寒门学子,后来参与推动的教育事业,如今已开花结果。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愿景正在实现。退休之际,喜看乡村教室与都市学府共沐“春光无限好”的知识朝阳,恍然明白:这山河的蜕变,早已将我这颗从泥土里发芽的种子,也嫁接进了它的年轮。

三、文化血脉,古今教育的对话

中秋的月光,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古今文化,也连接着千万家庭的情感。商周的青铜鼎上铭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明密码,秦汉的石碑间奔流着“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铿锵气韵——而我有幸以半生参与书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章节。

辛弃疾剑匣里“男儿到死心如铁”的龙吟、苏轼肝胆间“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明月、杜甫诗卷中“安得广厦千万间”的铮铮铁骨、范仲淹烟蓑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天下情怀——这些先贤的精神,通过“薪尽火传”的教育传承,如星辰般镶嵌在每一代人的心灵苍穹。

如今,当我走进任何一所学校,看到中秋时节孩子们制作的手工月饼、绘制的诗配画,聆听他们深情的诗词朗诵,便想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 文化的血脉就是这样通过教育得以延续,文明的密码就是这样通过课堂得以破解。正如教育家所言,“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承文化,培育精神”。

四、金秋十月,教育与丰收的交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秋时节,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教育成果检阅的时刻。教育领域的丰收,不像稻田那般金黄耀眼,却更深刻地改变着这个国家的命运。它体现在偏远山区孩子第一次编程时的惊喜眼神,体现在农民工子女走进大学校园的自信步伐,体现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突破的年轻团队。

正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的丰收是精神的丰盈,是人才的辈出,是一个民族内在力量的积蓄与迸发。当中秋的圆月悬挂天际,我们不仅庆祝自然的丰收,更庆祝教育的丰收——那些在月光下苦读的学子,如今已成长为栋梁之材。

这金色的秋天,既是自然界的丰收时刻,也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喜悦,正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选择远方的能力和勇气。

如今,乡村教室与都市学府共沐同一片知识朝阳。曾经“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寒门学子,如今已能在北斗导航下精准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那些在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已化作喀斯特山区教室里闪烁的智慧光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的月光见证了教育的永恒价值。这双曾握过犁铧、扁担、粉笔的手,如今在时代的宣纸上,依然能落下带着泥土气息与墨水光泽的一笔。这微不足道却满怀热忱的一划,正是十四亿人共同挥毫的泼墨长卷中,不可或缺的浓淡。

当黄金十月铺开“天地为卷”的壮阔,我们以心为笔描绘这“巍巍中华”。不仅描绘“云霞出海曙”的昆仑、“瓜果坠枝香”的绿洲,更要铭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意。而中秋的明月,恰如教育的精神,无声地照耀着大地,滋养着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

教育的力量,正如这生生不息的轮回,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永远绽放着希望的光芒。



作者张毅龙自谦:湘人,曾务农、做工、执教,诗文散见各媒体。

历任湖南省教育厅副总督学,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巡察办主任、教育厅机关纪委书记。现任湖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李文闻】

龙海一中建校百年系列活动暨第11届校园足球联赛开幕 8大组别共赴绿茵盛宴

11月20日,龙海一中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暨“中国人寿杯”龙海区第11届校园足球联赛在龙海职校开赛。本次赛事由龙海区教育局主办,龙海职校承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龙海区支公司、福建龙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吸引全区55支代表队共558名运动员参赛,将在4天赛程中角逐8大组别奖项。

醴陵一中教师刘阿香:以专业与关爱点亮学子成长之路

在湖南省醴陵第一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以粉笔为舟,带学生遨游知识海洋;以爱心为帆,助他们勇渡成长难关。她就是数学教师刘阿香——学生记忆中那束“永不熄灭的光”。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刘阿香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为每个人定制专属学习路径。

区委书记督导龙海一中百年校庆:明确四大方向促教育发展

漳州市龙海区委书记叶毓到龙海第一中学,实地检查指导学校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进展情况,强调办好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是当前全区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要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将其办成一次展示办学成就、凝聚发展共识、开创美好未来的教育盛会,为推动龙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区政协主席洪海涛参加活动。叶毓一行深入校园,仔细察看了

校企携手育英才:张荣华受聘长理客座教授,共启产学研新篇

深化校企合作,协同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湖南湖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华受聘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客座教授仪式在该校隆重举行。此次聘任旨在深化校企合作,携手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长沙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郑延

闽南科技学院与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11月13日,闽南科技学院与福建泉州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举行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馆长李维维,校党委书记李旭、校长袁自煌,校长助理刘武强,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泉州市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工作联盟第三组成员校代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精飞竞逐展绝技,智慧农业新篇章

首届“长安猎手杯”全国农用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曲周农信杯”总决赛在河北邯郸圆满落幕。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飞手,在这片孕育了灿烂农耕文明的土地上,准备共同谱写了一曲现代智慧农业的激昂乐章。

著名经济学家黄卫平教授赴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讲学

活动伊始,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尧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黄卫平教授及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冯尧书记指出,本次活动既是一场学术盛宴,也是一次凝聚共识、推动实践的战略对话。

哈尔滨体育学院创新思政课堂:以冰雪运动文化涵育时代新人

为深入发挥哈尔滨体育学院在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方面的育人功能,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1月12日,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哈尔滨市第四十四中学联合举办“重温冰雪燃情记忆、传承冠军强国精神”思政课程展示活动。来自哈尔滨市南岗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哈体院片区)的成员学校代表现场观摩授课。

长汀县登俊小学:荣誉满载启新程,“拥军杯”赛展风采

在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登俊小学被福建省军区援建为“八一爱民学校”。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9年被教育部评为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2022年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联合授予“八一爱民学校”,2023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授予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航

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架好两岸融合“连心桥” 深耕乡村振兴“责任田”

山海为卷,初心作笔。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将“立德树人”书写在壮阔的山海之间,把“服务发展”融入两岸融合的实践之中。一次次跨越海峡的“同窗情”,让闽台师生在粽香弥漫、月饼传情中感受“家的温度”;一批批“小海豚”志愿者十年接力,为乡村儿童点亮希望与梦想的灯塔;一场场学科竞赛的拼搏进取,汇聚成学院创新育人的动人篇章……海峡理工学院正以坚定的步伐,在新时

青春践初心 红色铸信仰 - 醴陵一中“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纪实

以“追寻伟人足迹、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专题课程等形式,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课”。11月6日上午,学校举行出征仪式。副校长彭利在动员讲话中表示,此次研学活动是响应湖南省教育厅红色教育号召、延伸思政课堂的重要举措。他勉励同学们在研学中感悟红色精神,将收

醴陵来龙门街道实验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成为株洲地区截至目前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这一成果标志着该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层面认可,为县域中小学AI教育发展树立了标杆。作为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积淀的老校,该校前身为1906年创办的县立女子学堂,如今已发展为拥有2590名学生、149名教师的现代化

莆田学院代表队荣获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大赛二等奖

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通讯员 曾颜博林奕杏)近日,在2025年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线上展示大赛中,福建莆田学院代表队凭借出色发挥,荣获全国高校社团组二等奖。该队伍由人工智能学院曾颜博、何鸿霖、王鹏及护理学院林奕杏四位同学组成,在林桂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动作规范、意蕴流畅,充分展现了八段锦的传统韵味与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据了解,此次大赛首次设立校园组,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新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访企拓岗:聚焦医学康养 深化校企协同动

精准对接医学康养领域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医学及康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日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韩阿火、医学院院长陈玉喜、副院长张文彬、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主任程小萍老师等一行前往厦门益力康集团、厦门长庚医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围绕医学康养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核心议题与企业、医院负责

新平县政协到戛洒一中开展综合调研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课堂讲授等形式,全方位督导学校建设、教学管理及食品安全等工作,倾听师生心声,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政协力量。调研首站,调研组一行来到学校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实地查看教学楼扩建、宿舍楼改造等项目进展。“目

漳州市计生协会“探班”龙海职校:青春健康俱乐部“育”出好风景

做好青春健康教育的践行者,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自青春健康俱乐部在学校成立以来,学校探索建立“两支队伍、四大品牌”的育人工作体系,累计开展健康宣传、教育讲座、课程教育、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10余场,覆盖超3000人次,学生健康交友知识和意识显著增强,育人成效得到师生、家长及企业的广泛认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