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通讯员 萧霄】竹鼠“互斗”、上山“收夹”、野鸟残骸……每天早上7时到深夜12时,“打野主播”们边深入田野、山林捕捉野生动物,边直播猎捕过程。类似视频出现在多家直播平台,部分主播甚至拥有数十万粉丝。国家林业局官方微博在获知媒体报道后表示,“必须严厉打击涉嫌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涉嫌无证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各类直播平台打野直播!”(新浪新闻 3月14日)
这些年,网络直播,似乎进入了一个疯狂的生长期,“移动+社交+直播”的新兴业态,火头正旺,一不留神,就窜出个“网红”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数百家网络直播平台。其中有健康的网络直播,它们的出现,活跃了经济,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但也暴露了令人担忧的乱象,一些专动歪脑筋的网络主播,要么打着法规的“擦边球”,要么赤裸裸地干着违法犯罪的勾当。为了博人眼球,什么惊悚、刺激,就直播什么,什么样的畸形需求,主播们都会千方百计地满足。于是,酒驾、吸毒、性生活、猎杀野生动物等内容,不断闯入直播视线。一个不法网络主播,常常能拥趸无数,迅速成名,一夜暴富。这又使得更多的人对网络直播趋之若鹜,由此形成的畸形的网上生态,已是侵蚀社会肌体的毒瘤。网络直播的种种乱象,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它们不仅背离道德,更在践踏着法律。
全民移动直播的时代正在款款而至,技术改造生活,这是科技的魅力。但网络直播泥沙俱下,直播平台乱象丛生,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一览无遗。互联网应该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能沦为潘多拉的魔盒。尽管行为失检的网络主播只是少数,但他们确给正在成长中的直播业带来很大的隐患。新生行业的确需要发展空间,但更离不了适当监管。如果相关从业者只顾踩油门,追求飙车式的快感,就会面临倾覆的危险,如果把准不了方向盘,就会有迷失自我的风险。
“科技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爱因斯坦早就如此提醒人类。面对移动直播的奔腾之势,我们准备好了吗?对新技术的应用,职能部门有襟怀欢迎,也该有能力管理。唯有用法律和监管兜住网络直播的底限,整个行业才越来越有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