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下午,即四川省泸县初中生赵某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后的第六天,泸州市有关部门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通报了该起事件的有关情况。
一般而言,这就是典型的“舆论倒逼真相”。对于个案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于整个社会或司法来讲,则是莫大的悲哀。 孤立地看,泸州官方的有关通报是比较专业的,但是,如果辩证或阴阳地看,则是比较小儿科的。
试问:为何不让赵某的家属现身说法呢?为何不让有关知情的师生直接面对媒体或社会呢?诚然,泸州官方可以就此摆出一大堆的“理由”,而有的可能会是相当马哲或特别政治的,但是,在中国社会严重撕裂,且某些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实背景下,民众难道都会轻易相信官方的“一家之言”?
实际上,赵某的家属和知情师生的三言两语,都远胜泸州官方的千言万语。
不可否认,赵某的家属或知情的师生可能会情绪失控,甚至会讲出跟“官话”完全不同的版本,但是,围观的亿万羲黄子孙难道都是睁眼瞎?难道都是糊涂蛋?更何况,还有尸检结果和司法殿后。
其实,围绕赵某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疑问或异常之处还有很多。
譬如,据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拿出澄清谣言的事实需要多久 ——三问四川泸县校园死亡事件》一文披露,“严密防范让记者感觉到无形压力,所到之处都有人“陪同”。当记者提出采访死者母亲时,县政法委书记李盛春表示找不到人,问手机说没有死者母亲电话,问地址说不清楚地址。
4月4日,记者好不容易突破制约跑了20多公里村道前去采访死者的爷爷奶奶和同学时,被跟随的“尾巴”招来一批镇村干部,实施各种暗示威胁干扰,迫使采访对象不敢说真话。而记者被当地的种种电话骚扰则更是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记者从侧面了解到,警方正在积极做死者母亲工作。不给记者提供方便,或许另有隐情。”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或研究者发现,跟赵某非正常死亡事件相关的网文或评论,有的存活期比较短,有的甚至一转眼就不翼而飞了。
由此可见,“严防死守”式的掩盖真相或高压维稳的套路又隆重登场了。换言之,那个家喻户晓的“你懂的”,在泸州初中生赵某非正常死亡事件中也发挥其让人难以抗拒的威力了。
尸检结果和司法或许最终会告诉世人,赵某并非他杀。但实事求是地讲,从事发至今,泸州官方或更高层面客观上基本一直在损害官方公信力。尽管就一般逻辑来讲,泸州官方或更高层面肯定普遍希望把事情处理好。
不过,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都一再地表明,官方公信力是民心工程的基石。因此,笔者罗竖一建议,泸州官方或更高层面能及时地调整工作思路,而更积极地直面赵某非正常死亡事件及有关舆情,且早日给出既符合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又顺应民心的答卷来。
(作者:罗竖一,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中国著名评论家、独立学者、资深媒体人、调查记者、专栏作家,新华网、中国网、环球网、中工网和千龙网等重点媒体联合评选的“中国好写手”十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