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会看手机、溜号、睡觉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是这种“小事”在官员的心里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即便有官员因这些“会议病”而遭到通报、免职,很多官员都是一笑而过。
近日,陕西安康汉滨区4名干部因在全区召开的党建组织暨“两学一做”工作会上浏览手机,不遵守会议纪律而被通报。汉滨区纪委还要求4人所在单位的纪委对其批评教育后,这4人做出书面检讨,并将整改情况上报至汉滨区监察局和汉滨区组织部。(人民网4月2日)
当然,很多官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态实则是因为他们总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来对待,而真当被通报、免职的对象成为自己的时候,又开始号啕大哭,说自己冤得很,其实,笔者认为开会看手机被通报是对“恶小”的零容忍。
工作纪律需“严”。开会是一个严肃的场合,一般都会要求遵守会场纪律,关闭手机或者是把手机调为静音状态也是再正常不过,不看手机更是不用说,这是对会场主持者和参会人员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所以,“看手机”显然已经触碰了纪律的底线,自然不能姑息。
工作作风“紧”。自十八大以来,在反腐败、反“四风”的高压下,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防止“四风”反弹的重任却一刻也不能松懈,别以为开会看手机是小事,要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点点作风的漏洞,都容易引起“四风”反弹,觉不能开这个先例。
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来不得半点松懈。但是作风的建设仅仅依靠纪委的通报显然有点后劲不足,要筑好作风防护墙,需要纪委、干部、群众三方面共同发力,对作风要有“冒头就打”的理念,才能把“作风怪病”扼杀在萌芽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作风建设上也需要有这样的认知,不能以为只是触碰了一点“作风病”而不顾,对开会看手机通报则是最好的清醒剂,希望干部不要因小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