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官员总是有特定的代步工具,古有轿子现有轿车,但是这些交通工具却都打上了“私人座驾”的标签。这样的的“特殊”待遇更是一种特权的昭示,直晃得老百姓心痛,毕竟,“公车私用”的情况屡见不鲜,公车的作用也打折了。
3月31日,浙江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107家省级涉改单位共取消公务用车1528辆,一般公务用车取消比例达76.3%,所有取消的公务用车封存停驶。昨天,有官员早高峰挤不上公交又打不到车步行80分钟去上班。(《钱江晚报》4月2日)
车改,无疑是好消息,至少“公车私用”的情况少了,三公支出的费用减了,党员干部的作风变化了,就连老百姓的心情也好了,这样的车改无疑是顺民意,合民心的,而,浙江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更是迈出实质性一步,让车改真正地成为了老百姓翘起大拇指的好事。
车改,撕掉的不仅仅是一张“私人座驾”的标签,我们更应该看的是撕掉这个标签之后,官员是怎么样的。从挤不上公交车上班又打不到车后步行80分钟上班,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改变,从“官”走向“普通群众”的改变。
厅长坐公交上班因无座站了一个小时,他还说:“绿色出行,这样挺好的”。很少开车的副厅长提前半小时出门,没有车的官员赶紧加装打车软件,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民化官员”的真实作风,没有了公车,他们也和所有上班族一样,让大家感觉更亲切、可爱了。
观念变化了,公车的特权意识少了,这是一种好现象,群众也希望看到这样“接地气”的官员,公交车上偶遇官员再也不是新闻了,强化制度落实才能让公车私用、公车乱用的现象必然会越来越少,车轮子的腐败也会越来越少,干部的作风也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雨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