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扬)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中,铁岭市清河区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建设、文明实践,使人民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城市更加文明有序。

告别脏乱差 小区环境大变样
臭哄哄的垃圾堆、随意停放的车辆、私搭乱建的小仓房、抢地占地的小开荒……过去这些备受群众诟病的“脏乱差”现象,如今在清河区红旗街道育才小区彻底消失了。
坐在楼下纳凉的李阿姨今年62岁了,作为住在育才小区二十余年的老住户,她对小区最近的变化感到很欣慰:“过去这里垃圾随意扔,也没人清理,招来不少流浪狗,路上总有狗屎,夏天苍蝇蚊子特别多,开窗总有一股臭味儿。现在设立了固定的垃圾投放点,一天两遍做好垃圾分类、清运处理,干净多了!”
另外,有居民反映:随着小区里各类管线改造升级,各家运营商随意拉线,日久天长,导致各种线缆扭成一团,相互缠绕,难看不说,安全隐患也很大。针对这一情况,清河区主要领导亲自走访调研,责成工信部门联合清河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公司迅速行动,与社区通力配合,梳理出涉及清河区红旗街道和向阳街道内的10个社区共444栋居民楼,采取划分区域、分段推进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将空中缆线做到应入地埋管的尽入,不能入地的统一线路走向和高度进行梳理,贴墙捆扎,确保安全美观、规范整齐。

目前,清河区“空中线缆”整治工作已完成90%,下一步,清河区工信局、各社区和通信运营单位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全面梳理、查漏补缺,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努力为居民群众营造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变废为宝” 休闲健身有去处
“家门口的危房被拆除了,还建了广场,以后居民散步、健身、晒太阳就有了好去处。”在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清河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全力以赴“变废为宝”。
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位于清河区税务局西侧多年闲置的老危房被住建局市政管理服务中心依法拆除。此次共拆除两处房屋,经技术专家组判定为D级危房,总建筑面积为528平方米。这处房屋由于建设年代久远,钢筋外露、锈蚀严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存在严重结构性安全隐患,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周边大片空地也是杂草丛生,环境堪忧,居民意见较大。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清河区人居环境质量,清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意,通过走访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经协调在此处建设休闲广场。
D级危房拆除后,变成家门口的广场,不仅乐了周边群众,还成功实现了“变废为宝”。危房拆除后的红砖,被重新回归到了广场建设之中,用作铺路面、花坛基座等等。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前提下,清河区住建局将整治促提升与城市精细化治理有机结合,以改善民生环境、补充公共服务短板为抓手,科学规划建设公共配套设施,重点打造群众文化广场,让附近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休闲健身娱乐。

清河区园丁园小区南侧的桃林内,树间绿地被人开荒种菜,相关部门曾多次清理整治,却总是回潮。为了彻底根治小开荒这一“顽疾”,区委区政府经过一系列努力,在该地栽植丁香、忍冬等花灌木80余株,平整路面、修建停车场、铺设甬路、景观步道、安装法制小品、座椅、景观灯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了一座“法制口袋公园”,不仅装点了城市容颜,更增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清河区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民生诉求为根本出发点,架起沟通的桥梁,常态化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不断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