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城市里,他是一个农民,饱经风霜的脸,黑黑的,头发稀松,绝对没有一个城市人的模样;走在田间地头,他更是一个农民,做的事情,说的话,甚至那笑容,绝对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就是这个农民,他去世后,却引起了百万网友的关注,甚至成了“网红”,凭啥?
凭颜值?不可能,因为他的颜值真的不高,没有潇洒的外表,不是高富帅,没有回头率,他有的就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农民外表。凭网言网语?更不可能,因为看对他的报道,他说的话就是那样朴实,那样厚道,那样土里土气,根本没有不会吸引人的眼球。
那么,他到底靠什么?他靠的是“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是神话,但是,他把这个“神话”变成了“人话”,当然会吸引人,当然会引起诸多网友的关注。
一片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的山区,但是,他点石成金,把这里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富岗苹果”生产地,他点石成金,让穷山岗变成了富山岗。
一片,荒无人烟,荆棘丛生的乱石岗,但是,他点石成金,把这里变成了文明全国的“绿岭”牌核桃家园,他点石成金,让荒山野岭变成了富山美岭。
他让穷山僻壤变成了绿水青山,他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他的“点石成金”之术如此神奇,我们怎能不关注?
当然,他的点石成金术不是神话传说中那样轻松自如,他付出了辛苦,付出了汗水,付出了智慧,也付出了58岁的生命。一年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在田间地头,30年扎根基层,两腿泥巴,两手粗糙,两眼满是科学家的追求,满是农民的梦想,他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样的造福大家的人,我们怎能不关注?
他说,我要变成农民,我要让农民变成我。前者,是他事业的追求,后者是他事业的梦想。是的,他就是一个农民,一个科学家群里的“农民”,一个科学家农民,一个教授农民。他让更多的农民成了科学农民,成了致富农民,他让农民的形象熠熠生辉。他是当代最可爱的“农民”,这样的大写“农民”,我们怎能不关注?
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代,精准脱贫是我们的攻坚任务,而他正是帮助山区成功实现精准脱贫的的“杠头司令”,这是农民对他的美称,因为他为了科学,为了效果,意志坚强,作风硬朗,他自己拿工资补贴农民打药,他挺身而出组织农民打赢果园丰收硬仗。这样的“科技将军”,我们怎能不关注?
他就是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4月10日凌晨4时,李保国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他走了,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当代科学家的丰碑;他走了,给我们留下了精准脱贫工作的智慧锦囊;他走了,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科学家农民的伟岸形象,我们怎能不关注?
一个“农民”凭啥被百万网友关注?我明白了,我当然关注,我当然还要传播给更多的人,让他们关注,因为关注他是一种感动,因为传播它是一种激动,在他身上有我们每个人人生出彩的的滋养,有让我们社会美丽温暖幸福的正能量。
在 “网祭李保国教授”H5专题页面上,短短几天,已有28万余人通过手机点亮烛光的方式寄托哀思,页面浏览量超过100万人次。一个钻了一辈子山沟的“农民教授”,感动了百万网友,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行动起来,我们一起关注,一起转起来,表达我们对这位“农民”的哀思,表达我们对这位教授的尊重,表我们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我们的时代呼唤更多的李保国,这样的“网红”,造福人民温暖社会,美丽中国,越多越好,我们期盼有更多这样的“网红”,我们也应该做这样的“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