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严尧锋 谢丁辉)福建南平市人大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聚焦社会建设领域民生实事,依法履行职责,在强化“督”的实效、凝聚“联”的力量、发挥“沉”的作用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全市社会建设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0月12日、17日,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社会委主任委员陈建新一行先后前往延平区、松溪县调研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就社会建设“民生驿站”工作分片区召开现场推进会。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延平区四鹤街道马坑社区、黄墩街道五里亭社区和松溪县松源街道东门社区等地的社会建设“民生驿站”,详细了解了“民生驿站”在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协助人大社会委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意见建议的收集、组织开展民生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情况,对东门社区“民生驿站”设立“民生14580(有事我帮您)”服务机制,马坑、五里亭社区“民生驿站”建在群众休憩场所旁,让民生服务、民生议事更亲切、更有效等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就下一步如何发挥社会委职能作用,丰富“民生驿站”工作内容,提升服务质效进行了现场指导。

“民生驿站”现场推进会分别在延平区四鹤街道马坑社区、松溪县松源街道东门社区召开。
现场推进会传达学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市委书记袁超洪的批示精神,以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坚提出的具体要求。会议指出,人大社会建设工作与群众民生福祉密切相关,设立社会建设“民生驿站”是全市人大社会建设领域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是人大社会委依法发挥职能作用,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两大工作任务,推动履职触角向基层延伸,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更好地服务民生民本、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把学习贯彻批示精神落实到人大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有效履职方式,为推动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要把“民生驿站”作为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抓手,达到“一三五”的目标,即“明确一个定位、完成三项任务、搭建五个平台”。“一个定位”:发挥人大社会委职能作用;“三项任务”: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五个平台”: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平台、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民意平台、发挥代表作用的履职平台、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平台、开展民生服务的活动平台。要注重提升,不断推进。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推动“民生驿站”建设稳步开展。整合各类资源,把“民生驿站”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及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现有工作载体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功能叠加,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就近便民的原则,将驿站设在群众当中,实实在在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切忌“机关化”,让百姓走得进来、说得了话。要凝聚力量,提质增效。坚持脚步下移,把工作、服务深入基层,在一线展示担当作为。市人大社会委组成人员挂点“民生驿站”,指导和参加“民生驿站”活动。统筹和发挥好市县两级人大社会委组成人员单位和对口联系单位的资源优势,通过“民生驿站”分主题开展法律政策宣传、健康咨询、就业指导等“民生+”活动,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发挥好代表作用,通过“民生驿站”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推动代表将民生难点、热点问题转化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市人大社会委全体组成人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和社会委具体负责人分片区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