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踏出最后一步

小满栽秧一两家,芒种插秧满天下。这段时间,水稻插秧机活跃在大江南北的水田里,“一踏水田两脚泥,弯腰屈膝把秧插”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这离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还有一步之遥。

“水稻插秧机开起来跟拖拉机一样轻松,效率也很高。不过机插秧育起来可就麻烦了,太耗人工。”吉林省前郭县新立乡农民孙景说,为了符合机械操作要求,机插秧必须是毯状苗。这需要在专用的秧盘里厚薄均匀地铺上一层土,撒上一层种子,覆上一层土,再一盘一盘地摆放整齐。

孙景曾是一个水稻种植大户,有450亩地,每年要育2万盘秧苗,雇人帮工就要花1万多元,他很是心疼。2011年春季育秧结束后,他发现有好大一块地没长秧苗,把秧盘的土扒开一看,原来雇工没撒种子。面对妻子的不停抱怨,忠厚老实的孙景颇为无奈:“也不能全怪人偷懒,这活实在太苦了,尤其是摆放秧盘得一直蹲着,有人累得跪在地上摆。一天干下来,炕都上不去。”

于是,插秧一结束,有着十几年大型农机驾驶和维修经验的孙景萌生了制造育秧机的念头。他发现市场已经有了售价高达七八万的进口育秧机,能够像流水线一样完成铺土、撒种、覆土三道工序。但机器是固定在地面的,搬运秧盘这个最耗人工的环节没有解决。

不过,这种流水线式育秧机的工作原理也给了孙景很大的启发,他想:要是将种子和基土混拌均匀投到一个进料箱中,将三道工序合到一起,机器体积就能缩小三分之二,就可以给机器装上轮子开到地里边走边制做秧盘。

有了这个想法,孙景买上一堆材料便开始研制自走式育秧机,请当地机械厂帮忙画了图纸,他敲敲打打造出了一台样机。“虽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链轮传动不耐用、没法转弯要人抬、秧盘均匀度不够,但基本上实现了我的设想。”孙景回想起来还是很开心,随后干脆地也不种了,一门心思研制育秧机。

毕竟,孙景连初中都没毕业,有许多技术难题始终解决不了,比如铺盘速度与机器行走速度保持一致。2013年,江苏永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涛到吉林开拓水稻插秧机市场,听说之后便邀请孙景举家搬到江苏靖江,与永涛实业技术团队合作研发。“老孙是一个懂机械的农民,懂得水稻生产的农艺环节,有了他的参与,这种育秧机才能更接地气,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需要。”陈涛道出合作的原委。

“现在水稻耕、种、管、收、烘都实现了机械化,要是自走式育秧机能研制成功,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就能走完最后一步。三年来我们试验失败了很多次,但从来没有动摇过。”陈涛说,最后在扬州大学科研人员的参与下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了育秧机的自走铺盘功能,这在国内外都是领先的,目前已通过江苏省新型农机产品的鉴定。

育秧机好不容易研制出来,怎么让农民接受又是一个难题。陈涛、孙景带着员工找上门替农民育秧,还承诺育秧失败就全额赔偿,这才有农民答应试用。“起初心里没底,但是秧育一出来我们就高兴了,秧苗整齐均匀比纯人工育的还好。”靖江市斜桥镇夏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旭贤说,我一下子就买了2台,不到10个人用了1个星期就完成了1600亩地的育秧工作。而往年,每天需要雇四五十个人干上半个月才能育完,要花费五六万元。

“用这个机器省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宋旭贤接着给记者算账,现在育秧年轻人不愿干也不会干,上年纪的干不动,往往保证了不了质量;而流水线式的育秧机依然耗人工不说,还必须用硬盘,一张要五六元。而这种自走式育秧机用的是软盘,一张只要两三毛,秧盘省的钱就是一大笔。1台要4万元,只要有300亩地就可以买上1台。

据测算,1台自走式育秧机配3个人即可,1个放料,2个放置秧盘。用最低档位,每小时都可以制作800~900盘,顶得上十七八个人的工作量。“我国尚无自走式育秧机,我们希望早日能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造福更多农民。”陈涛说。


【责任编辑:孙晓曼】

阿拉善高新区:党建引领聚共识 协力施策促发展

9月18日,阿拉善高新区开展“商会·女企协·女科协”协同发展座谈交流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高新区党建办、阿拉善盟江浙商会联合牵头组织,高新区女企业家协会代表、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代表、重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单位负责人30余人参加。

绥芬河海关前7月监管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18亿元 创历史新高

截止今年7月末,绥芬河海关监管跨境电商出口商品1891.96万件贸易额实现1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16.75%、198.63%,创下历史最高。据了解,去年底《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正式实施,由此,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简化了出口流程。在现场,绥芬河市融发能源有限公司的场地负责人孙艳表示:“新政策实施后,我们的报关作业量减少了

保定成立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打造国家级固态电池产业创新高地

6月30日,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在保定市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该市依托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组建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联合顶尖科研团队、行业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组织,聚焦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构筑产学研用生态群,全力推进未来储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国建筑中标重庆两江新区百亿级城乡融合项目 产城联动激活西部发展新引擎

❐总投资超 127 亿元保障性安居与产业园区工程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 2025 年 6 月 24 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公示两江新区水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项目 - 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期)中标结果,由中建八局两江建设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 6.12 亿元中标该项目。加上此前 2024 年 12 月中标的三期工程 6.64 亿元投资,中国建

云南出台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

全面贯彻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委关于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总体安排,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今日(5月28日)审议通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锚定新目标,聚力“四个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8日上午,2025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会上强调,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着力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现代化产业层级以及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以打造湖南扩大开放的核心“强引擎”。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毛伟明

宁波保税区首创数字人民币跨境易货结算系统 构建全球贸易新规则

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宁波跨境结算公司")研发的特别提货权 SDRC 数字金融结算系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覆盖东盟十国及中东六国市场。这一由公司董事长李健博士团队主导的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场景应用迈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截至目前,已有 17 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接入该系统,人民币在东盟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锚定新兴产业与未来赛道,链式招商、数智转型重塑“顺德制造”新优势

作为全国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的市辖区,顺德在2024年交出惊艳招商答卷后,2025年开年即加速冲刺,以“三链融合”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产业高地蝶变。数据显示,2024年顺德全年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47个,签约投资总额近113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52%。这座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榜首的工业强区,正以“向春而行”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

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改革创新结硕果,多项举措引领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长沙自贸片区贡献了6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为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注入新动能,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自获批成立以来,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最新数据显示,长沙片

福建长汀:稀土产业实现首月“开门红” 政企同心共谋高质量发展

新春伊始,福建龙岩长汀县稀土工业园内各企业正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加速复工复产,抓生产、抢进度、赶订单,争分夺秒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长汀县稀土企业复工复产率达100%。下一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妈妈式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更多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株洲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邹志超:服务在建项目优质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

邹志超表示,全力以赴为在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助力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株洲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亮,区相关领导参加调研。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项目(一期)3栋主体结构已封顶。邹志超仔细询问项目功能布局等情况,强调要加强与专业机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