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

莫让三道坎儿梗阻马铃薯主食开发路

编者按

马铃薯主食开发实施3年来,产品研发加快、加工工艺不断改进、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市场不断拓展、机制不断健全,马铃薯主食文化不断深入人心,马铃薯主食产品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而马铃薯主食开发作为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存在诸多短板,成为制约马铃薯主食开发进展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道坎儿——农民机械化生产意识不足

“我国是薯类作物生产大国,以马铃薯为主的薯类作物是粮、饲、蔬及能源兼用的重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16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杨德秋说。但是,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却与其种植面积不相匹配,“当前我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水平尚未达到30%。其中,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17.7%,而在马铃薯主产区云南和广西等地仅有1%左右,与当前发达国家机械化水平的95%有着天壤之别。”面对这样的数据,杨德秋遗憾地表示,“很多种植马铃薯的农户还没能认识到机械化对于提高其产量的意义。”

的确,长期以来,马铃薯都被看做经济作物中的一类,其生产方式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完成。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传统的种植模式显然已经与时代不符。同时,农民对于提升马铃薯产量的通常做法就是大量施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日本模式接近,日本农业选择了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在先,机械化在后的道路。具体路径是,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在走过了‘化学化’这个阶段之后,才会更加注重机械化、良种化的发展。”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张华光解释。很明显,当前,马铃薯生产还处于化学化的阶段。“我在调研中发现,有一些地方农民为了追求马铃薯的高产,施肥堪称‘无底线’,每亩地施肥量能达到150公斤。而欧美国家施肥量最多仅为每亩地30公斤。”杨德秋说。如何提高农民意识,让农民认识到机械化生产是提高马铃薯质量与产量的最有效手段是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道路上的第一道坎。

第二道坎儿——区域性机艺融合难上加难

一直以来,农机与农艺这对“兄弟”之间的融合问题都被当作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瓶颈。对此,黑龙江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李国民教授表示,“农机与农艺融合不仅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更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

在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分为东北和华北一季区、西北一季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中原二季区以及南方冬作区。区域间的地理特点、种植品种等因素不同使得每个地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也不同,因此,并不是说片面地解决了某一个地方农机与农艺之间的矛盾就等于适用于全国。“比如,东北和华北地区地势平坦,地块大,宽行、髙垄种植,而且企业化种植发展速度快,全程机械化水平较高。西北地区70%以上为山坡地,地块较小,农田基础设施差,种植模式多,耕作方式粗放,大多需要中小型机械。西南地区山区居多,地块小且分散,部分较大坝区种植模式丰富,耕作较粗放,机械化水平低。南方冬作区冬闲稻田种植马铃薯,地块小,土壤粘重,多采用垄作或畦作,目前,还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杨德秋解释,“同样的机器在不同的地方也许并不适用。就拿马铃薯收获这个环节来说,目前主要有联合收获和分段式收获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联合收获被认为是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收获方式。但是,联合收获在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东北地区并不适用。由于该地区土壤黏重,联合收获机的震动装置无法将薯块上的泥震掉。力度太大的话,还会造成薯块内部破裂,形成水心,造成内部腐烂,这种腐烂还会很快传染给其他的马铃薯。因此,发展马铃薯机械化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各地悬殊的地理及气候差异,适应某一地区机型的产品,难于推广拓展到其他地区,产品个性化程度高,很难大批量生产销售。”李国民补充道。由此可见,提高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水平,并不能盲目地追求数字的增长,而更应提高机械化生产的质量,有针对性地研发制造适用于不同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机具,让农机农艺真正地融合在一起。

第三道坎儿——马铃薯仓储还没破题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涉及耕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进一步延伸到分级仓储,从而才能够实现马铃薯商品化的全过程。”李国民说。的确,目前马铃薯的仓储问题也急需解决。

小麦、玉米、水稻通过晾晒、烘干便可长期存放,与这三大主粮不同,马铃薯自带“蔬菜”属性,所以其存放需要适宜恒温的条件。据了解,马铃薯适宜存放的温度为5℃左右,温度过高会造成其霉变腐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冻伤,如若遭遇太阳暴晒,则会造成其表皮变绿,不能食用。要求如此之高的存放条件,当真给种植马铃薯的农户出了道难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马铃薯收获以后,都采用人工分级挑选,然后装袋储存。一方面,这种贮存方式消耗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不适宜马铃薯的长期保存。”杨德秋说。

马铃薯仓储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还会造成其价格波动,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就拿内蒙古来说,由于农民没有地方存放马铃薯,每年秋收之后,土豆便会集中上市,价格自然就会下跌。如果建成了大规模的仓储基地,就能很好地调控其市场流通量。”李国民表示。

据了解,国外的很多马铃薯产品生产厂家如美国百事公司、辛普劳公司在仓储方面都有很成熟的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学习。目前,国内的一些农机生产企业现在也已经注意到了马铃薯仓储这个问题,一直致力于马铃薯机具研发生产的青岛市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洪珠的目标很明确,他透露,下一步该公司的研发重点就将放在马铃薯智能可调式恒温仓储上,尽快给马铃薯安个窝。


【责任编辑:孙晓曼】

阿拉善高新区:党建引领聚共识 协力施策促发展

9月18日,阿拉善高新区开展“商会·女企协·女科协”协同发展座谈交流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高新区党建办、阿拉善盟江浙商会联合牵头组织,高新区女企业家协会代表、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代表、重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单位负责人30余人参加。

绥芬河海关前7月监管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18亿元 创历史新高

截止今年7月末,绥芬河海关监管跨境电商出口商品1891.96万件贸易额实现1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16.75%、198.63%,创下历史最高。据了解,去年底《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正式实施,由此,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简化了出口流程。在现场,绥芬河市融发能源有限公司的场地负责人孙艳表示:“新政策实施后,我们的报关作业量减少了

保定成立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打造国家级固态电池产业创新高地

6月30日,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在保定市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该市依托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组建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联合顶尖科研团队、行业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组织,聚焦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构筑产学研用生态群,全力推进未来储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国建筑中标重庆两江新区百亿级城乡融合项目 产城联动激活西部发展新引擎

❐总投资超 127 亿元保障性安居与产业园区工程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 2025 年 6 月 24 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公示两江新区水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项目 - 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期)中标结果,由中建八局两江建设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 6.12 亿元中标该项目。加上此前 2024 年 12 月中标的三期工程 6.64 亿元投资,中国建

云南出台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

全面贯彻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委关于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总体安排,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今日(5月28日)审议通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锚定新目标,聚力“四个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8日上午,2025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会上强调,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着力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现代化产业层级以及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以打造湖南扩大开放的核心“强引擎”。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毛伟明

宁波保税区首创数字人民币跨境易货结算系统 构建全球贸易新规则

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宁波跨境结算公司")研发的特别提货权 SDRC 数字金融结算系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覆盖东盟十国及中东六国市场。这一由公司董事长李健博士团队主导的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场景应用迈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截至目前,已有 17 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接入该系统,人民币在东盟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锚定新兴产业与未来赛道,链式招商、数智转型重塑“顺德制造”新优势

作为全国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的市辖区,顺德在2024年交出惊艳招商答卷后,2025年开年即加速冲刺,以“三链融合”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产业高地蝶变。数据显示,2024年顺德全年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47个,签约投资总额近113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52%。这座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榜首的工业强区,正以“向春而行”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

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改革创新结硕果,多项举措引领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长沙自贸片区贡献了6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为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注入新动能,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自获批成立以来,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最新数据显示,长沙片

福建长汀:稀土产业实现首月“开门红” 政企同心共谋高质量发展

新春伊始,福建龙岩长汀县稀土工业园内各企业正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加速复工复产,抓生产、抢进度、赶订单,争分夺秒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长汀县稀土企业复工复产率达100%。下一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妈妈式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更多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株洲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邹志超:服务在建项目优质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

邹志超表示,全力以赴为在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助力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株洲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亮,区相关领导参加调研。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项目(一期)3栋主体结构已封顶。邹志超仔细询问项目功能布局等情况,强调要加强与专业机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