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

农业“补短板”:农业装备还须加大马力

本报记者 刘 慧

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但农业装备“短板”依然很明显,无法全面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制约了农机化水平的提升。

填平供需不对称这道“沟”

今年夏粮收获时节遭逢雨季,粮食霉变较多。不过,烘干机的广泛应用将把粮食霉变的损失降到最低。“粮食烘干是当前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短板,今年粮食烘干机销售火爆,我们公司1个月生产500台粮食烘干机,仍然供不应求,预计全年销售3000台,销量较往年翻番。”中联重科副总裁王金富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但农机化发展很不平衡。数据显示,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而大多数甘蔗种植区蔗地深耕机械化水平不足20%;棉花种植机耕水平约为94.9%,机播水平65.6%,机收水平很低;油菜生产整体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耕种收机械化水平39.2%,其中机械化收获水平仅达到20.3%。

专家认为,未来我国农机化应该努力突破油菜、棉花、甘蔗等作业瓶颈,进一步提升水稻机插、玉米机收水平,实现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种植业向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领域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跨越“农机智造”这道“坡”

在今年北京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展上亮相的东方红LW4004无级变速拖拉机,是我国农机研发制造的一次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无级变速拖拉机的技术垄断。据介绍,这台拖拉机突破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等重型轮式拖拉机核心关键技术,可从事深耕、深松、联合整地等重负荷农田作业。

农业装备与智能化、信息化的逐渐融合,将推动农机制造向高端、高效、智能化转变。近年来,中国一拖公司生产的带有电控系统的动力换挡拖拉机已经投放市场,雷沃重工生产的动力换挡拖拉机实现了拖拉机作业远程监控、智能控制,国产大型棉花采摘机、大型甘蔗收获机相继问世等,标志着我国农机企业向中高端发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信息化是实现“农机智造”迈不过去的坎儿。现在全球农机制造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渗透到农机工业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服务的每个环节,农机产品由一个纯机械产品转变为机械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具有智能的新一代机械产品。目前我国农机信息化还只是刚刚起步,技术和系统还不十分完善,一些关键技术还在研发之中,元器件质量还不过关。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高元恩认为,我国要在2025年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已经成熟的技术,重点开发动力换挡和无级变速高效大型拖拉机,开发多功能高效谷物联合收割机、大型甘蔗收获机和采棉机,开发大型复式作业机具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零部件。

走系统融合“阳光大道”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机械研发制造、土地环境、品种选育、栽培方式、加工方式和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等诸多方面,需要农机制造企业、加工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农民等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系统性地研究推进。

广西是我国甘蔗主要种植区,近年来甘蔗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仍不足5%。中联重机公司甘蔗收获机项目研发负责人赵仁伟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从甘蔗品种研发到种植到收获到加工的制糖生产体系。现在广西甘蔗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为主导,丘陵地区地块小、坡度大,土地不集中,种植不规范,限制了农机作业的推广。

土地整理是我国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最重要的环节,必须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积极推动土地整理,发展适度规模连片种植,为农机作业服务创造条件。

大型国产甘蔗收获机投放市场有助于突破甘蔗机械化收获的瓶颈。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正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立新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为当地甘蔗种植大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去年花130万元(国家补贴65万元)购买了1台中联重科公司生产的切断式甘蔗收获机,一天能收获五六十吨,相当于五六十个人工。为了确保收获的甘蔗及时送到糖厂,合作社与甘蔗种植大户签订甘蔗收获服务协议,又与当地糖厂约定收获时间、地点,由糖厂派车运输甘蔗。这样,合作社、甘蔗种植大户与糖厂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共同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


【责任编辑:孙晓曼】

阿拉善高新区:党建引领聚共识 协力施策促发展

9月18日,阿拉善高新区开展“商会·女企协·女科协”协同发展座谈交流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高新区党建办、阿拉善盟江浙商会联合牵头组织,高新区女企业家协会代表、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代表、重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单位负责人30余人参加。

绥芬河海关前7月监管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18亿元 创历史新高

截止今年7月末,绥芬河海关监管跨境电商出口商品1891.96万件贸易额实现1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16.75%、198.63%,创下历史最高。据了解,去年底《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正式实施,由此,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简化了出口流程。在现场,绥芬河市融发能源有限公司的场地负责人孙艳表示:“新政策实施后,我们的报关作业量减少了

保定成立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打造国家级固态电池产业创新高地

6月30日,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在保定市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该市依托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组建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联合顶尖科研团队、行业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组织,聚焦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构筑产学研用生态群,全力推进未来储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国建筑中标重庆两江新区百亿级城乡融合项目 产城联动激活西部发展新引擎

❐总投资超 127 亿元保障性安居与产业园区工程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 2025 年 6 月 24 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公示两江新区水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项目 - 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期)中标结果,由中建八局两江建设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 6.12 亿元中标该项目。加上此前 2024 年 12 月中标的三期工程 6.64 亿元投资,中国建

云南出台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

全面贯彻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委关于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总体安排,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今日(5月28日)审议通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锚定新目标,聚力“四个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8日上午,2025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会上强调,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着力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现代化产业层级以及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以打造湖南扩大开放的核心“强引擎”。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毛伟明

宁波保税区首创数字人民币跨境易货结算系统 构建全球贸易新规则

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宁波跨境结算公司")研发的特别提货权 SDRC 数字金融结算系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覆盖东盟十国及中东六国市场。这一由公司董事长李健博士团队主导的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场景应用迈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截至目前,已有 17 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接入该系统,人民币在东盟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锚定新兴产业与未来赛道,链式招商、数智转型重塑“顺德制造”新优势

作为全国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的市辖区,顺德在2024年交出惊艳招商答卷后,2025年开年即加速冲刺,以“三链融合”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产业高地蝶变。数据显示,2024年顺德全年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47个,签约投资总额近113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52%。这座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榜首的工业强区,正以“向春而行”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

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改革创新结硕果,多项举措引领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长沙自贸片区贡献了6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为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注入新动能,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自获批成立以来,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最新数据显示,长沙片

福建长汀:稀土产业实现首月“开门红” 政企同心共谋高质量发展

新春伊始,福建龙岩长汀县稀土工业园内各企业正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加速复工复产,抓生产、抢进度、赶订单,争分夺秒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长汀县稀土企业复工复产率达100%。下一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妈妈式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更多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株洲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邹志超:服务在建项目优质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

邹志超表示,全力以赴为在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助力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株洲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亮,区相关领导参加调研。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项目(一期)3栋主体结构已封顶。邹志超仔细询问项目功能布局等情况,强调要加强与专业机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