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

农机合作社“抱团”发展 闯出跨区机收新天地

每逢稻、麦收获季,总能见到一些人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酷暑中往来奔走,几个月转战数千里,他们就是参与跨区机收的农机手。在重庆市潼南区就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来自当地2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互通有无中“抱团”发展,几年间就在跨区作业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农机闲置率高,促使机手外出闯市场

40℃的高温下,嘈杂的发动机不停运转着,农机手雷金春汗流浃背地收割水稻,这里是潼南区梓潼街道新生村的水稻直播示范田。“这段时间,我们主要在本地收割水稻,一天能收割50亩,收入4000元。”雷金春说,他是潼南金牛农机合作社的一名机手,他的“主顾”都是当地的水稻种植大户。

随着水稻的渐次成熟,雷金春不久就要赶赴外地参与跨区机收。在潼南,像他这样的外出农机手还有许多,他们均为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每年4至5月从广东、广西、四川收小麦、油菜,6至7月份到中原、华东地区收小麦。”潼南众民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廖武奎介绍,他们有些人还会赶赴东北,或回到川渝收割水稻。

按照不同作物的收获期,农机手们每年在外5个月左右,如果农机不出故障,一台机具可带来15至20万元的收入。“这相当于一圈走下来,可赚回一台收割机。”金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陈长剑告诉记者,他从2005年起就参与跨区机收,当地每年有100多台联合收割机外出,绝大多数已形成了固定的收割路线。

“一台10万元出头的收割机,使用寿命按15年算,每年折旧加上保养就是7000多元。”陈长剑说,参与跨区机收除收益高外,主要还是降低农机闲置的成本。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当地农户陆续添置了各类机具,2009年成立的金牛农机合作社现有4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大型农机一旦闲置过久,使用寿命就会缩短,保养成本则逐年增加,参与跨区机收就成为一些农机大户的新选择。

目前,潼南区农机保有量已达30多万台(套),总动力超过62万千瓦,其中大型联合收割机有600多台。该区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核心,发展农机新型经营组织近110余个。“在服务本地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整合资源支持农机服务走出去。”潼南区农机推广站站长何忠说。

跨区机收“联合体”结伴走全国

“与河南、江苏、山东等地的机手相比,我们晚了10余年。”潼南佳禾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杨华介绍,上述地区因为地块平整机械化率高,参与跨区机收已近20年。此外,随着各地大型收割机数量增加,水稻、小麦机收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潼南外出的农机手却仍旧有竞争力,每年可赚回1500多万元,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2010年起驾驶收割机“南征北战”的廖武奎介绍,一开始他们是散户作业,全国几乎都跑遍了,或是没订单或是打挤,基本没赚钱。这让他意识到,不熟悉市场、单打独斗在激烈的竞争中肯定会被淘汰。

2011年,廖武奎就联合了潼南区20余位农机大户,成立众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抱团”外出机收。团队作战,让该合作社有了一定的“订单”作业能力;每年春节后,社员就集中到一起互通信息,研究各地作物的成熟期,以便安排作业路线;接下来,他们还会派出专人跑前期市场,签订作业订单,这让他们拥有了稳定的作业面积,也形成了固定的路线。

随着走出去的农机手日渐增加,一些外出团队开始把维修服务也拉了进来,潼南区大同农机合作社的唐勇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固定做农机销售和维修服务的他,近两年才参与跨区机收,在保障自己的同时,他发现外出为同乡做保养既能为大家带来便利,而且一趟下来,可以增加近万元的收益。今年,潼南大多数的外出机收队伍里已配备了兼职的维修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农机大户“抱团”机收,一些作业“联合体”逐渐更新了设备。“我们的收割机基本上都是履带式,阴雨天作业根本没问题。”佳禾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杨华介绍,这些投入成本都不低,散户投资不起,竞争上就失去了优势。随着实力的增强,他们还增加了烘干设备,实现了稻谷直接入仓。

在潼南,像廖武奎、杨华这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收“联合体”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抱团”发展,当地已形成23家规模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我们牵头组建了外出作业交流群,把全区110余个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全部组织起来。”何忠介绍,为服务区内机收作业,当地还成立多个机收服务站。下一步,潼南计划筹备全区农机专业合作联社,既协调区内作业,又统筹跨区“作战”。

机收作业“最后一公里”仍需努力

我市处于南方水稻与北方小麦的收割“空档期”,是各地机收作业的农机手进入四川的必经要道。自8月初我市水稻开镰收割以来,潼南区大多数的外出农机手已逐渐返回。趁着这样的时机,记者与潼南若干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现我市在农机作业“最后一公里”仍有亟待努力的地方。

跨区作业,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地块比较平整,农机下地极为方便。而我市山地较多,地块小、收割难度大,农机合作社只好在机收价格上作调整,有时甚至达300元/亩。此外,我市一些地方的土地,因历史问题,没有考虑农机下地的道路,甚至稻田一周都围上水渠,要机收,只好毁掉才能进去。因此,农机下地一定要在土地整治上再下功夫。相关部门最好综合考虑,整合利用资金,为农机下地准备必要的道路。


【责任编辑:孙晓曼】

阿拉善高新区:党建引领聚共识 协力施策促发展

9月18日,阿拉善高新区开展“商会·女企协·女科协”协同发展座谈交流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高新区党建办、阿拉善盟江浙商会联合牵头组织,高新区女企业家协会代表、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代表、重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单位负责人30余人参加。

绥芬河海关前7月监管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18亿元 创历史新高

截止今年7月末,绥芬河海关监管跨境电商出口商品1891.96万件贸易额实现1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16.75%、198.63%,创下历史最高。据了解,去年底《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正式实施,由此,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简化了出口流程。在现场,绥芬河市融发能源有限公司的场地负责人孙艳表示:“新政策实施后,我们的报关作业量减少了

保定成立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打造国家级固态电池产业创新高地

6月30日,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在保定市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该市依托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组建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联合顶尖科研团队、行业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组织,聚焦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构筑产学研用生态群,全力推进未来储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国建筑中标重庆两江新区百亿级城乡融合项目 产城联动激活西部发展新引擎

❐总投资超 127 亿元保障性安居与产业园区工程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 2025 年 6 月 24 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公示两江新区水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项目 - 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期)中标结果,由中建八局两江建设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 6.12 亿元中标该项目。加上此前 2024 年 12 月中标的三期工程 6.64 亿元投资,中国建

云南出台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

全面贯彻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委关于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总体安排,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今日(5月28日)审议通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锚定新目标,聚力“四个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8日上午,2025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会上强调,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着力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现代化产业层级以及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以打造湖南扩大开放的核心“强引擎”。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毛伟明

宁波保税区首创数字人民币跨境易货结算系统 构建全球贸易新规则

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宁波跨境结算公司")研发的特别提货权 SDRC 数字金融结算系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覆盖东盟十国及中东六国市场。这一由公司董事长李健博士团队主导的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场景应用迈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截至目前,已有 17 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接入该系统,人民币在东盟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锚定新兴产业与未来赛道,链式招商、数智转型重塑“顺德制造”新优势

作为全国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的市辖区,顺德在2024年交出惊艳招商答卷后,2025年开年即加速冲刺,以“三链融合”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产业高地蝶变。数据显示,2024年顺德全年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47个,签约投资总额近113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52%。这座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榜首的工业强区,正以“向春而行”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

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改革创新结硕果,多项举措引领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长沙自贸片区贡献了6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为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注入新动能,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自获批成立以来,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最新数据显示,长沙片

福建长汀:稀土产业实现首月“开门红” 政企同心共谋高质量发展

新春伊始,福建龙岩长汀县稀土工业园内各企业正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加速复工复产,抓生产、抢进度、赶订单,争分夺秒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长汀县稀土企业复工复产率达100%。下一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妈妈式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更多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株洲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邹志超:服务在建项目优质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

邹志超表示,全力以赴为在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助力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株洲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亮,区相关领导参加调研。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项目(一期)3栋主体结构已封顶。邹志超仔细询问项目功能布局等情况,强调要加强与专业机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