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督察任务,两年完成,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环保督察全覆盖。通过这一轮环保督察,发现哪些突出问题?又将如何破解?(3月30日,四川日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之中,具有高耗能的资源型企业占据一定比例,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随之而来。四川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源头防治、过程监督等工作,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表现了环境保工作护时不我待的决心。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源头预防管理以及环境监管,这其中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不可松懈。
近年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投入巨大,在过去数年时间里,国家在这方面的确做了许多努力。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体制机构方面来说,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体系,仅环境法律法规就已达到120余部,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和实践,环境立法机构不断修订适应现行情况的环保律法,为环境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古人云,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保护工作重在源头预防,如果一味地一处问题解决一处问题,可能效果甚微,但对于新的问题防不胜防。在实践中,源头防控工作更应注重合理规划,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在社会营造环保的氛围。
目前环境保护形势仍然严峻,只有从严治理,才能真正起到震慑警示作用,环境监管工作应发挥最大职能,对违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惩治力度,让其付出相应违法成本,同时也要完善环境评估,使监管处罚有依据。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全国人民向往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生态文明建设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作者:马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