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要闻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深化金融改革与开放


中经联播1月6日北京讯(李文闻 刘莎莎 崔岳莺)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下称“央行工作会”)于1月3日至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明确了新一年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要切实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会议指出,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回顾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央行多次实施重要货币政策调整,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如精准的“水龙头”调节,为市场释放出充沛流动性,确保资金的“活水”潺潺流淌至各个经济角落。同时,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力度和节奏。通过降准降息等政策措施,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央行将更好把握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研判


会议强调,要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研判,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明确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要素和主要内容,包括宏观审慎政策目标、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治理机制等。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预警和应对。通过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公开发布评估结果,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央行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针对不同类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运用资本管理工具、流动性管理工具、资产负债管理工具等多种政策工具,实现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平衡,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此外,还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完善和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


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会议提出,要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为了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协商,创设了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两项工具自推出以来,对资本市场起到了积极的稳定作用。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其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这一举措大幅提升了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增强了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例如,近日人民银行启动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第二次操作,并于1月2日完成招标,此次操作金额为550亿元,进一步体现了央行对资本市场的支持。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则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这一工具不仅有助于稳定股价,还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利率较低,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融资成本。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用好用足这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操作规模和频率,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为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央行还将加强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深化金融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会议强调,要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与合作。


在金融改革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增强金融市场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通过推进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优化“债券通”“互换通”机制安排等措施,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央行还将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通过发挥好货币互换、人民币清算行功能等措施,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央行还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


在全球金融治理与合作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依托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积极推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和国际金融规则制定。通过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中心建设等措施,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央行还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金融挑战和问题。


优化中央银行金融管理和服务


会议还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中央银行金融管理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在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提高支付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通过推广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优化支付清算系统等措施,提升支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央行还将加强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和管理,保障支付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征信市场建设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大力发展多层次征信市场,提高征信服务的覆盖面和准确性。通过完善征信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征信产品创新等措施,提升征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央行还将加强对征信机构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征信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在县域金融服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优化央行县域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在县域地区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通过加强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建设、推广适合县域地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措施,提升县域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央行还将加强对县域金融服务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县域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东方财富 “妙想” 大模型全面开放:AI 重构投研全链条 财富管理迈入强推理时代

❐东方财富(300059.SZ)自主研发的“妙想”金融大模型覆盖海量金融数据,为投资者提供智能投研助理服务,实现从资讯分析到交易决策的全链条智能化。该模型已集成至东方财富APP,推动财富管理行业数字化升级中经联播讯 2025 年一季度,东方财富 APP 月活跃用户达 1721 万人,同比激增 24%,基金销售额同比增长 40%。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东方财富自主研发的 “妙想” 金融大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冰火两重天”:民营银行降息VS农商行加息揽储

一边是民营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另一边则是区域性农商行、村镇银行逆势上调利率以争夺储户。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小银行在净息差压力、市场竞争与政策导向间的复杂博弈。民营银行“降息潮”持续:五年期利率普遍跌破3% 自2月以来,多家民营银行密集加入降息行列,长期存款利率成为调

建行徐州分行持续做好现金保障服务

春节过后,建设银行徐州分行毫不懈怠,依然将保障地方现金充足供应,作为提升分行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一项标准,多措并举持续做好现金服务工作,为开启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助力。

美国IABS 推荐最新33种国际仿制药

近期世界上将有150种以上总价值达340多亿美元的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国际生物医学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BiomedicalSciences,IABS)推荐33种仿制药为中国政府公示急需的药品

在疫情面前彰显俄罗斯友人的大爱无疆

今天上午,俄罗斯纳霍德卡市的友人斯拉瓦,特地让朋友从俄罗斯来到绥芬河市医院,把400只口罩无偿献给奋战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彰显了大爱无疆无国界旳一种中俄友谊精神。

美联航再曝丑闻:令有票亚裔儿童让座 与母坐一座

美联航继今年早些时候强行拉客下飞机的事件之后,再次和乘客就机上位子发生冲突,一名亚裔母亲带着2岁儿子搭乘联航客机,却被要求将儿子的座位给了一名候补乘客,导致该名母亲被迫将孩子放在腿上抱着长达三个半小时。

章莹颖案嫌犯首次聆讯拒认罪 取保候审请求被拒

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失踪案涉案嫌犯克里斯滕森日前落网,并于当地时间7月3日首次聆讯。克里斯滕森取保候审请求被拒绝,下次将在7月5日继续第二次聆讯。然而,由于嫌犯拒绝交代,章莹颖仍下落不明,凶多吉少。其家人盼望早日带她回家,更呼吁严惩凶手,希望能够判他死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