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艺为欢)6月23日,虽已盛夏,天却清凉。湖南攸县县委书记李鹏程率队,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易晓红,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唐勇,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江涛等陪同下,深入攸县丫江桥镇大桥片区明月村大坪山烈士陵园,进行实地调研。丫江桥镇党委书记刘成、镇长罗延福一路随行。大桥志愿服务者代表易国安、杨桂、杨亦安,人大代表易金娇、易小辉、杨彩芹、宁远胜等一同参与。

陵园肃穆,松柏无言。八十一岁高龄的易国安老人,怀着对历史的无比敬重,向李鹏程书记深情讲述了大桥这片热土上燃烧的革命烽火。他追忆道:早在1926年,革命的星火便由一山之隔的醴陵点燃到了攸县西北角的这块偏僻之地。为响应秋收起义,共产党员贺延年、刘迪生等领导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攸北暴动”,建立了攸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那如火如荼的岁月里,正在醴陵考察农民运动的教员亲临大桥,夜宿大塘寺,与刘金国等革命志士共探救国图存之路;革命领袖蔡会文、谭震林也曾专程到此指导斗争。这场暴动,是醴陵南四区大革命洪流中壮阔的一章,为攸县播下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然而,胜利的曙光是用鲜血染红的——包括贺延年、杨凤楼、贺筱风、刘金国、孟宗一等52位长眠于此的革命先驱英魂,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牺牲与荣光。
李鹏程书记凝神静听,不时关切询问,神情中满是对大桥先辈壮举的由衷钦佩与深切感动。然而,陵园内荒草丛生,断壁残垣,纪念碑斑驳陆离,地面码头破损不堪,更有养鸡场侵占其间,危房摇摇欲坠,书记的脸色愈发凝重。他当即作出明确指示:必须立即搬迁养鸡场,迅速启动修缮工程,对纪念碑、破损码头和残墙断壁进行抢救性修复,拆除危房,并将内坪及通往路口的分岔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对陵园的整体绿化与环境提升,书记也作出了周详部署和具体要求。

调研间隙,李书记亲切地与易小辉及闻讯而来的当地群众交谈,言语间充满关怀。尤其对耄耋老人易国安仍葆有的那份赤诚激情与凛然正气,书记深受触动,主动邀请老人合影留念。近两小时的调研行程结束,好客的大桥乡亲欲留客人们共进便餐,被李书记一行婉言谢绝。
我们深切感念,有这样一位心系老区的县委书记李鹏程同志!我们坚信,大桥这片浸染着先烈热血的土地,其厚重的历史与人民的期盼,定会被铭记、被回应。老区人民对陵园焕新的深切呼唤,对赓续红色血脉的共同心愿,必将迎来崭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