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在京启幕!广药非遗亮相中国非遗馆

7月15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医药博物馆联袂主办的“岭南非遗,匠心守艺: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盛大启幕。这场以非遗为纽带的文化盛典,将岭南大地孕育的中医药瑰宝推向国家级展示舞台。

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原会长房书亭,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刘魁立,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等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启动仪式现场

三馆联动发力

岭南中医药文化共话新篇

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医药博物馆“三馆联动”共同推动非遗保护、中医药文化传承,在业界尚属首次。李小军表示,此次活动是广药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是积极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大力推动老字号振兴的有益尝试,更是立足岭南、面向全国、放眼国际的重要文化传播节点。岭南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是广药集团弘扬南药文化的重要抓手,未来将开展更多文化主题活动,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致辞

活动上,多位专家就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深入剖析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对于提升临床水平、培养后继人才的重要性,为“传承”赋予了鲜活的时代意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博物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赵红宇分享了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描绘了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全球健康的宏伟蓝图与实施路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致辞

蓝韶清教授介绍岭南地区中医药非遗

岭南中医药博物馆馆长陈秋娟发言

潘高寿副总经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其福分享岭南中医药非遗传承故事

岭南中医药非遗传承人代表倡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博物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赵红宇作专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作专题分享

“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活动启动仪式

非遗市集亮绝活

广药“12+1”老字号矩阵亮相

本次“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特设6天非遗市集。来自广药集团的陈李济、王老吉、敬修堂等13家企业,将中国非遗馆变为非遗秀场,带来丰富的非遗技艺展示与特色产品体验。

在这里,观众能看到陈李济百年陈皮养生茶道、中一安宫牛黄丸的蜡丸制作、采善堂万应茶制作等非遗技艺,还能品尝陈李济陈皮茶、潘高寿龟苓膏、王老吉荔小吉等广药特色产品,体验采芝林药材香囊制作。当千年药香萦绕京华,当古法技艺遇见现代观众,这场活动让非遗跳出博物馆的纸片记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文化,全方位呈现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始创于清嘉庆年间、传承200余年的中医药老字号福建采善堂并入广药集团后,首次与兄弟企业同台献技,标志着广药集团中医药老字号“12+1”矩阵新征程的开启。

广药集团展位现场

中一安宫牛黄丸的蜡丸制作展演

陈李济陈皮养生茶道展演

老字号企业展位展品

非遗新表达

中药文化从传统典籍走向时尚生活

广药集团作为全球首家且唯一一家以中医药为主业的世界500强企业,旗下拥有“白云山”和“康美药业”两家上市公司及30多家成员企业,其中13家为中华老字号,11家已超百年历史。具有420多年历史的“全球最长寿药厂”陈李济、190多年历史的“凉茶始祖”王老吉,以及敬修堂、潘高寿、采芝林等均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目前广药集团已有1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传统中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直以来,广药集团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实施科技创新领跑工程,通过数字化、科技化战略,建设中药材智慧溯源系统、智能化生产车间、智慧药房和医药智慧物流中心,以数字化赋能中医药全产业链;建成各级科研平台近90个,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8家,不断提升中药研发水平。同时,以打造中医药世界IP为己任,广药集团加快中药产品时尚化、国际化发展步伐,通过建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矩阵、开发中药文创IP、打造“中药+时尚饮品”等新业态,将中医药文化符号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生活方式,让中医药文化和非遗走出典籍、融入生活,推动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


来源:信阳日报


【责任编辑:崔岳莺】

鞍山市汤岗子“千年名汤 百年康养”中国石油辽宁鞍山销售分公司站开市

医院工作人员为职工及群众提供科普讲座、血压测量、医保政策解读及健康咨询服务,并结合每位人的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同时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所提出的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将健康与温暖送到职工心间。 据介绍,活动中,心肺康

AI健康进社区:澎城智能打造一刻钟健康生活圈 引领健康消费新模式

以"社区入口+场景式体验+全生态共建"的创新模式,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一刻钟健康生活圈"。在杭州万家花城社区活动现场,AI健康机器人成为居民健康管理的"智能助手"。通过中医健康检测、体质精准评估及个性化健康报告生成,居民无需奔波即可获得专业健康指导。配套的秋日中

康养度假 俄罗斯游客青睐辽宁鞍山汤岗子

独特的温泉理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既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收获了健康,又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汤岗子康复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温泉水出口温度达72℃,温泉水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再配合按摩、针灸、泥疗、电疗、蜡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风湿性

千年药脉融南国,一方药都启新程

6月9日至10日,湖南邵阳(廉桥)中医药产业“南国药都”展馆亮相长沙铜官窑古镇中医药文化街。展馆共设置了入口展示区、“南国药都”展示区、“健康邵阳”展示区、“中药出海”展示区及互动体验区五大区域。

云南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推进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近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全省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流行。

中国援塞医疗队实施"双百行动" 推动中塞医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自2024年4月赴塞以来,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百场急救健康科普”与“培训百名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两个项目,将中国医疗智慧与塞内加尔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民生福祉 金天国际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5月20日,金天国际集团在宿迁举办了一场以“激活男性本源,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发布会,此次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其通过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人口战略的实践成果。作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践行者,企业联合中科院等机构攻关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基于AI算法与传统草本智慧的创新方案,构建全球首个"草本功效数字云脑",为男性生殖健康提供非药物干预路径,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卫健部门专项研究。

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开幕

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糖尿病协会主办,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承办,并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参加。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段云波石家庄

云南出台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构建“四级三环”质量安全网​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云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首次系统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贯通临床、医技、管理三大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该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云南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五一”出游如何预防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支招

在外出旅行、户外活动、亲朋好友聚会时,要做好呼吸道、肠道以及虫媒传染病的预防。”4月29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在“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介绍相关情况(张春雷 摄)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

黑龙江: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

自1982年黑龙江省正式推行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1991年,黑龙江省实现无脊灰状态;自1998年起,再无白喉病例的报告记录;2003年至今,省内未出现本土感染

石家庄市三院创新"流动诊室"模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4月19日上午,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大型惠民义诊健康集市"在河北省博物院广场盛大启幕。作为此次活动核心参与单位之一,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市骨科医院)创新推出“流动诊室+特色体验”服务模式,派出近20名权威专家组成"超豪华"医疗团队,将"诊室"直接搬到街头,为市民打造沉浸式健康服务新体验。

石家庄创新打造"健康集市" 构建全民健康促进新生态

于4月19日在省博物院广场成功举办首届大型惠民义诊"健康集市"。该活动突破传统义诊模式,将医疗专家、健康服务、科普互动"搬进"市井烟火,打造全民健康促进的生动实践样本。百医"摆摊" 优质资源触手可及此次活动集结市内全部公立医院及县域医疗单位精锐力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