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通讯员 庄晨 梁文彬)跨越山海传仁术,共筑中塞健康桥。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自2024年4月赴塞以来,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百场急救健康科普”与“培训百名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两个项目,将中国医疗智慧与塞内加尔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急救科普: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
面对塞内加尔急救资源匮乏的现状,中国援塞医疗队成立急救科普志愿服务队,由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张文清牵头,创新开展“救在身边”--百场急救健康科普行动,持续为塞内加尔培养“急救力量”,诠释“授人以渔”,增强援外医疗工作质效。
深入基层播撒火种:深入医院、社区、农村及企业,目前已举办了54场心脏急救、气道异物急救培训,覆盖2000余人次,将急救技能传递给医务人员、红十字会工作者和当地普通民众。
量身定制生命课堂:在达喀尔迪亚姆尼亚久儿童医院,服务队创新采用医护—家属“双轨教学”,针对医务人员侧重团队配合与仪器使用,对患儿家属则强化婴幼儿气道梗阻处置等实用技巧,让每个受训人员都能快速掌握要领。
长效合作培育急救力量:目前,中国援塞医疗队已在驻点医院—达喀尔迪亚姆尼亚久儿童医院启动“急救科普进医院”活动。医疗队志愿服务队坚持每周2次为医院医务人员及患儿家属进行心肺复苏(CPR)、体外自动除颤仪(AED)、呼吸囊面罩给氧的使用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技能培训。未来将拓展至气管插管、创伤止血等更多急救模块,服务队将进一步培养“带不走的急救力量”。

中医出海:岐黄之术 惠泽非洲
中国援塞医疗队积极推动中医药在非洲的落地生根,中医主治医师庄晨带领团队开展首期“中医出海”培训项目,吸引了塞内加尔当地康复从业人员及达喀尔大学康复医学专业研究生踊跃参与,创新中塞两国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融合发展的合作模式,成为中塞医疗合作的新亮点。
系统教学传岐黄之术:培训采用“理、法、方、术”系统性教学,内容涵盖中医理论培训、实用技能实操教学、中医诊疗临证示教等多个维度,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设计培训内容,由浅入深,让抽象理论变得触手可及。
文化互鉴促中医生根:培训项目既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更强调当地适宜的中医实用技术推广,将中国传统医学与塞内加尔气候医疗及文化特点深度结合,并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当地传统养生智慧相融合。
简便验廉惠非洲百姓:达喀尔大学Diagne教授在参与培训后表示:"培训中的中医诊疗方法让我们耳目一新,其简便验廉的特点特别适合我们的国情。这次中医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中医正蓬勃发展,全世界都很关注中医治疗法,我们也很珍惜次机会,并将所学内容加以总结并付诸实践。”
双百同行 共筑中非健康共同体
“双百行动”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中塞友谊的见证。急救科普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降低儿童意外死亡率;中医出海从“送医送药”到“文化生根”,让“简、便、验、廉”的中医疗法惠及非洲百姓。未来,中国援塞医疗队将继续深化“双百行动”,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