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颜峯 王东琴 通讯员李筱莹)3月18日,为深化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安置后续发展成效,三峡集团外部董事调研组一行赴云南省武定县西和安置点——金沙社区,围绕移民社区治理效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展开专题调研。武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美权、县人大副主任余卫东、县搬迁安置指挥部指挥长龚世雄、县搬迁安置办主任杨绍君等陪同调研,共同探寻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创新实践。
聚焦社区治理与产业振兴夯实移民发展根基
在金沙社区,调研组重点考察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及社区综合服务等关键领域。武定县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汇报了五年来西和安置点的发展成果: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构建“网格化+积分制”管理模式,推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移民融入度显著增强;同时,整合资源打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就业培训、医疗教育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
“家门口就业”稳民生 联农带农促增收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社区新建的“家门口务工车间”。车间引入农产品初加工、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采用“弹性工时+计件薪酬”灵活用工模式,日均提供就业岗位80至120个,既满足移民照顾家庭需求,又实现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一位正在给坚果脱壳的移民表示:“现在既能在家门口上班,又能接送孩子上学,日子更有奔头了。”

随后,调研组走进由移民调剂生产用地建成的现代花卉种植基地。该基地依托“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移民户”联农带农模式,引入鲜切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订单支持,合作社统筹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带动20余户移民创业,创业年收入达10万元,形成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获股金”的多元增收路径。
三峡基金精准赋能长效发展机制显成效
汇报会上,武定县重点介绍了三峡基金对搬迁安置工作的支撑作用。通过科学规划资金使用方向、强化全程监管机制,基金重点投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完善及技能培训等领域,助力移民实现从“安居”到“乐业”的跨越。例如,基金支持的“移民创业孵化计划”已培育小微经营主体15家,带动就业超300人。
三峡集团外部董事对武定县移民安置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当地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以产业赋能激发活力、以机制创新破解难题的经验具有示范意义。调研组建议,未来需进一步深化企地合作,拓展新能源配套、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移民社区从“输血”向“造血”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此次调研标志着三峡集团与武定县在移民后续扶持领域的合作迈向新阶段。双方将以“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持续优化社区治理模式,强化产业支撑体系,书写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