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王东琴 通讯员 杨慧芬)黄泥路变身生态步道,破旧鸭棚改建文化长廊,杂草丛生的荒地崛起健身广场……,如今,走进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瓦窑移民新村,处处可见"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带来的勃勃生机。这个曾因环境脏乱被戏称为"黄泥村"的移民聚居区,在省市县三级搬迁安置部门的倾力扶持下,历经三年蜕变,正书写着水库移民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困局:二十载新村渐成“问题村”
作为1995年柴石滩水库搬迁安置的移民新村,瓦窑村虽紧邻交通要道,却因缺乏产业支撑陷入发展困境。村内400米主干道长期被重车碾压成"泥浆路",晴天尘土蔽日,雨天寸步难行。电力设施老化倾斜、垃圾堆积蝇虫滋生、墙体斑驳线路杂乱等问题,让24户115名移民的居住环境持续恶化。"家家闭户不敢开窗,村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村小组长杨清明回忆道。这个占地面积不足的小村落,因人口规模限制多次错失政策扶持,逐渐沦为社区发展的"洼地"。

破局:十万元家底撬动百万改造
转机始于2018年省、市搬迁安置办公室推行“美丽家园”项目机制。尽管首次申报因人口规模落选,但村民自治力量迸发出惊人能量——杨清明说服妻子抵押家底垫付10万元前期费用,村组干部数十次奔走呼吁,最终通过市搬迁安置办公室许可。2021年,310.96万元“美丽家园”移民专项资金落地,一场人居环境攻坚战全面打响。

焕新:八大工程重塑生态新貌
项目建设紧扣"生态宜居"核心理念,实施八大系统性改造:包括硬化道路2535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网345米,终结"晴天灰、雨天泥"历史;新建卫生公厕、文化广场及健身区,配套健身器材;架设24盏太阳能路灯,彩绘1800平方米文化墙,绿化面积达1800平方米;实施"鸭棚出村"工程,修建浆砌挡土墙及安全围栏;改造老旧电网,规整空中"蜘蛛网",村容整洁度提升80%。

蝶变:环境红利激活发展动能
随着基础设施升级,瓦窑村释放出强劲发展活力。移民技能培训与周边花卉苗木产业形成联动,30%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养殖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曾经外流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利用毗邻公路优势发展物流配套服务。"现在广场天天有老人遛弯、孩子玩耍,连外村人都爱来打卡。"村民李大姐笑着展示手机里的"新村九宫格"。
宜良县搬迁安置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瓦窑村的蜕变印证了"小村组也能有大作为"的发展理念,下一步将深化"移民新村+"模式,推动环境治理成果向产业振兴转化,打造库区移民安居乐业的县域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