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颜峯 王东琴 通讯员 张铁山)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以“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整县推进试点为抓手,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通过高位统筹、精准施策、农旅融合等创新举措,推动全县大中型水库移民8139人水库移民实现从“安居”到“乐业”的华丽蝶变,建成10个宜居宜业和美移民新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姚安县将移民新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多部门联动的三级工作专班,形成“县统筹、乡落实、村参与”的推进机制。省州搬迁安置部门多次实地指导,在项目规划、资金整合、旧房拆除等重点环节突破难点。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1.63亿元实施10个移民新村建设项目,整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多部门资金,建成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的综合性民生工程。
立足“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姚安县因地制宜打造四大类型移民新村:在徐官坝社区杜家屯,70年历史的“大五架”老屋与青石板巷道焕发新生,成为“农村社区型”示范点;地角村委会板桥村依托蜻蛉河生态资源,构建“山水田园型”村落;官屯社区张家坡借势洋派水库景区,发展“休闲旅游型”民宿集群;山脚、谢家湾等5村则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生态宜居型”样板。建设中创新“群众自建+风貌管控”模式,既保留历史记忆,又激活村民自治活力。
项目实施过程中,姚安县首创“五有四确保”管理机制,将移民新村纳入村规民约和常态化考核。每月开展环境评比,通过“红黑榜”与保洁经费奖惩挂钩,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引入第三方全过程咨询管理,破解专业技术力量不足难题,确保工程质量与资金效益双提升。目前,10个移民新村公共设施完好率达98%,村庄保洁覆盖率100%。
姚安县以新村建设带动产业升级,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径。光禄镇钱湾村整合7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桑田与小蚕共育室,带动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后营村新华组将农家院落改造为精品民宿,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官屯社区山坡组新建200亩石榴园,引入高校科技种植苹果,打造“果园观光+农家乐”产业链。据统计,移民新村人均年收入较搬迁前增长35%,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超10万元。
通过三年实践,姚安县形成“政策统筹、资源整合、群众参与、长效管护”的移民安置经验。该县将移民工作纳入县域发展规划,累计争取专项资金1.2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5个,带动关联投资超3亿元。国家乡村振兴局相关专家评价:“姚安模式实现了移民安置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为西部山区移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如今,行走在姚安县的移民新村,白墙黛瓦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特色产业与文旅业态蓬勃发展,一幅“安居、乐业、和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据悉,该县计划“十四五”期间再建成15个移民新村,持续拓宽共同富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