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大理州弥渡县雾本村旅游区桃花源到精神原乡的华彩蝶变

中经联播4月9日大理讯(王东琴  通讯员 任治森  李燕)十年前那个春日,在大理弥渡县当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同事郑哥向我隆重推荐了离他驻地不远处的雾本村,说那里明山秀水、十里桃林,值得一去。

我在颠簸中第一次见到雾本村的桃花时,那一刻,我竟疑心自己闯入了陶公笔下的世外秘境。漫山遍野的桃林如天边的红云,铺展在山岗之上,错落有致的土坯房如散落的棋子,在桃林里若隐若现。车轮碾压黄土路扬起的阵阵尘烟,在花影间交织出一层薄纱。那时的雾本村,美如未经雕琢的璞玉,充满了自然的质朴,可慕名而来的旅人,在一路风尘中长途跋涉,却显得有些狼狈。

十年重逢:惊叹不已的蝶变

时光流转,十年后的三八节,当导航提示“前方到达雾本村”时,我仍难掩惊诧。如今,高速公路如银绸般绕山而过,为乡村与外界架起便捷的通道。山脚下,身着反光背心的交警扬起手臂,古铜色的皮肤在春阳下划出利落的弧线,夹杂着方言的指挥声与汽车鸣笛声交织成了独特的山间韵律。红马甲志愿者们热情地挥动着缀满桃花的小旗子,引导着如潮水般涌入的车辆驶向错峰车道。曾经被拖拉机碾出一道道沟壑的土路,早已变成了蜿蜒的柏油画廊。路旁的木制指路牌上,精心镌刻着雾本村独有的桃花纹样,现代工艺与山野灵气在这里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最让人欣喜的是,在漫山遍野举着自拍杆的游人中,有很多说着地道的弥渡方言——他们不再羞于向外人展示家乡的春色,正如桃枝不再畏惧绽放自己的嫣红。看着欢笑的游人,不知不觉到了饭点,先前只顾狂按快门的我们不由饥肠辘辘,便转身寻觅美食。

归乡寻梦:舌尖上的乡愁

随意走进村里的一家农家乐,只见小院摆了五六张桌子,已经坐了几桌食客,都在大快朵颐。咽了咽口水的我三下五除二点好了菜,静待美食上桌。不一会儿,洋溢着满满笑意的大姐开始上菜了:土陶罐里浸润出的酸肉闪动着琥珀色的光泽;薄如蝉翼的吹肝在树花菜折耳根的加持下酸爽可口;刚从平底锅里起身的油煎黄粉还在滋滋作响,金黄的脆壳包裹着柔嫩的豆香,一口咬下去又嫩又香;弥漫着山野春息的棠梨花炒腊肉,荡漾着翡翠般波纹的枇杷叶豆米汤让我们心中春意绵绵。

看着院里这棵从未见过的大果榕甚是稀奇,吃饱喝足的我和老板闲聊了起来。老板是位开朗外向的姐姐,讲起大果榕非常自豪,说是打小家里的院子就有这棵树了,近两年每年都是果实累累。看她年纪不大却很有阅历,便追问她怎么想起开农家乐,姐姐说自己家族不少人都以帮厨贴补家用,自己也做得一手好菜,但那些年的雾本山路崎岖,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一身本领也能糊个温饱,不得不外出打工。这些年,她在外当过厨师,也办过农家乐,钱是赚到了,可不能照顾老人和陪伴孩子,始终是一个遗憾。随着党和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好,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的贫困村一跃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看到这大姐毅然返乡,在自家小院经营起农家乐。现在不仅是一春一冬,开花结果的时节,就连周末村里也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像大姐这样回乡创业的村民这两年越来越多了,桃源集市旁大姐表妹的冷饮摊位游人们正排队等候那一杯冰凉。这位曾经的冷饮店长,如今穿着绣花围裙,在桃花潭边调制饮品。“大城市节奏太快,连桃花开了都没空看。”她指了指玻璃罐里腌渍的棠梨花,“现在我用雾本的山花野果做原料,游客都说比连锁店的更有灵魂。

乡风文明:物质和精神的协调

村口新立的书吧里飘着阵阵墨香,少年握着狼毫临摹"人面桃花相映红",笔锋刚落,游客捧着宣纸如获至宝。穿着民簇盛装的王阿奶正兴致勃勃地指导孙女摆姿势拍照,老人轻轻抚平衣襟上的褶皱,笑着说:“从前总觉得看花是城里人的讲究,现在才知道,咱雾本的花这么美,只有盛装才配得上这漫山遍野的桃花。”

暮色渐浓时,归途的车灯在盘山路上连成星河,后面山上渐行渐远的雾本村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很高很亮。这流动的光带让我恍然:乡村振兴最深的根系,不在观光大巴碾压过的柏油路,而在阿婆手腕上重新戴起的银镯脆响里;不在网红打卡点的喧嚣中,而在少年落笔时晕开的千年墨香中。当物质丰盈的屋檐下飘出诗意的炊烟,当精神原乡的土壤里结出自信的果实,那些深埋在山坳里的美好,无论是吹肝里风干的岁月,还是棠梨花中绽放的春天,都将如桃花一般,在时代的枝头绽放出永恒的光彩,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责任编辑:崔岳莺】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