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党建引领谋新篇 产业融合绘蓝图——楚雄市探索水库移民安置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经联播5月13日楚雄讯(王东琴 通讯员 周振宇 )作为水库移民安置大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以11237名移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标尺,以党建引领破题、产业融合赋能、民生福祉筑基,书写了从移居宜居、从安置振兴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移民扶持资金超亿元,创新构建党建+产业+治理协同发展模式,移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7万元,11个乡镇(街道)54个移民社区焕发新生,走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水库移民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党建引领强根基 织密移民安居“保障网”

近年来,楚雄市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在水库移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重要性,五好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在移民社区创新构建“1+3+N”治理体系选优配强54个移民社区党组织班子,培育红色头雁”56名,打造十户一体网格管理单元,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98.7%;组建法治宣传队、矛盾调解队54支,开展法官进社区”“德治讲堂1200余场次,栗子园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在吕合镇试点智慧移民平台,实现惠民政策码上知、民生诉求掌上办,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产业造血激活力 打造共同富裕“新引擎”

2024年,楚雄市移民产业发展合作社资产运营突破项目招大引强特色产业升级创新三驾马车驱动模式,激活移民经济内生动力:成立商管、物业、农业科技3家移民企业,盘活136亩冬桃基地、1.5万平方米商业资产,带动就业150人,半年创收超百万元;引进重庆荣旭食品建设亿元级卤制品工厂,构建租金+分红+工资多元增收链,预计年创收240万元;在吕合镇打造万亩红梨基地,配套冷链物流体系,2024年产量达4000吨,种梨户均收入9.6万元,彻底终结梨烂地头历史。


民生提质增福祉 托起幸福生活梦工厂

楚雄市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以技能赋能行动”、“家门口就业圈”、“美丽家园建设”为核心,以移民技能提升工程为抓手,构建培训+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在栗子园社区开展彝绣、家政等培训45期,4900人次获一技之长60家移民创业企业带动就业2000人;建成高原农产品分拣中心、彝绣工坊等就业载体,300余名中老年移民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增收,年均创收8600元;投入4000万元实施青山嘴水库东瓜街道、吕合集镇移民小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移民社区绿化率达35%,获评省级美丽移民新村4个。


蓄势扬帆再出发 擘画移民振兴新图景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乡村振兴深化交汇点,楚雄市正以更高站位谋划移民发展新蓝图,2025年计划争取移民扶持资金6780万元,推进西门古城文旅综合体、彝绣交易中心等千万工程提质项目建设;打造移民创业孵化基地,培育电商直播等产城融合升级新业态,力争移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筹建移民记忆馆,编纂《楚雄移民口述史》,让战天斗地、敢为人先的移民精神代代相传,让移民文化铸魂发展

从泥泞土路到万亩梨园,从简陋板房到智慧社区,楚雄市用二十年接续奋斗,将水库移民安置工程锻造成共同富裕的示范工程。正如栗子园社区移民苏佳丽所言:过去我们出了故土,如今出了幸福!这片热土上,一曲党建引领、产业兴民、治理惠民的壮丽乐章正在滇中大地激情奏响。


【责任编辑:刘莎莎】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