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柴石滩水库建设及灌区工程赋能宜良发展 移民生活绽放新颜

中经联播7月4日昆明讯(王东琴 通讯员 申云彬 李绍坤) 自1994年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柴石滩水库启动建设以来,一系列关乎民生与发展的变革便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拉开序幕。从移民安置到产业扶持,从水利工程建设到区域经济振兴,宜良县正以坚实的步伐,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移民群众的生活也随之焕发勃勃生机。

柴石滩水库的建设,让库区移民搬迁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核定移民安置总人数已达5187人,其中狗街镇勇挑重担,成功安置1088名移民。如今的狗街镇移民安置区,成效显著:移民们全部住进了2至4层的砖房,宽敞明亮的居所告别了过去的简陋;耕地按照当地村组人均面积进行了合理分配,为他们的生产生活筑牢了根基,让移民们在新的家园有了安稳的依靠。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超32.76亿元的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更是为宜良县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该工程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和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设计农田总灌溉面积达37.81万亩,其中宜良片31.54万亩。自2017年正式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约90%。灌区35条隧洞全部贯通且完成衬砌,12座泵站全部封顶,29座倒虹吸和29座渡槽也已全部完工,55条明渠、11条支渠正在紧张施工中。今年6月15日,宜良片区总干渠、东干渠基本建成,7月1日试通水成功,这一阶段性成果将大幅提高宜良片区包括狗街镇在内的多个乡镇灌片的抗旱能力,保障11.97万亩土地的灌溉用水,为粮食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柴石滩水库及灌区工程的惠及面广泛。宜良县狗街镇的狗街社区及马军社区成为直接受益者,7393名村民(含1005名移民)的生活发生了积极改变;狗街镇下辖的21个村委会,68053人间接受益,镇域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逐步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推进,更是让移民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宜良县水务局积极谋划建设移民后扶产业项目,宜良县狗街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菠萝交易市场提升项目便是其中的典范,这也是宜良县第一个为移民兴、移民富而新建的产业发展项目。该工程总投资1068.32万元,新建了综合交易中心、菠萝加工厂、冷库等设施。菠萝加工厂运营态势良好,每日能吸纳周边村民150余人就业,移民群众在这里从事菠萝分拣、削皮处理、清洗、消毒、包装、制冷初加工等工作。在菠萝盛产期,每天可加工40吨菠萝,产生的24吨菠萝皮还能制成青储饲料,供50多户养殖户饲喂1200头牛。项目的投产,为周边移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好机会,移民群众每日收益可达200-350元,不仅促进了移民群众就业创收,还解决了菠萝产业深加工厂区基础设施简陋、菠萝产业发展松散、市场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真正实现了“补短板、扶弱项、提质量”,极大提升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水平,同时带动了农业其他领域的发展。

在改善移民生活品质方面,宜良县不断完善移民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以瓦窑移民新村为例,通过“美丽家园”项目,实现了从环境脏乱到生态宜居的华丽蜕变,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在产业发展上,移民技能培训与周边花卉苗木等产业紧密联动,为移民创造了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曾经外流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依托当地优势发展物流配套等产业,进一步激活了乡村发展活力。

随着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后续建设的持续推进,狗街镇乃至整个宜良县在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保护等方面必将迎来更多积极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水库与灌区工程的持续赋能下,宜良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移民群众的生活也将越来越红火。

【责任编辑:李小飞】

昆明市搬迁安置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学习借鉴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经验,切实提升全市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本领,昆明市搬迁安置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9日至25日期间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武汉大学,组织举办了2

楚雄武定与昆明禄劝开展跨界联合巡河 共筑流域生态安全防线

为切实守护一河清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建立高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水务局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联合开展了跨界河流巡河行动。此次行动聚焦水质协同监测、联合执法检查及生态修复研讨,旨在凝聚共治合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与生态健康,标志着两地跨界河流治理合作进入新阶段。

禄劝县水务局重阳敬老 离退职工欢聚叙情暖金秋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于2025年10月29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离退职工座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向为水务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老同志们表达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瑞丽市瓦兴移民村举办重阳文明实践活动 多民族共融绘就边疆和谐新画卷​

金秋十月,重阳情浓。10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瓦兴移民村热闹非凡,2025年瑞丽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秋重阳传温情 移民团结展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在瓦兴移民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勐卯街道、姐相镇、瑞丽农场等地的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等多民族老人共聚一堂,通过健康服务、文化展演、政策宣讲等环节,展

【决胜“十四五”】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报道之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通过精准投入扶持资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新村建设与就业帮扶,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品牌的成功打造,使一批批移民村寨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多次获评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

双善村:蒸水河畔的乡土交响

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每一份收获都延续着乡土生活的温度,是当代中国乡村最真实、最鲜活的写照。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的版图上,双善村像一块被时光浸润的璞玉,静卧在湘中丘陵的怀抱里。这片由原善田村、小岭山村合并而成的土地,因蒸水河支

​​从“安居”到“乐业”:云南芒岗村丰收节见证移民安置区的幸福蜕变

秋分时节,云岭大地稻浪翻滚。29日,瑞丽市芒岗移民村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芒岗移民新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农耕文化与中秋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云南在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省搬迁安置办公室“123456”后期扶持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现移民群

在乡村振兴路上“鱼”跃前行--芒岗移民村将举办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

9月29日,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芒岗移民村将开展以“国盛月圆移民乐·业兴鱼肥稻花香”为主题的第五届“稻花鱼丰收节”暨“我们的节日·中秋”庆祝活动。为群众带来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展现芒岗移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云南德宏: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州移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探索出“整村运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云南蝴蝶苗寨:绿意与人文交织的“滇版生态民俗秘境”

藏于云南省绥江县群山褶皱间的蝴蝶苗寨,似一颗被绿意包裹的明珠 —— 这里既是森林覆盖率达 92%、夏季均温 25℃的天然避暑氧吧,也是浸润着苗族千年文脉的 “滇版小瑞士”。以 “蝴蝶妈妈” 传说为魂,蝴蝶大门舒展翅翼,苗族文化广场跳动着竹竿舞的节拍,拦门酒的醇香与篝火晚会的暖意交织,让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邂逅一场关于生态之美与民俗

云南临沧:凤庆县乡村美食节背后的移民新村幸福新图景

作为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的主战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不仅在“搬得出”上做实工作,更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足功夫。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安置点多元化发展,助力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庭院美丽、生活幸福的崭新图景。

旅居云南:陇川泊心湾移民新村蝶变旅游胜地 书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篇章

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多家新闻媒体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新闻纪实的深度笔触,全景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移民新村的生动实践,见证新时代移民家园在锦绣云岭间铺就的‘旅居云南’共富之路。今天,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陇川县勐约乡营盘移民新村泊心湾旅游度假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