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7月4日昆明讯(王东琴 通讯员 申云彬 李绍坤) 自1994年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柴石滩水库启动建设以来,一系列关乎民生与发展的变革便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拉开序幕。从移民安置到产业扶持,从水利工程建设到区域经济振兴,宜良县正以坚实的步伐,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移民群众的生活也随之焕发勃勃生机。

柴石滩水库的建设,让库区移民搬迁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核定移民安置总人数已达5187人,其中狗街镇勇挑重担,成功安置1088名移民。如今的狗街镇移民安置区,成效显著:移民们全部住进了2至4层的砖房,宽敞明亮的居所告别了过去的简陋;耕地按照当地村组人均面积进行了合理分配,为他们的生产生活筑牢了根基,让移民们在新的家园有了安稳的依靠。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超32.76亿元的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更是为宜良县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该工程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和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设计农田总灌溉面积达37.81万亩,其中宜良片31.54万亩。自2017年正式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约90%。灌区35条隧洞全部贯通且完成衬砌,12座泵站全部封顶,29座倒虹吸和29座渡槽也已全部完工,55条明渠、11条支渠正在紧张施工中。今年6月15日,宜良片区总干渠、东干渠基本建成,7月1日试通水成功,这一阶段性成果将大幅提高宜良片区包括狗街镇在内的多个乡镇灌片的抗旱能力,保障11.97万亩土地的灌溉用水,为粮食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柴石滩水库及灌区工程的惠及面广泛。宜良县狗街镇的狗街社区及马军社区成为直接受益者,7393名村民(含1005名移民)的生活发生了积极改变;狗街镇下辖的21个村委会,68053人间接受益,镇域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逐步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推进,更是让移民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宜良县水务局积极谋划建设移民后扶产业项目,宜良县狗街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菠萝交易市场提升项目便是其中的典范,这也是宜良县第一个为移民兴、移民富而新建的产业发展项目。该工程总投资1068.32万元,新建了综合交易中心、菠萝加工厂、冷库等设施。菠萝加工厂运营态势良好,每日能吸纳周边村民150余人就业,移民群众在这里从事菠萝分拣、削皮处理、清洗、消毒、包装、制冷初加工等工作。在菠萝盛产期,每天可加工40吨菠萝,产生的24吨菠萝皮还能制成青储饲料,供50多户养殖户饲喂1200头牛。项目的投产,为周边移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好机会,移民群众每日收益可达200-350元,不仅促进了移民群众就业创收,还解决了菠萝产业深加工厂区基础设施简陋、菠萝产业发展松散、市场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真正实现了“补短板、扶弱项、提质量”,极大提升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水平,同时带动了农业其他领域的发展。
在改善移民生活品质方面,宜良县不断完善移民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以瓦窑移民新村为例,通过“美丽家园”项目,实现了从环境脏乱到生态宜居的华丽蜕变,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在产业发展上,移民技能培训与周边花卉苗木等产业紧密联动,为移民创造了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曾经外流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依托当地优势发展物流配套等产业,进一步激活了乡村发展活力。
随着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后续建设的持续推进,狗街镇乃至整个宜良县在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保护等方面必将迎来更多积极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水库与灌区工程的持续赋能下,宜良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移民群众的生活也将越来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