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7日北京讯(周子智 雨蝶)一纸新规,直指“文山会海”“指尖负担”“责任甩锅”等基层痛点,为松绑基层干部开出制度药方。
2025年8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份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的文件,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为基层减负建立长效机制,标志着整治形式主义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通知开篇即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长期被形式主义束缚手脚的困境,迎来系统性破解方案。
新规落地,剑指基层沉疴
文件出台前,一场针对形式主义的攻坚战已酝酿多时。经过周密部署,于一年后正式发布实施。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将定期督促检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被赋予监督执行职责,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在制度定位上,新规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化落实。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指出,这是 “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意味着整治工作从专项行动转向长效治理。
今年2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已将“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独立内容着重提出,与新规形成政策协同。而就在上月,中央层面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刚刚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典型问题,为新规出台预热。
六大核心改革,直击基层痛点
破除“文山会海”:量化标准明确
文件瘦身:新规要求除综合性工作部署外,地方和部门文件不得超过5000字,专项工作文件控制在4000字以内。文件内容需直奔主题,减少空泛的背景阐述。
会议精简:直达基层的会议需经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批准,严禁层层开会。会议时间被严格限制——主要领导讲话不超过1小时,普通会议控制在半天内。
数量管控:实行年度发文“只减不增”原则,超过去年数量需书面说明。市县两级被要求统筹安排年度会议,防止年底年初扎堆开会。
规范督查考核:破除“过度留痕”
督查检查迎来刚性约束: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每年最多开展1项综合性督查检查。不得将领导批示、媒体报道作为考核内容,更禁止以开会发文、拍照留痕、学习笔记评判工作。
考核方式被要求化繁为简,明确“不搞千分制” ,禁止月度、季度排名通报。对县及以下单位的考核由市、县、乡三级分别统一组织,终结多头考核乱象。
数字减负:终结“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针对政务App泛滥问题,新规祭出雷霆手段:中央国家机关最多保留1个面向基层的政务App,填表报数功能不延伸至县级。
更令基层振奋的是,文件明令禁止强制打卡、积分排名、统计在线时长等异化行为,不得将点赞量、转发量作为考评依据。数据报送实现“最多报一次”,系统可生成的数据不再要求基层重复报送。
权责重构:扎紧“责任甩锅”篱笆
新规为基层权责划出清晰边界:未经省级批准,任何部门不得向乡镇下放职责事项。村(社区)不再承担行政执法、招商引资等责任。
省级党委政府被赋予建立乡镇职责清单的重任,同步完善“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阻断“责任甩锅”。对已下放事项,专业性强、基层无力承接的将及时上收。
干部管理:严禁“掏空基层”
借调乱象迎来硬约束:上级机关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不得以“工作专班”“跟班学习”等名义变相借调。
确需从市级以上单位借调的,须经党组审批并报组织部门备案,借期最长不超过1年。此举旨在解决基层“人少事多”、人才流失的困境。
创建活动:严控“牌子工程”
新规大幅精简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未经批准不得新增“城市”“之乡”“基地”等授牌命名活动。市县级机关及乡镇不得开展创建示范活动,现有达标活动期满后自行取消。
制度赋能,重塑基层治理生态
这份长达七章二十条的《若干规定》,其意义远超具体条款。中共中央在通知中强调,要 “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引导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
在政策演进脉络中,新规标志着基层减负进入新阶段。从2019年《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到2024年专项工作机制建立,再到如今的党内法规,整治形式主义实现了从运动式治理向制度化治理的跃升。
宋伟解读认为,新规“鲜明树立了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当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过度留痕中解脱,治理效能将得到本质提升。
“减负新规来了!”——茂名基层干部在文件发布当晚,就在社交媒体转发了这条消息。在粤西乡镇工作十年的陈科长感慨:“终于不用再为刷学习时长熬夜,不用为凑会议记录加班了。”
山东某街道党工委书记最关注权责清单条款:“过去‘属地管理’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现在省级统一规范职责边界,我们履职更有底气,拒绝甩锅也有尚方宝剑了。”
随着文件落地,中国数百万基层工作者将迎来工作常态的重塑——从疲于应付转为实干担当,让“最后一公里”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最美一公里”。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亮点速览
| 改革领域 | 核心措施 | 量化指标 |
| 文件精简 | 实行计划管理、总量管控 | 文件不超5000字,专项文件不超4000字 |
| 会议压减 | 严控直达基层会议,减少陪会 | 主要领导讲话不超过1小时 |
| 督查检查 | 中央部门每年最多1项督查,禁止过度留痕 | 不搞“千分制”考核 |
| 政务App治理 | 中央部门最多保留1个面向基层App | 禁止打卡签到、积分排名 |
| 借调管理 | 禁止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 | 借调期最长不超过6+6个月 |
| 创建示范活动 | 未经批准不得新增命名授牌活动 | 市县级及乡镇不得开展创建示范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