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4月1日泉州讯 (靳向有 庄秋风 林建辉 陈金新)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泉州拥有超1000万华侨华人,足迹遍布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泉州以“侨”为桥,持续深化聚侨引侨行动,推动侨商泉商回归投资、助力优品出海,为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注入强劲动能。2025年,随着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的开幕,泉州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书写侨力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新篇章。
侨资汇聚:项目签约与产业升级双驱动
4月2日,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即将在泉州盛大开幕,据悉吸引了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侨商泉商代表参会。大会聚焦“聚侨力 链全球 同发展”,将启动“侨助千企万品出海行动”,发布跨境公共服务平台,并授牌首批市级外贸及跨境电商集聚区,签约项目涵盖智能制造、文旅融合、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总投资额超千亿元。泉州市长蔡战胜表示,泉州正通过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国企民企协同等模式,推动产业提档升级,2024年全市GDP增长6.5%,增速居万亿城市首位,侨商回归项目对经济贡献显著。
侨力赋能:从“国潮出海”到“世遗名片”

依托侨商网络,泉州加速“国潮优品”全球化布局。2024年,泉州品牌通过“境外行”“海丝行”活动登陆国际展会,鞋服、建材等产业外贸额增长20.1%,并建成10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同时,侨胞深度参与文旅经济,推动“簪花围”“宋元海丝宴”等非遗IP出圈。2025年春节,蟳埔村单日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带动非遗消费超2亿元;泉州全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文旅总花费达1200亿元,侨乡文化成为“世遗泉州”的国际名片。
政策创新:打造侨商“心灵故园”
以政策创新激活侨资源,推出“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规划建设华侨投资创业产业园、侨商总部基地,并在社区设立“华侨服务站”。2025年,泉州上线“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推动华侨历史博物馆升格省级馆,并启动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平台二期项目,强化侨胞情感纽带。此外,泉州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化双语服务,吸引海外侨胞返乡旅游、投资。
展望:侨乡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泉州正以“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锚定2026年GDP达1.75万亿元目标,构建“海丝”立体交通网,加速金屿大桥、城际铁路R1线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化环湾中心城市。市长蔡战胜强调,未来将深化“晋江经验”,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海丝名城”从“流量”向“留量”跃升,让侨力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从千年海丝起点到新时代“世遗之城”,泉州正以侨为脉,汇聚全球智慧与资源,在“海丝”蓝图上续写传奇。这座“活着的古城”,用政策与情怀双向发力,让千万侨胞的桑梓之情,化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