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通讯员 陈都 唐洪)手持小铲子、提着塑料桶,市民游客弯腰俯身,在退潮后的滩涂上寻觅贝壳、螃蟹的踪迹……赶海正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之一。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安全隐患——各类违规网具深埋滩涂,不仅威胁赶海人群安全,也对近岸生态造成持续破坏。

▲执法人员头顶烈日拆除网具
面对这一问题,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简称“市海洋局”)高度重视,统筹市、区两级力量,自今年9月起组织开展全市海域滩涂违规网具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海陆空”一体化巡查、属地包干清理、多部门协同攻坚等方式,系统推进“隐形陷阱”清除工作,为市民游客安全和海洋生态保驾护航。
聚合力 市区共同推进专项整治
为彻底摸清违规网具分布情况,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组织力量,通过航拍、实地调查、走访和扫海等方式,对全市重点滩涂、岸线进行了全面排查。调查发现,相关设施主要分布于集美区十里长堤沿岸滩涂,为周边村民废弃的破旧地笼经自然附着海蛎而形成。
在掌握实际情况后,市海洋局迅速构建市区合力整治体系。局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开专题部署会,明确“彻底清理、不留隐患”的工作要求;分管领导协调推进局属部门和集美区形成联动机制,实施专人包片、不漏一域的有序清理;局属支队与集美区集中力量连续作战,主官坐镇督导,及时协调人员、船只等设备开展突击整治。
“我们形成了‘发现问题—迅速响应—协同清理’的闭环机制。”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分管领导介绍,“通过增加重点滩涂、岸线的巡逻频次,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做到‘海陆空’全方位覆盖,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坚决遏制违规网具回潮势头。”
克难关 全域清理提升滨海生态
清理工作并非易事。考虑到涉及海域面积广、淤泥深、作业难度大,加之半埋地笼附着海蛎后单件重量可达300多斤,支队与属地相关部门直面困难,当天研讨方案、细化举措、责任到人,确保高效整治。
10月13日,在湖里区浦口滩涂,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开展了一场专项清网行动。行动开始后,在支队分管领导带领下,16名执法队员迅速分组分段,深入滩涂腹地。时值午后,烈日当空,队员们头顶骄阳,脚踩深及小腿的淤泥,或用镰刀砍断网绳,或合力将淤泥中的竹竿一根根拔出。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一片片被非法网具“霸占”的滩涂恢复了原貌。
这只是全市清网行动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市区两级共投入496人次、船只26艘次,连续作战近20天、共40波潮水,清理废旧地笼2500余条。下一步,厦门市海洋局将持续组织在全海域开展专项整治,突出景区周边、交通大桥以及沿岸各类违规网具及有关设施的清理,努力提升滨海景观岸线生态,助力打造厦门优质旅游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