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人物

黄凤荣 | 财富传承的制度智慧:从国际经验到中国路径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集体步入代际交接的关键时期。数据显示,未来十年,中国将有超过300万家民营企业面临传承问题,涉及资产规模达数十万亿元。然而,“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全球家族企业仅30%能延续到第二代,而传到第三代的比例更骤降至12%。在中国,这一挑战尤为严峻,娃哈哈、新希望、碧桂园等知名企业的传承过程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其中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爆发的家族信托纠纷,成为研究中国企业家财富传承困境的典型案例。制度缺失、规划滞后、法律冲突构成当前传承困局的三重枷锁,其影响早已超越家族内部范畴,直接关系到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念、企业稳定、科技创新乃至宏观经济健康。

基于这样的分析和判断,探讨中国企业财富传承成为学界和实务界十分紧迫的一个话题。因此我说,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举办这个座谈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从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传承法律体系讲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

国际经验 | 制度设计的传承智慧

洛克菲勒家族信托:财富永续的机制典范

1910年,约翰·洛克菲勒创立了美国首个家族基金会,开启了一套延续六代而不衰的财富传承机制。其核心奥秘在于通过制度化的资产隔离与分配规则,实现财富控制权与受益权的科学分离。具体而言,洛克菲勒将其90%的资产注入信托架构,规定受益人30岁前仅可获取分红收益,本金动用需家族委员会一致同意。这一设计完美平衡了“保障”与“激励”的双重目标:既确保后代生活无忧,又避免财富腐蚀奋斗精神。正如巴菲特所言:“给孩子的钱应多到敢做任何事,少到不能无所事事”。



在治理结构上,洛克菲勒基金会建立了双层制衡机制:专业投资团队负责资产增值,每年仅需提取5%用于慈善事业;家族成员通过理事会保留战略决策权。这种安排既保障了管理专业化,又维护了家族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其慈善投入绝非单纯的财富消耗——青霉素研发等投资项目不仅带来巨额回报,更赢得社会声誉与政策影响力,形成“献出越多,控制越多”的良性循环。百年实践证明,该模式成功抵御了遗产税冲击(美国遗产税率最高达50%)、化解了代际纷争,使家族财富从1910年的14亿美元(占当时美国GDP1.5%)持续增长至今日的300亿美元规模。

日本企业宪章:文化基因的制度表达

东瀛之地,百年企业数量惊人。金刚组历经四十代传承延续1400年,三井、住友等财阀跨越数个经济周期屹立不倒。其长寿密码深植于独特的制度文化基因:

单子继承制:彻底颠覆“诸子均分”传统,由长子或养子完整继承企业控制权。这一看似冰冷的制度有效避免了三星、澳门赌王家族式的内耗悲剧。日本民法虽在1947年废除长子继承制,但企业家为保护产业完整性,仍自觉延续这一传统。  

家宪治业:三井家族1722年制定的《宗竺遗书》,经二百年演化于1900年形成《三井家宪》,其中“不得乘一时之机为急功近利而铤而走险”等训诫成为经营圭臬。金刚组家规更以“经商如牛垂涎细长,如牛行路步步扎实”的形象比喻,约束后代专注本业。这些宪章超越普通管理制度,成为家族的精神契约。

养子优才制:当血缘继承人能力不足时,日本家族企业开创性地通过婿养子制度引入外部精英。松下幸之助将企业交予女婿松下正治(原姓平田),后者带领松下电器成为国际巨头。这种以才能而非血缘决定继承的灵活机制,破解了生物遗传与人才稀缺的天然矛盾。

这些制度背后,是日本将武士精神与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融合:武士的进取精神推动商业开拓,儒家的“仁爱贵和”维系组织稳定。企业通过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制度,实现“修身(员工培训)、齐家(单子继承)、治国(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正是这种文化制度双轨并进的传承模式,使日本企业在平成大萧条中创造了超过半数百年企业业绩持平或增长的奇迹。

中国困境 | 娃哈哈案例的深层剖析

信托失范:离岸架构下的法律冲突

香港高等法院的一纸冻结令,将娃哈哈家族信托的致命缺陷暴露无遗。宗庆后生前设立的离岸信托计划,因制度设计的结构性缺陷陷入三重困境:

其一,主体错位。信托资产法定持有主体为建浩创投,但实际操作指令却通过娃哈哈集团财务系统下达,形成“信托账户企业化操作”的畸形模式。2024年5月,宗馥莉以“支付越南工厂设备尾款”为由从信托账户转出110万美元,彻底击穿资产隔离防火墙。

其二,权力真空。宗庆后去世前未指定信托受托人,导致宗馥莉自行获取账户操作权限。这种关键人依赖症使信托丧失独立性,蜕变为私人提款工具。

其三,权源争议。信托资金号称来源于“娃哈哈未来分红”,但集团自1999年改制后形成“国资46%、家族29.4%、职工24.6%”的股权结构。按此比例,若信托资产确系分红所得,则国资股东应得27亿美元,而事实是国有股东长期未获分红。这引发信托合法性的根本性质疑。

继承乱局:民法典时代的制度碰撞

家族内部,非婚生子女的认祖归宗之战折射出中国继承制度的深层矛盾:

身份认定困境:宗继昌等三人主张的婚外亲子关系,在抗辩间激烈拉锯。这反映了非婚生子女认祖归宗中举证责任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盲区。  

遗嘱效力冲突:尽管2021年《民法典》确立公证遗嘱优先效力废除原则,但宗庆后是否留有合法有效遗嘱仍成谜。现实中,慢性病老人常因子女轮番照顾而被迫反复修改遗嘱,导致最终意愿难以确认。  

情感伦理撕裂:宗庆后胞弟宗泽后公开谴责宗馥莉“不仁不义”,员工抱怨福利削减,家族内部分裂公开化。深陷家族企业治理泥潭的“过来人”李国庆疾呼“坐下来谈谈”的背后,是法律裁决难以弥合的情感创伤。

三重困境:中国式传承的结构性挑战

娃哈哈案例是中国企业家财富传承困境的缩影,折射出三大结构性矛盾:

制度供给不足:中国家族信托法规尚处雏形,民政部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仅千余家,且缺乏洛克菲勒式的专业治理架构。监管规则滞后使离岸信托成为风险雷区。  

文化基因冲突:日本“家业至上”的继承伦理在中国遭遇挑战,均分传统与企业家“诸子争产”现实交织。当宗馥莉断然关闭兄弟工厂时,中国传统家族伦理与现代企业治理发生剧烈碰撞。  

跨境治理缺位:娃哈哈信托资金横跨香港、BVI(英属维尔京群岛)与内地,涉及法律适用冲突、跨境支付凭证残缺、离岸公司链条复杂。这种多法域监管真空成为跨境财富传承的致命软肋。

法律与制度优化路径

构建中国式家族信托2.0

基于洛克菲勒经验与中国现实,亟需升级信托制度:

治理革新:强制要求家族信托设立专业受托人委员会,纳入法律、财务及行业专家,建立“受益人30岁前仅享收益”的分配限制条款。参考日本家宪理念,将企业家经营哲学写入信托契约,约束后代经营行为。  

慈善功能激活:允许慈善支出抵扣部分所得税(如美国),但要求公益支出比例不低于年度收益5%,并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鼓励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培育社会资本反哺商业生态。  

国资保护机制: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强制实施年度可审计分红,明确信托资金来源审查标准。

家族治理与企业治理的二元分立

破解“传业”与“传财”的永恒矛盾,借鉴日本经验进行制度创新:

继承委员会制度:由家族长老、独立董事、行业协会代表组成继承委员会,提前十年启动接班人培养计划。对非婚生子女,设立胎儿权益保留份额机制,避免出生后诉讼。

职业经理人赋能:学习松下养子优才传统,建立“血缘优先、能者居之”的弹性继承规则。对家族能力不足的企业,推行李锦记家族基本法模式——家族成员需通过竞争考核方能进入管理层。  

家族宪法本土化:制订《家族企业治理指引》,引导企业将“专注主业、控制杠杆”等理念写入章程。建立家族理事会与董事会联席机制,重大决策需双重多数通过。

跨境传承的法律协同

针对离岸信托困局,构建多法域治理框架:

跨境证据链管理:建立离岸资产登记备案系统,要求设立人保存BVI公司股权凭证、香港银行授权书等全套法律文件,避免“离岸黑箱”。

冲突规范优化: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增设继承章节,采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准据法,减少平行诉讼。

司法协作破壁:推动与香港、BVI等辖区签订家族事务司法协助协定,建立DNA鉴定、遗嘱认证的绿色通道。

宏观经济影响与未来展望

传承风险的经济外溢效应

企业家财富传承绝非私事,其成败牵动经济全局:

就业稳定器:中小企业贡献80%以上城镇就业,传承动荡直接导致裁员潮。娃哈哈纠纷期间,多家工厂停产引发地方就业焦虑。

创新断代风险:日本研究显示,有序传承的企业研发投入连续性是动荡企业的3倍。中国科技企业传承断层可能削弱“卡脖子”技术攻坚能力。

资本外流压力:离岸信托乱象诱使资产跨境隐匿,仅2024年上半年,家族信托资金出境规模达600亿美元,加剧外汇管理压力。

制度创新方向

面向未来,中国需要构建具有文化适应性的传承制度:

儒家商道重塑:将日本“道德传家”理念本土化,提倡“仁信传承”价值观,工商联可设立“百年企业奖”引导长期主义。

数字治理赋能:探索区块链遗嘱存证、AI继承规划系统,利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信托分配。

跨境传承试验区: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家族办公室自贸区”,允许境外受托人执业,建立离岸信托资产境内确权机制。

结语:构建中国特色的传承制度体系

历史的经验昭示我们:洛克菲勒的百年传承依靠的是制度而非道德,日本企业的千年延续根植于文化而非侥幸。今天,站在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集体交棒的历史节点,我们肩负着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传承制度的时代使命。这不仅是守护民营经济的血脉延续,更是夯实中国经济基业长青的制度根基。

让财富在制度的轨道上传承,让企业在文化的滋养中永续——这应是我们共同致力的方向。

【作者为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总编辑。本文系作者在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北京正义律师事务所于2025年8月10日举办的《企业家成长与财富传承法律风险防控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责任编辑:欧阳雪】

打工作家刘筱梅散文集《时光回眸》出版

这是他于2017年已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诗集《心愿》后的第一本散文专集。刘筱梅本名刘小梅,系邵东市野鸡坪镇井田村村民,30多年一直坚持在邵东市城区打工的他已人到中年。系国家旅游业注册职业经理人,相继担任三、四星级酒店总经理近20年,现受聘于一家电梯品牌企

从散户赋能到资本突破:张建斌引领瑞华投资护城河的成长之路

张建斌,1967年10月出生,江苏金坛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江苏省慈善总会荣誉会长、南京市慈善总会副会长 、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早年靠炒股起家,发迹于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被圈内誉为“涨停敢死队”鼻祖,随着时代变更现在多条腿走路,在多元化投资市场中如日中天!

2025《戈·局》炉边对话即将于杭州举行

9月16日,一场没有宏大口号、没有程式化发言的企业家对话,将在杭州钱塘江南岸隆重开启。它既非论坛,亦非峰会,而是一场名为《戈·局》的炉边对话,既接地气,又和民营企业破局息息相关。对话的发起人,是业界熟识的知名企业战略管理专家、历任英特尔、苹果和英伟达全球副总裁的戈峻。时间尚有半月,这场对话却已在广大民营企业家阵营中激起涟漪:为何是戈峻?组局干什么?为何是杭州?众人不禁猜测,这场看似私密的围炉夜话,

“杂粮侠”王保胜:从商海沉浮到品牌领航,让家乡味道香飘万里

中经联播讯(金薇)从白瓜子收购商到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杂粮企业掌门人,宝清县企业家王保胜用三十年商海沉浮书写传奇。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重塑家乡杂粮品牌,借电商直播破局突围,让宝清红小豆等特色谷物从黑土地走向全国餐桌,更以“线上商城+媒体赋能”模式架起游子与故乡的味觉桥梁。商海初航:白瓜子里的第一桶金1993年,刚毕业的王保胜在姐姐引领下踏入农产品收购行业。凭借宝清县“中国白瓜子之乡”的产地优势

直击痛点!戈峻《新形势下民企的二次创业》详解民企突围三大路径

在经济变局深度演进、民营企业面临转型攻坚的关键时刻,天九企服董事长兼CEO戈峻在天九共享34周年之际,发表了题为《新形势下民企的二次创业》的主旨报告,为逾2000名政商学界精英提供了破局思路。报告直面时代挑战,系统提出民企二次创业的三大实践方向与核心动能,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卢俊卿:老板当学牟其中,决不向挫折低头

近日,天九总部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85岁的牟其中先生。望着他那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精神矍铄的模样,往昔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28年前的1997年,我曾专程前往南德集团总部拜访他。时光匆匆,近三十载转瞬即逝,再次相逢,他的脸上不见丝毫被岁月磋磨后的怨恨与后悔,唯有对梦想矢志不渝的执着和眼中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那股蓬勃的生命力,深深震撼着我。

鼎阳创始人关于公司的创业发展回顾

2002年,一台最便宜的泰克示波器在中国市场要卖接近10,000RMB,想要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数字示波器是一名普通电子工程师遥不可及的梦想。能不能“让每位电子工程师都能拥有专业级的数字示波器”呢?

千企齐聚“从企业家到企投家”特别报告会,吕贵揭秘民企转型“破局密码”

2025年7月11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与天九共享数字科技集团联合主办的“从企业家到企投家”特别报告会,在京盛大启幕。本次活动汇聚千余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天九企服总裁、资深独角兽企业孵化加速专家吕贵发表主旨演讲,深度剖析民营企业在新商业时代的破局路径,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根系永续,新火长明:家族企业跨代传承的圣典

世界激变如潮,文明迭代奔涌,家族企业却如深植大地的古木,在风暴中展露独特韧性。这韧性并非凝固的化石,而是一股奔腾的活水——财富之外,更承载着不息的创新脉动、深厚的文化根基与超越时代的价值哲思。作为家族血脉与商业智慧的研究者,我们深知:家族企业真正的传承,是守护根系下的沃土,同时让新生的枝叶在时代阳光中伸展吐纳。一、深根固本:家族魂魄的永续之锚“家不过三代”的古老警示并

漳平台商代表分享海峡论坛收获 畅谈融合发展信心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福建省龙岩市漳平永福三位台商代表参加,其中台商谢东庆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亲切接见。福建漳平台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东庆、龙岩市百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朝渊两位台商分享他们参加论坛的激动心情,畅谈在大陆创业发展的切身感受。“这个就是现场会见的画面,当

卢俊卿:决胜未来的5大风口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机遇与挑战总是如影随形。当下,对于企业家而言,正处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历史节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长寿经济、低空经济、清洁能源这五大风口正呼啸而来,它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

卢俊卿:老板下半场 拥抱千年未遇大变局

在历史的长河中,商业世界历经无数次变革,但如今,我们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上。一场由数字化与智能化驱动的千年未遇大变局,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塑整个商业生态。

广东省国有红江农场在杭州举行红江橙品牌50周年发布会

杭州市民有口福了!被誉为“国宴佳果”红江橙重返杭州市场了,在上世纪80年代,红江橙在浙江杭州一带就有很高的知名度的,由于各种原因红江橙一度消失在市场中。 12月23日下午,广东农垦红江农场有限公司联合恩典礼商行在杭州隆重举办了一场品牌推广会,为杭州市民再一次送上优质美味的国宴佳果。参加本次品牌推广活动的领导嘉宾有:萧山区农业局原局长王飞龙、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工会主席章国祥、萧山区政协

一呼一吸间,寻味酱酒,细品老茅台的醇香

在喧嚣尘世的一隅,我们总渴望找到一片宁静,让心灵得以栖息。而在这片刻的宁静中,一呼一吸间,寻味酱酒,细品老茅台的醇香,无疑是一种极致的享受。这不仅是对味蕾的礼赞,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酱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酒文化中的瑰宝。而寻味酱酒,作为老茅台中的极品,更是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匠人的智慧。每一滴寻味酱酒,都是时间的佳酿,是岁月的低语,是匠心

各国鲜果,共“飨”中国市场

肯尼亚牛油果、波兰苹果、泰国榴莲……近年来,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优质水果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消费者的“果篮子”。持续开放的市场、多样化的便利政策、日益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轻松尝“鲜”,也让许多国家的果农和果商品尝到中国市场的甜蜜机遇。“迎来更加广阔的出口空间”肯尼亚山脚下一家牛油果园里,3000多棵果树整齐排列,翠绿的牛油果挂满枝头。这里位于赤道地区,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昼夜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