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城市百科】上海市徐汇区-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徐汇区,上海市辖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南部,东北侧与黄浦区毗邻,东临黄浦江,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西与闵行区分界,北与静安区、长宁区接壤。全境面积54.93平方千米 

徐汇境内徐家汇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城市副中心。徐汇是上海较早基本完成旧区改造的中心城区之一。徐汇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现代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区工业电子信息业和生物医药业发展的产业规模。

徐汇境内铁路、航道、立交、高架道路纵横交错,是市中心进出闵行、奉贤、浦东新区、金山、青浦等区和江、浙、闽、赣、皖等诸省的交通要道。 

徐汇境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 

2017年,徐汇区重新被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1年10月,被评为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中文名徐汇区外文名Xuhui District行政区划代码310104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地理位置上海市中心城区西南部面    积54.93 km²下辖地区12个街道、1个镇政府驻地漕溪北路336号电话区号021邮政区码200030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衡山路、武康路、龙华寺、徐光启墓、桂林公园、上海植物园机    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火车站上海南站车牌代码沪A-沪N地区生产总值2176.73 亿元(2020年)方    言吴语-上海话GDP1573.94亿元(2017年)人    口1113078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建置沿革

徐汇区境在唐、五代、宋时属华亭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原华亭县高昌等5乡划为上海县,区境在高昌乡境内。直至明、清时,徐汇区全境仍隶上海县。 

清宣统二年(1910年),施行城乡自治,划上海县为1城2镇12乡,区境分属上海城、法华乡、漕河泾乡。 

民国三年(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扩张,今肇嘉浜路以北、华山路以东、陕西南路以西、长乐路以南地域划入法租界范围,其余地区分属北洋政府管辖的法华乡、漕河泾乡和法租界。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设上海特别市,区境分属沪南区、法华区、漕河泾乡和法租界。 

抗日战争期间,华界先后属日伪上海市大道政府、督办上海市政公署和上海特别市政府管辖,分属南市区、沪西区,另有法租界。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上海特别市管辖,分属第四区、第七区、第八区(原法租界)。 

抗日战争胜利后,区境属上海市第七区(常熟区)、第八区(徐家汇区)、第二十六区(龙华区)。 

徐家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取消区的序号,直称常熟区、徐汇区、龙华区。 

1949年5月24日,区境解放。 

1950年6月,成立常熟区人民政府和徐汇区人民政府。 

1956年3月,常熟区与徐汇区合并为徐汇区。 

1964年5月,闵行区划归徐汇区。 

1982年4月,原闵行区建制恢复,从徐汇区划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徐汇区战略指引图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徐汇区战略指引图

1984年9月,上海县龙华镇和漕河泾镇划属徐汇区。 

1985年,划出龙华、漕河泾2个镇部分土地建立了长桥、田林2个街道。

1990年底,从田林街道及上海县划出部分地区新建虹梅路街道。 

截至1990年年末,徐汇区辖有天平、永嘉、湖南、新乐、枫林、徐镇、斜土、漕北、宛南、田林、长桥、虹梅12个街道和龙华镇、漕河泾镇。 

1991年,对原湖南、新乐、宛南、漕北4个街道行政区域进行调整,撤销上述4个街道,建立新的漕溪北路街道和湖南路街道。 

1992年7月,上海县龙华乡划归徐汇区。 

1994年3月,对原徐镇、天平、永嘉、枫林、漕北5个街道行政区域进行调整,撤销上述5个街道,建立徐家汇街道和新的天平路街道、枫林路街道。 

1998年5月,龙华乡撤乡建镇,易名为华泾镇。 

2001年2月,龙华镇和漕河泾镇撤镇建街道。 

2004年,配合铁路上海南站建设和管理,调整漕河泾、龙华、长桥、康健、凌云路5个街道行政区域。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8月,徐汇区下辖12个街道、1个镇,304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湖南路街道、天平路街道、枫林路街道、徐家汇街道、斜土路街道、长桥街道、漕河泾街道、康健新村街道、虹梅路街道、田林街道、凌云路街道、龙华街道、华泾镇,区人民政府驻漕溪北路33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徐汇区位于上海市区西南部,北纬31°12′,东经120°26′。东北侧以瑞金南路、陕西南路为界,与黄浦区毗邻;东临黄浦江,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西沿张虹路、蒲汇塘、莲花路、虹梅路、虹梅南路、淀浦河、老沪闵路,南至华泾镇关港村,与闵行区分界;北达长乐路、华山路、兴国路、淮海西路,与静安区、长宁区接壤。 

© 2021 Baidu - GS(2021)6026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长地万方

徐汇区

地质

徐汇

徐汇区区境位于太湖碟形洼地东端,距上海成陆年代最早的冈身地带较近,是冈身与黄浦江之间的低平冲积平原。基底岩石由古生代碳酸盐岩类,中生代火山岩和侵入岩以及局部凹陷盆地的新生代红色砂砾岩与玄武岩组成。其上覆盖着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埋深不一。地面表层为褐黄色土层,由亚粘土、粘土构成。下层为灰色粉砂层。据勘察虹桥路市民村一带,距地表10米内为填土层,10米以下至50余米处为粘土、亚粘土及轻亚枯土层,地表下50余米至80米左右处为粉砂、亚粘土层。区境南部长桥一带距地面25米处发现有暗绿色硬土层。龙华等地区为河漫滩相灰色亚砂土或灰色轻亚粘土夹薄层粉砂层所组成。天然含水量高,易产生流沙。潜水埋藏深度一般为0.5米,漕河泾地区为0.3~0.5米,长桥地区为1.3~2米。埋藏较浅的第一承压含水砂层地基承载力约8~14吨/平方米。 

地貌

徐汇区区境地处上海市地貌区的碟缘高爽地中部、江南水网地带,为低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地表自然坡度小,都在高潮位之下。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土地沉降。肇嘉浜路以北的部分地面海拔高程在2.5~3米之间,低洼处在2.5米以下。 

气候

徐汇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受寒暖空气季节性交替影响,四季较分明。2016年平均气温18.1℃,较2015年17.5℃偏高。年降水总量为1593.7毫米,比2015年1698.3毫米少104.6毫米。2016年汛期降水日47天,累计降水量757.1毫米,较常年均值684.4毫米偏多,比2015年967.6毫米减少210.5毫米。区域共发布防汛防台预警信号25次。 

气温

徐汇区年平均气温15.5℃。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3℃左右,夏季8月份平均气温27.5℃左右。徐家汇地区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为冬季,32℃以上为夏季,两者之间是春、秋季。 

风向

徐汇区冬季常受来自蒙古高原西北季风的影响,寒冷干燥,风速较大,夏季多来自太平洋洋面的东南风。3月和9、10月为季风过渡时期,多东北风,全年西南风最少。 

降水

徐汇区降水量夏季多于冬季,春季又超过秋季。全年无特别干旱季节,年平均降水量为1143.1毫米,月平均降水量以12月的38.5毫米为最少。每年6~7月梅雨期雨量集中,降水量最多。清光绪元年(1875年)6月降水量多达491.9毫米,暴雨主要降于夏秋季,冬季降雪时间短暂。积雪也不深,冰雹的次数和数量都极少。 

雾霜

徐汇区境内水汽充沛,空气中凝结核多,风速小,雾日较多。据徐家汇气象台测得每年平均雾日约43天。在1~5月和10~12月的风小无云夜晚和早晨易出现雾天。境内地势平坦,易受寒潮影响,寒潮来时气温急剧下降,产生霜冻,危害初春和晚秋农作物。平均初霜日为11月20日,平均终霜日是4月24日,全年平均霜期约125.4天,无霜期约240天。 

河流

徐汇苑

徐汇区境内曾是水陆运输和货物集散地之一,有大小河流100多条。 

徐汇区境内有黄浦江、淀浦河、龙华港、蒲汇塘、漕河泾港、张家塘港6条市级河道;有日晖港、东新港、西新港、华泾港、春申塘、关港、上澳塘、东上澳塘港、北潮港、梅陇港、北杨河、春申港、机场河、薛家港、塘湾河、新港、三友河、徐家桥河、陆家塘、陈家塘、胡家港、华浦排河、新虹三河、小排河、高孟泾、新华河、漕溪河、漕溪支河、史家宅河、陈家宅河、黄婆庙河、植物园河、进木港、潘家塘、姚家浜、港口42弄河36条区级河道。 

人口

1956年起,徐汇区推广节制生育,出生率逐步下降。1990年出生率下降到9.10‰;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3.01‰;计划生育率达到99.72%。 

1990年,徐汇区人口达77.66万人,比1949年增长171.6%,年均增长率为4.18%。人口密度按土地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1990年为1.73万人,比1949年减少65.42%。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1954年分别高达49.49‰和43.83‰。 

徐汇区人均期望寿命50年代为50岁,1990年为76.81岁。60岁以上老人比重,1964年占总人口的5.49%,1990年上升到14.44%。文化程度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达到高中的占28.7%,比1950年上升21.8%;大专以上的占18%,比1950年上升12%。 

截至2016年年末,徐汇区常住人口108.56万人,比2015年减少0.35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81.81万人,减少0.28万人;外来常住人口26.75万人,净减0.07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0521人,出生率8.8‰,人口自然增长率2.2‰。户籍人口92.08万人,比2015年净增0.11万人。其中男性45.08万人,女性4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49%和51%。户籍数33.18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人。户籍人口出生8576人,出生率9.3‰,死亡7884人,死亡率8.6‰,人口自然增长率0.8‰。徐汇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4.6岁。其中男性82.38岁,女性86.89岁。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徐汇区常住人口1113078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徐汇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7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同期增长6.7%,增速比2016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4.59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09.35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89.5%,比2016年同期降低0.5个百分点。 

财政

2016年,徐汇区财政总收入531.51亿元,比2015年增长33.1%。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85.96亿元,比2015年增长23.08%。完成税收509.32亿元,比2015年增长35.09%,纳税1000万元以上企事业单位630家。 

2020年,徐汇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76.73亿元 

第二产业

2016年,徐汇区全年区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8.12亿元,比2015年下降2.5%。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101.18%,比2015年上升1.29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56.49亿元,比2015年下降49.5%。完成工业税收34.10亿元,比2015年下降0.65%。全年制造业实现产值162.79亿元,比2015年增长10.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0.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由于市场需求回升,产值比2015年增长2.5%。 

第三产业

商业

1990年,徐汇区零售服务门店由1978年的1200家增加到30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5.6万人;网点使用面积由1978年的22.35万平方米增加到31.17万平方米;区属商业企业(含服务业)销售总额由1978年的4亿元左右上升到17.59亿元(含区属部分工厂、企事业单位自营商业)。列为上海市商业中心之一的徐家汇商城建设已初具规模,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2016年,徐汇区商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473.80亿元,比2015年增长5.5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86亿元,比2015年增长5.8%;实现税收80.43亿元,比2015年增长9.46%,占全区税收总额的15.79%。徐家汇商圈销售下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7亿元,比2015年下降5.58%。 

金融

2016年,徐汇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03.44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12.1%。截至2016年年末,徐汇区内28家纳统的中资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4370亿元,增长6.8%。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589亿元,增长11.2%;个人存款余额1781亿元,增长1%。截至2016年年末,徐汇28家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860亿元,增长1.3%。其中,为单位发放贷款1189亿元,下降9.5%;为个人发放贷款671亿元,增长28.3%。 

交通

上海南站

徐汇区境内铁路、航道、立交、高架道路纵横交错,是市中心进出闵行、奉贤、浦东新区、金山、青浦等区和江、浙、闽、赣、皖等诸省的交通要道。 

徐汇区境内有铁路上海南站、上海长途客运南站、漕溪路公交枢纽站、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总站等交通枢纽设施,内环高架路、中环路、外环快速路(S20)、沪闵高架路经过区境,上中路隧道、龙耀路隧道和徐浦大桥穿越黄浦江连通浦东新区。 

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地铁3号线、上海地铁4号线、上海地铁7号线、上海地铁9号线、上海地铁10号线、上海地铁11号线、上海地铁12号线、上海地铁15号线经过区境。 

政治

教育事业

徐汇区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全日制大专院校12所,非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32所。徐汇区有南洋模范中学、位育中学、上海中学等一批市、区级重点中学。

截至2016年年末,徐汇区有各类学校196所,其中中学39所(高级中学9所、完全中学9所、初级中学18所、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43所、职业高中2所、中专学校9所、幼托园9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其他教育单位10所。在校学生11.88万余人,比2015年略有上升。 

2016年,徐汇区3~6岁适龄儿童入园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98%。教职工1.26万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291人(中学3564人、小学2580人、幼儿园1809人、特殊学校73人、职业高中168人、中专学校874人、其他教育单位223人)。 

科学技术

徐汇,得名于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他曾在此从事科技活动。从此徐汇成为上海开埠以来中西科技交流的发源地之一。 

徐汇区境内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等科研机构118所。 

徐汇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技术产业。加快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了“三区三园”建设布局,即徐家汇科技密集区、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徐汇园;华泾工业园与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7年,徐汇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1.1件,位列全市第一。专利申请总量7591件,其中发明专利4371件,占57.6%;实用新型专利2413件,外观设计专利807件。专利授权总量4011件,其中发明专利1714件,占总量42.7%;实用新型专利1726件,外观设计专利571件。截至2017年年末,徐汇区商标申请数为20512件,注册数为9566件,有效注册商标数达35517件,其中集体商标4件、证明商标6件。每万户市场主体的平均有效商标拥有量达6276件。2017年全年,徐汇区共新增市场主体5577户,新增注册商标7941件,平均每新增1个市场主体就新增1.42件注册商标,商标活跃度位居全市第一。 

文化事业

徐汇区汇集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京剧院等文艺团体,拥有全球十大图书馆之一的上海图书馆和徐家汇藏书楼, 

体育事业

八万人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及上海国际网球中心等都坐落于徐汇区,徐汇区人均拥有体育场地超过市平均水平25.5%。 

截至2016年年末,徐汇区注册运动员1697人,审批二级运动员109人,获批一级运动员60人,健身团队1560支、社会体育指导员3016人。区培养和输送的运动员参加全国以上比赛,获第一名30项、第二名46项、第三名22项。2016年,5名徐汇籍运动员参加里约奥运会,吴敏霞获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金牌,汤梦妮获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银牌,高磊获蹦床男子个人网上项目铜牌。 

社会保障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医疗卫生

徐汇区幽静马路

徐汇区境内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龙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等三级甲等医院。 

2016年,徐汇区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84.60岁,其中男性82.38岁,女性86.89岁。婴儿死亡率2.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37‰,孕产妇死亡率12.49/10万。全年常住人口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27.2/10万,健康期望寿命75.4岁,其中男性74.8岁,女性76.0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截至2016年年末,徐汇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4家,其中医院26家(民办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61个,门诊部107家,专科站所3家(分支1家),临床检验中心3家,个体诊所38家,急救分站4家,内设医疗机构73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上海市急救中心、上海市卫生监督所各1所,医学教育和研究机构5家,计划生育指导中心1家。在25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8家,三级医院分院或门诊部3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家,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1家以及民办医院11家。 

截至2016年年末,徐汇区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共有职工2.69万人,其中医生7927人、护士10164人。常住人口每千人医生数7.3人、护士数9.4人,床位数14.3张。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法华泾、肇嘉浜和蒲汇塘三水相汇之地附近建立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和著书立说,并与意大利人、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合作,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嗣后,徐氏家族世代汇居于此,遂称为徐家汇,区名由此而得。 

20世纪90年代初,徐汇区先后恢复和创办了龙华庙会、迎新春撞龙华晚钟、上海桂花节、牡丹花卉节等四大旅游节庆活动。四百多年历史的龙华庙会的古风古俗,每年农历三月三在龙华古镇举行。上海桂花节每年中秋前后在遍植桂树的桂林公园、康健园举行。

龙华晚钟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刹,迄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龙华塔是上海市区内唯一的古塔。“龙华晚钟”是上海老八景之一。钟楼中间悬挂一青龙铜钟,高2米余,对径约1.3米,重3000公斤,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铸造。对其钟声,历史上颇多记载。龙华钟声历史悠久,传播广泛而深远,直至黄浦江而隐然可闻。 

方言

上海市徐汇区通行吴语,使用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语支方言。 

风景名胜

徐汇区境内有巴金故居、柯灵旧居、张乐平故居等名人旧居8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 

徐家汇源景区串联徐家汇藏书楼、天主教堂、观象台、徐光启纪念馆和土山湾博物馆等地点,景区内有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教堂”的哥特式双塔建筑徐家汇天主堂、140年来从未中断气象观测的徐家汇观象台、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上海现存最早的民居明代建筑南春华堂,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地百代公司旧址(小红楼)等。 

2012年,徐家汇源景区已被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上海首个开放型都市旅游景区。 

景区推出“有约参观”模式,游客可免费领景区联票。同时,景区将为游客提供自行车租赁、免费大巴以及徒步线路等多种出行方式。 

桂林公园

桂林公园位于桂林路128号,全园占地面积3.55万平方米,始建于1929年,原系上海黑社会大佬黄金荣私人别墅,又名黄家花园。1957年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处管理,并进行了全面修复。因园内遍植桂花树,故易名为桂林公园。

上海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位于徐汇区西南部,前身为龙华苗圃,是一个以植物引种驯化和展示、园艺研究及科普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植物园。1974年起筹建,1980年1月1日正式建园,占地81.86公顷。展览区设植物进化区、盆景园、草药园、展览温室、兰室和绿化示范区等15个专类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96年,上海植物园被驻沪海外人士评为最喜爱的郊游目的地,2000年又被评为新千年“六一”好去处。

著名人物

黄道婆、阮玲玉、马相伯、姚明、左溢、胡歌、金莎等。

所获荣誉

2020年7月31日,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0年8月25日,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0年12月25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评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2月1日,被表彰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2021年4月,被国家禁毒委命名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2021年10月25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确定为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欧班列(武汉)再添新线路 “湖北造”建材直抵罗马尼亚

今日,一批经中欧班列(武汉)运输的装修建材顺利抵达罗马尼亚阿拉德。据了解该批货物自国铁武汉局集团吴家山站始发,经阿拉山口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以匈牙利布达佩斯为枢纽节点,通过铁路分拨,直抵罗马尼亚阿拉德。

“十五五”时期以数字人民币构建东北亚数字贸易产业金融中心战略图景

——构建以宁波模式场景金融创新为核心的区域数字产业金融新生态。基于中俄能源人民币结算突破与区域金融安全视角,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人民币国际化步入以功能深化为标志的“质变”新阶段。与此同时,中美贸易与金融博弈日趋复杂,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构建一个安全、自主、高效的区域贸易结算体系已成为东北亚国家的共同战略需求。深刻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质变”的四大表现,特别是中俄能

绥芬河铁路口岸:前十个月中欧班列累计突破3954列

作为“东通道”核心枢纽,绥芬河铁路口岸通过滨绥铁路提质改造工程后,开行时速由每小时55公里提升至120公里,国境线区间通过能力加大,为班列高效运行提供了硬件支撑。同时,绥芬河铁路口岸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通道枢纽作用

数字人民币赋能东北亚跨境贸易:支付结算效率革新与区域金融新范式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区域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正迎来经贸合作的新机遇。中俄《联合声明》提出推动"大图们倡议"向独立国际组织转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然而,长期以来,东北亚跨境贸易面临结算效率低、成本高、依赖美元体系等痛点。数字人民币的崛起,通过其技术优势与制度创新,正成为破解区域结算困境、推动东北亚金融合作的关键力量。本文结合最新实践案例,深度分析数字

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尼日利亚电子通信技术研修班在漳州科技学院圆满结业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各国互联互通、携手发展的和平之路。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关键国家。10月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学院承办的2025年尼日利亚电子通信技术研修班在漳州科技学院举行结业典礼。来自尼日利亚的25名官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经过培训顺利结业。典礼现场,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徐凯,福建

中国-欧盟农业旗舰项目在厦启动 共绘中欧农业科技合作新蓝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欧盟农业旗舰项目启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市所”)承办,会议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对欧合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欧科技创新合作。科技主管部门、厦门市人民政府及项目牵头单位相关领导、项目咨询专家、中欧双

云南:边境线上的明珠“一寨两国” 缔造边境友好交流新典范

第二十届中缅胞波狂欢节来临之际,中缅两国新闻媒体记者走进位于云南省中缅边境上的独特村寨--“一寨两国”景区,这个村寨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民族习俗,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缅边境的“一寨两国”已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重要纽带,成为承载中缅两国友谊、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惠及两国边民的核心

云南:第二十届胞波节搭台,咖啡“中国芯”绽放国际魅力

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第二十届胞波节隆重举行之际,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咖啡育种成果成为节庆活动中一抹亮色。通过多年科技攻关与国际合作,该所成功选育的咖啡良种实现亩产提高至98%、投产年限由3年缩短至2年,种植海拔上限由1200米提升至1600米,为云咖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第二十届中缅胞波狂欢节在瑞丽隆重开幕

中缅两国国旗随风飘扬,瑞丽江畔欢声雷动,时隔五年再度举办的胞波狂欢节让中缅边境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 10月2日上午,第二十届中缅胞波狂欢节在云南省瑞丽市隆重开幕。

“一带一路”八国学员漳州考证:茶艺师认定助力中外茶文化交融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的29位学员在漳州科技学院参加茶艺师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她们分别来自南非、土耳其、巴基斯坦、尼泊尔、冈比亚、尼日利亚、拉脱维亚、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据了解,本次培训历时21天,由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高级技师及省科技特派员组成专家团队授课,以大师

巴哈马旅游管理研修班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顺利开班

旅游是跨越山海的文化相遇,是民心相同的深层对话,更是双边关系历久弥坚的活力之源。9月1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2025年巴哈马旅游管理研修班顺利开班。本次研修班有来自巴哈马的20名官员、技术专家和学者参与。漳州市商务局外经科科长吴岚薷、漳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向东、漳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科副科长王瑞莲、漳州科技学院校

云南携手东盟共拓丝路电商新机遇

以“AI赋能链东盟 丝路电商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东盟丝路(跨境)电商开放合作主题推介活动在南宁举行。云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朝伟在会上表示,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正在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并以辐射中心建设统揽对外开放工作。 李朝伟介绍,目前云南与东盟国家已搭建了9个多双边合作机制。东盟连续20年稳居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体现了双

“一证双线”助力绥芬河口岸运输效能再提升

绥芬河片区的《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新模式》成功入选,成为国内首个实行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的自贸试验区。也是黑龙江省自贸片区中唯一入选的案例。据介绍,“一证双线”新模式是针对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排队时间长、换装效率低、缺乏灵活性等痛点问题。绥芬河自贸片区立足市场主体需求与风险防控实际

云南:“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

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加快推进,“两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持续拓展,外联内畅的综合运输大通道正在加快形成。

从6家到12家!巴西代表团访华推动金砖科创合作“多点开花”

巴西科技创新部科技创新生态司司长希拉·奥利韦拉·皮雷斯(Sheila OliveiraPires)一行29人调研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以下简称“金砖科创孵化园”),并参加中巴项目专场对接会。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达出席对接会并致辞。会后,双方就中巴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和成果转移转化进行深入交流。项目对接会成果丰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昆明举行

9月5日至9日,由新华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本届论坛以“聚南方力量 应世界变局”为主题,来自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约500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广泛交流。

厦门展团携科创成果亮相第七届中阿博览会 开拓“一带一路”新空间

8月28日-31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顺利召开。本届博览会以“创新、绿色、繁荣”为主题,聚焦中阿经贸务实合作,吸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的7600余位嘉宾、2200多家商协会和企业代表齐聚“塞上江南”,畅叙合作友谊,凝聚发展共识。作为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城市,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再度组建展团亮相中阿博览会。经前期征集与严格筛

中俄律师携手 哈尔滨跨境法律服务交流会为东北亚经贸注入法治新动能

23日,“中国・哈尔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涉外法律服务交流会”在哈尔滨举行。会议由哈尔滨市律师协会、滨海边疆区律师协会、滨海边疆区法学会主办,以“深化跨境法律服务协作,赋能东北亚经贸发展”为主题,汇聚了中俄两国法律界、商界、学界代表共200余人,通过学术研讨、成果发布、合作签约、服务推介等多元形式,为两地涉外法律服务交流搭建了务实平台,也为东北亚区域法治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哈尔滨市

医师节里显担当!中国援塞医疗队以爱架起中非“健康桥”

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依然坚守在西非大地。他们用仁心仁术诠释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在塞内加尔的阳光下,这份跨越山海的医者情怀正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为塞内加尔培养眼科精准诊疗力量2025年中国医师节前夕,中国援塞内加尔医疗队眼科副主任医师吴觉艺向迪亚姆尼亚久儿童医院眼科初级

云南:为澜湄合作添 “金” 彩

2025 年,澜湄合作机制迈入第十个年头。云南省作为参与澜湄合作的前沿省份,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与湄公河五国紧密携手,为 “金色平台” 增添精彩,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不断贡献 “云南力量”。建机制,夯实合作基础云南省与湄公河五国实现合作机制全覆盖。中国云南省与越南老街河江莱州奠边省省委书记年度会晤机制、云南— 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中国(云南)— 缅甸合作论坛、中国云南 — 泰国合作工作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