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城市百科】上海市长宁区-国家卫生城市

长宁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东连静安区,西与西南邻闵行区,东南接徐汇区,北与普陀区以吴淞江(苏州河)为界,总面积38.3平方公里。2020年,全年实现长宁区生产总值(GDP)1561.17 亿元 

长宁境内交通有新华路、江苏路、延安路、长宁路、虹桥路等主要道路,延安路高架、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和上海地铁2、3、4、10、15号线通过区境。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位于区域西部。

长宁拥有上海最集中的涉外高标准住宅商务办公综合区古北新区、老上海传统的高级住宅区新华路、虹桥花园别墅区、苏州河沿线中高档住宅区和普通新村住宅区。位于长宁的国家级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是上海最早最成熟的现代化商务区之一,外国领事馆、500强企业等聚集林立,为沪上外籍人士聚居之地。

长宁纪念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庆龄陵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等。文化体育设施有刘海粟美术馆等。 

长宁10个街道(镇)均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成功创建了一批市级、区级文明小区、文明单位,2011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区”称号。2017年,长宁区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中文名长宁区外文名Changning District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地理位置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面    积38.3 km²下辖地区9个街道、1个镇政府驻地长宁路599号电话区号021邮政区码200050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宋庆龄陵园、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动物园、上海国际展览中心等机    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车牌代码沪A-沪N地区生产总值1561.7 亿元(2020年)方    言吴语-上海话行政代码310105人    口693051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历史沿革

唐天宝十年(751年),境地属华亭县高昌乡。

两宋时期,境内先后出现村落和集市,东有法华,西有北新泾。元时归属上海县。

明时,法华兴隆成为集镇。清乾嘉年间,法华镇兴旺鼎盛,为上海县西部首要集镇。清末,法华镇人口渐减,建置为乡。境域东北部曹家渡开始崛起,西部新泾等地改属蒲淞镇。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区境划归上海特别市,东属法华区,西属蒲淞区。抗日战争期间属沪西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区境分属长宁区(1948年9月~1949年6月间曾改称法曹区)、新泾区。

1949年5月区境解放,区接管委员会设4个接管专员办事处,废除保甲制度。

1950年冬季,区人民政府设6个冬防办事处,1951年6月,冬防办事处改为区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1952年10月改称办事处。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5年7月,办事处调整为15个。至1959年12月,经几次调整后设12个办事处。

1960年4月,合并建立法华、江苏路、华阳路、武夷、周家桥、天山新村6个街道办事处。

1975年,建立遵义街道。

1982年,筹建仙霞新村街道。

1984年,北新泾镇划入长宁区。

1986年,建立程家桥街道和虹桥街道。

1992年,新泾乡划入长宁区。至1992年底,全区共有10个街道、1个镇、1个乡,下设219个居民委员会,9个村民委员会。

1994年5月,撤销天山新村街道、遵义路街道,建立天山路街道。 

1995年3月,撤销华阳路街道、武夷路街道,建立华阳路街道。 

1995年6月,撤销新泾乡,建立新泾镇。 

1996年,经区政府同意做出区划调整:

将西郊宾馆北面、威宁路南面的四方别墅和虹古村宗西村民小组的地域划归仙霞新村街道管理; 

将哈密路以西、新泾港以东,从哈密路1800弄新律花园南围墙向东延伸至张泾浜、再沿申茂公司住宅东围墙、上海警备区第二干休所东围墙、上海动物园公房东侧向南、沿57343部队东面围墙至剑河路到虹桥路地域,以及西郊宾馆、西郊花园别墅、名苑别墅、金虹别墅、温莎别墅地域划归程家桥街道管理; 

将程家桥街道西、北面与新泾镇的地界调整为虹桥机场、龙柏山庄; 

沿虹桥路、日航龙柏至上海动物园地域归程家桥街道管理; 

将其余5个村26个村民小组的地域划归新泾镇管理。 

1996年7月,撤销北新泾镇,建立北新泾街道。 

区划详情

2018年3月,上海市长宁区下辖9个街道、1个镇:华阳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江苏路街道、天山路街道、周家桥街道、虹桥街道、仙霞新村街道、程家桥街道、北新泾街道、新泾镇,区人民政府驻长宁路5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宁区位于东经121°26′01″~121°19′36″,北纬31°10′46″~北纬31°14′43″之间。区人民政府驻愚园路1320号。东起长宁路,折江苏路、武定西路、万航渡路、镇宁路、华山路、兴国路,与静安区、徐汇区毗邻;西与闵行区接壤;南从虹桥国际机场南围墙,折沪杭铁路徐虹支线、沪杭铁路、淮海西路、淮海中路与闵行区、徐汇区相连;北达吴淞江,折万航渡后路,与嘉定区、普陀区为邻。 

© 2021 Baidu - GS(2021)6026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长地万方

长宁区

地貌

长宁区境地面平坦,海拔吴淞0点高程2.50~4.50米,西部略高,东部稍低。北新泾及虹桥机场附近为4.00~4.50米,向东至中山西路——沪杭铁路地区为3.50~4.00米,沪杭铁路以东至中山公园之间为3.00~3.50米,中山公园以东直至与普陀区、静安区相邻处为2.50~3.00米。近百年随着经济发展,兴建房屋,过量开发地下水,过路车辆增多,自1986~1990年,地面沉降累计2.04厘米,北新泾累计沉降1.93厘米。 

河流

长宁区境域内河网密布、港汊交错,属吴淞江水系。有大小河汊55条,集中于区境西部,长度在1.50公里以上者仅5条,最短的直挺浜仅120米。吴淞江为区境干流,一级支流有新泾港、许浦港、中渔浦,二级支流主要有周家浜、野奴泾、新渔浦等。 

气候

长宁区境内四季分明, 

气温

长宁区愚园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 

长宁区一般冬至至立春最冷,日最低气温在0℃以下,年平均40余天。光绪十八年(1893年),测得-12.10℃极端最低气温。7~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4℃。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酷暑天气,每年约10余天。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多达55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的一年。同年7月12日,测得40.2℃极端最高气温。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80年代对1959~1978年统计资料研究,长宁区境曹家渡一带,由于工厂多、人口密度大、车辆川流不息等多种原因,形成热异常中心,24小时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高1℃,辐射温度高5~10℃,为上海市区三大“热岛”之一。 

降水

长宁区境年平均降水量1143.50毫米。月平均降水量,12月最少,为38.90毫米,民国四年(1915年)12月全月无雨。6月最多,为176.10毫米,9月其次。清光绪元年五月(1875年6、7月间)491.90毫米,为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8月31日~9月1日,连降暴雨,9月1日中山西路一带降雨176.80毫米,为全市降雨最大地区。 

长宁区境冬季降雪时间短暂,而且降雪的年份不多,降雪年份年平均降雪5.7天,集中在1~2月。初雪最早出现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十六日(1895年11月2日),最晚为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12日。终雪最早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6日,最晚为1980年4月24日。 

人口

长宁区

宋、元、明代,长宁区境内系农村风貌,零星村落,人口散居。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人口日趋集居法华寺周围,逐渐形成法华集镇。清乾嘉年间(1736~1820年),法华镇人口集聚,商市繁荣,为上海县城西部集镇之首。

清咸丰三年(1853年)后,上海小刀会与法华镇民团发生战斗。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军、民团激战,法华地区百姓为避战火迁徙,人口锐减。宣统二年(1910年),法华建置为乡,人口18452人。

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吴淞江南岸,曹家渡、周家桥一带,中外人士先后创办缫丝、纺织、化工、面粉等一批近代工业,人口日增。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市内、外省居民,为避战祸部分迁至境内。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底,境内人口24511户122370人。1949年5月,法曹区(1948年9月~1949年6月间,长宁区改名为法曹区)共39保895甲,32203户183740人。

解放后,区境境域数次调整向西扩展,大片农村土地与人口划入。人口机械变动状况几经起伏,经政策调控,保持稳定状态。人口自然变动,历经倡导节制生育,计划生育,至1992年,人口生育呈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现代型模式,自然增长率-0.38%。医疗保健日益完善,全区人口素质不断提高。1982年起,长宁区进入老年型社会。

截至1992年年末,全区人口595724人,面积39.1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5232人/平方公里。

根据《上海市长宁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长宁区常住人口为69057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02239人相比,10年共减少了11668人,减少1.66%。平均每年减少1167人,年平均减少率为0.17%。全区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175385人,占总人口25.39%。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6265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2733人,增长7.82%。平均每年增加1273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6%。 

截至2017年年末,长宁区常住人口69.37万人,占上海市常住人口的2.87%。其中,户籍常住人口51.89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7.48万人,分别占全市户籍、外来常住人口的3.59%和1.80%。全区户籍人口58.07万人。其中,男性28.19万人、女性29.89万人。户籍人口出生4342人,出生率7.46‰;死亡5440人,死亡率9.35‰;自然增长率-1.89‰。户籍60岁及以上人口20.51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35.3%,比2016年提高2.0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4.24岁。其中,男性81.89岁,女性86.67岁。 

201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9.3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86%。其中,户籍常住人口51.40万人,占全市户籍常住人口的3.54%,外来常住人口17.96万人,占全市外来常住人口的1.84%。全区户籍人口57.59万人。其中,男性 27.77 万人、女性 29.82 万人。户籍人口出生 3534 人,出生率 6.12‰;死亡 5475 人,死亡率 9.48‰;自然增长率-3.36‰。户籍 60 岁及以上人口 21.88 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 38.0%,比上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85.3223岁。其中,男性 83.08 岁,女性 87.59 岁。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宁区常住人口693051人 

经济

综合

2017年,长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17.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7.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7.60亿元,下降2.2%;第三产业增加值1229.92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93.4%。 

2019全年实现长宁区生产总值(GDP)1649.14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1%。其中,第二产业 增加值 42.65 亿元,下降 7.3%;第三产业增加值 1606.49 亿元,增长 6.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 产总值的 97.4%。

全年完成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67.69 亿元。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31.62 亿元。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62.86亿元。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36.6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 40.56 亿元,下降 37.1%。房地产开发投资 96.06 亿元,增长 61.0%。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 11.14 亿元,下降 17.6%。

全区国资系统合并报表范围内的监管企业完成营业收入 114.94 亿元,同比增长 11.63%,实现利润总额9.57 亿元,增长 8.9%,国资保值增值率 105.9%,净资产收益率 5.2%。

2019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企业 3479 户。其中,内资企业 3055 户;外商投资企业 424 户。新设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 2769 户。

2019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企业 33737 户(含分支机构7825 户),实有企业注册资本额 6467.15 亿元(详见表 2)。实有个体工商户 9358 户。

三大功能区全年实现税收 190.71 亿元,占全区税收的 55.2%。其中,虹桥国际贸易中心实现税收 83.89亿元,占全区税收的 24.3%;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实现税收 41.00 亿元,占全区税收的 11.9%;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实现税收 65.82 亿元,占全区税收的 19.0%。 

2020年,全年实现长宁区生产总值(GDP)1561.17 亿元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长宁区工业实现增加值47.90亿元,比2016年下降1.9%。实现工业总产值109.61亿元,下降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99亿元,下降0.2%。工业销售产值110.31亿元,增长5.8%。其中,规模8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08.69亿元,增长6.1%。工业产品销售率100.6%,提高5.7个百分点。全区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88.2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5%。 

建筑业

2017年,长宁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0.70亿元,比2016年下降2.6%。截至2017年年末,长宁区在地经营具有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31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7.87亿元,增长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22.80万平方米,增长10.5%;竣工面积464.38万平方米,下降11.0%。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4.21万元,下降6.7%。 

第三产业

商业

2017年,长宁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30.12亿元,比2016年增长8.3%。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7495.02亿元,增长15.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88亿元,增长7.3%。其中,无店铺零售额58.44亿元,增长46.5%。网上商店零售额57.60亿元,增长47.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2%,比2016年提高6.7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年末,长宁区已开业城市商业综合体9家,全年实现营业额89.10亿元,增长5.4%。 

吸收外资

2017年,长宁区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09个,引进合同外资9.86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32.3%。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8.08亿元,增长45.3%。 

外贸进出口

2017年,长宁区外贸进出口总额579.80亿元,比2016年下降14.7%。其中,进口339.93亿元,下降25.2%;出口239.87亿元,增长6.7%。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294.38亿元,增长20.6%;国有企业182.16亿元,下降47.7%;民营企业102.10亿元,增长42.8%。 

交通

长宁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处于沪宁发展轴和沪杭发展轴汇合的”Y”型支点,是上海连接长江三角洲的”桥头堡”。区域内已建成由高架、地铁、内外环线、市内交通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并有高速公路直通沪宁、沪杭,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汇聚之地。 

长宁区境内交通有新华路、江苏路、延安路、长宁路、虹桥路等主要道路,延安路高架、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通过区境。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通过区境。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位于区域西部,是中国的重要航空港之一。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年末,长宁区教育系统各单位共计105所。在校学生57368人;教职工7535人。其中,专任教师5309人。全区教育部门教职工6508人。其中,事业编制人数6148人,专任教师4738人。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98.17%,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92.62%,高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97.42%。 

文化事业

长宁图书馆是文化部认证的一级图书馆,也是全国文明单位,还是国内首个面向境外人士的阅览中心,国务院新闻办曾向长宁区图书馆授牌“中国之窗”。 

长宁少年儿童图书馆是上海唯一一家独立建制的区级少年儿童图书馆。2016年6月,搬迁至愚园路重新开馆,并于2017年建立了“长耳兔阅读俱乐部”。 

截至2018年8月,长宁区共有14家风格各异的实体书店,不但有上海书城、新华书集这类老字号综合性书城,还有缤谷广场百新书局、高岛屋百货“字里行间”等新型书店书吧,还有言几又、愚园路“好久不读”、幸福里“幸福集荟”、稻城书店等集艺术设计和文学艺术于一体的特色书店。 

长宁实体书店发展,已经从传统以书籍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为复合经营公共文化阅读空间的多元模式,而长宁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和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也为实体书店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019年,区有线电视中心自办节目 1 套 3 个栏目,每周播送 3.5 小时。《长宁时报》全年发行 54 期,每期发放31.09 万份。长宁门户网站全年总访问量 1.08 亿人次。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政府信息 9463 条,主动公开59097 条。2019 年“上海长宁”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1.6 万人,年末实有微信粉丝 10.27 万人。全年微信发布信息 3100 条,总阅读量超过 1000 万次,“上海长宁”APP 发布图文视频信息 5800 条,“上海长宁”新浪微博粉丝 13.04 万人,全年发布信息 6600 条。 

科学技术

2017年,长宁区完成技术合同309项,成交金额16.68亿元。认定市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市创新资金资助项目46项。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项,高新技术企业152家。专利申请3047件,专利授权136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59件,发明专利授权559件。截至2017年年末,长宁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7个、市级教育基地18个、区级教育基地2个;全国科普示范社区5个;市级社区创新屋3个;智慧高地体验应用中心4个;户外电子阅报栏85台。 

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医疗卫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截至2017年年末,长宁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1所。实有病床7437张。各级卫生技术人员914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561人,注册护士3295人,药师(士)347人,技师(士)1518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25人。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980.47万人次(区属医院占66.68%),区属医院病床使用率96.25%。婴儿死亡率(户籍)1.15‰,孕产妇死亡率0。 

体育事业

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长宁培养输送的49名运动员代表上海参加17个竞技体育大项的决赛阶段比赛,共获得6金、4银、4铜。全年运动员注册1307人,涉及28个运动项目,完成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后备人才41人。全年共举办30项青少年体育赛事,全区50余所中小学校6000余名学生参加。 

对口帮扶

2019全年落实市援滇项目资金 1.2 亿元、市援青项目资金 4943 万元。安排区级帮扶项目资金 1910 万元,用于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新疆克拉玛依市对口帮扶。为云南省红河州、青海省果洛州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培训项目 14个,培训 465 人次。选派 10 名优秀党政干部、8 名教育系统中层干部、6 名高年资医生赴对口地区开展挂职、支教、支医。帮助对口县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异地转移就业 5693 人。

全年发动各类社会主体赴对口县开展公益扶贫30 次,社会帮扶资金总额 1.18 亿元。开展产销对接,动员各类企业采购、销售对口县农产品、手工艺品2234.18 万元。 

土地利用

2019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且用地需求量较大,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给予奖励1000亩用地计划指标。 

法治建设

2020年7月31日,上海市长宁区(深化“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风景名胜

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2381号,紧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始建于1954年,原名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属于国家级大型动物园,占地面积74.3万平方米,饲养展出动物400余种,饲养展出动物的馆舍面积有47237平方米。是全国十佳动物园之一,中国第二大城市动物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于1984年1月,位于上海西区的宋园路21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占地约12公顷,由宋庆龄纪念设施、名人墓园和外籍人墓园以及少儿活动区四个部分组成。 

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曾是中央早期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宁区人民政府将这一重要革命遗址修复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8年10月正式向社会开放。坐落在愚园路1376弄34号(原亨昌里418号),位于中山公园对面。 

著名人物

乔一琦:字原魏,号伯圭,祖居法华镇高封桥。少年聪颖,体力超人,喜好驰马击剑,能开五石弓左右射箭,以武勇著称。16岁补博士弟子员,喜欢结交朋友,轻财尚义。练习书法,专攻怀素、二王笔法,后有集王羲之书《金刚经》、草书《千字文》石刻问世,书法属上品,董其昌称之”生龙活虎”。其诗作也甚佳,今存所著18首诗的草书帖和金刚经石刻两种,藏于上海博物馆。

顾圣婴:(1937~1967年)原名可徇,女,上海人,家住江苏路街道愚园路1088弄内。1955年9月,年仅18岁的顾圣婴在上海兰心剧场成功地举行了生平第一场独奏音乐会。1957年8月,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比赛,荣获金奖。1958年9月,参加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音乐比赛,获最高奖二等奖(无一等奖)。1964年,在比利时举行的伊丽莎白王太后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1967年1月31日,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年仅30岁。

朱嘉生:(1904~1987年),上海人。14岁就从事园林绿化工作,民国14年(1925年)被吸收为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正式工人。解放后,历任公园养护队队长、技工生产组长、助理技术员和中山公园副主任等职。1955年,他带领的队组被评为市先进集体,朱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956年朱被市园林系统评为七级花卉技工、市先进生产者。

秦瘦鸥:(1908~1993年),江苏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大学求学时期,撰写出版短篇小说《恩·仇·善·恶》,这是他文学生涯的第一步。此后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秋海棠》、《危城记》、《劫收日记》;散文集《晚霞集》、《海棠室闲话》、《戏迷自传》;文学评论集《小说纵横谈》;译作《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另有大量未成集的诗歌、杂文、新闻、评论。 

所获荣誉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2月1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授予“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1年4月29日,被教育部命名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 

2021年5月31日,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1年9月2日,入选全国首批3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长宁区入选特色基地(养老)。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欧班列(武汉)再添新线路 “湖北造”建材直抵罗马尼亚

今日,一批经中欧班列(武汉)运输的装修建材顺利抵达罗马尼亚阿拉德。据了解该批货物自国铁武汉局集团吴家山站始发,经阿拉山口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以匈牙利布达佩斯为枢纽节点,通过铁路分拨,直抵罗马尼亚阿拉德。

“十五五”时期以数字人民币构建东北亚数字贸易产业金融中心战略图景

——构建以宁波模式场景金融创新为核心的区域数字产业金融新生态。基于中俄能源人民币结算突破与区域金融安全视角,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人民币国际化步入以功能深化为标志的“质变”新阶段。与此同时,中美贸易与金融博弈日趋复杂,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构建一个安全、自主、高效的区域贸易结算体系已成为东北亚国家的共同战略需求。深刻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质变”的四大表现,特别是中俄能

绥芬河铁路口岸:前十个月中欧班列累计突破3954列

作为“东通道”核心枢纽,绥芬河铁路口岸通过滨绥铁路提质改造工程后,开行时速由每小时55公里提升至120公里,国境线区间通过能力加大,为班列高效运行提供了硬件支撑。同时,绥芬河铁路口岸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通道枢纽作用

数字人民币赋能东北亚跨境贸易:支付结算效率革新与区域金融新范式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区域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正迎来经贸合作的新机遇。中俄《联合声明》提出推动"大图们倡议"向独立国际组织转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然而,长期以来,东北亚跨境贸易面临结算效率低、成本高、依赖美元体系等痛点。数字人民币的崛起,通过其技术优势与制度创新,正成为破解区域结算困境、推动东北亚金融合作的关键力量。本文结合最新实践案例,深度分析数字

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尼日利亚电子通信技术研修班在漳州科技学院圆满结业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各国互联互通、携手发展的和平之路。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关键国家。10月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学院承办的2025年尼日利亚电子通信技术研修班在漳州科技学院举行结业典礼。来自尼日利亚的25名官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经过培训顺利结业。典礼现场,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徐凯,福建

中国-欧盟农业旗舰项目在厦启动 共绘中欧农业科技合作新蓝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欧盟农业旗舰项目启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市所”)承办,会议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对欧合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欧科技创新合作。科技主管部门、厦门市人民政府及项目牵头单位相关领导、项目咨询专家、中欧双

云南:边境线上的明珠“一寨两国” 缔造边境友好交流新典范

第二十届中缅胞波狂欢节来临之际,中缅两国新闻媒体记者走进位于云南省中缅边境上的独特村寨--“一寨两国”景区,这个村寨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民族习俗,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缅边境的“一寨两国”已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重要纽带,成为承载中缅两国友谊、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惠及两国边民的核心

云南:第二十届胞波节搭台,咖啡“中国芯”绽放国际魅力

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第二十届胞波节隆重举行之际,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咖啡育种成果成为节庆活动中一抹亮色。通过多年科技攻关与国际合作,该所成功选育的咖啡良种实现亩产提高至98%、投产年限由3年缩短至2年,种植海拔上限由1200米提升至1600米,为云咖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第二十届中缅胞波狂欢节在瑞丽隆重开幕

中缅两国国旗随风飘扬,瑞丽江畔欢声雷动,时隔五年再度举办的胞波狂欢节让中缅边境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 10月2日上午,第二十届中缅胞波狂欢节在云南省瑞丽市隆重开幕。

“一带一路”八国学员漳州考证:茶艺师认定助力中外茶文化交融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的29位学员在漳州科技学院参加茶艺师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她们分别来自南非、土耳其、巴基斯坦、尼泊尔、冈比亚、尼日利亚、拉脱维亚、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据了解,本次培训历时21天,由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高级技师及省科技特派员组成专家团队授课,以大师

巴哈马旅游管理研修班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顺利开班

旅游是跨越山海的文化相遇,是民心相同的深层对话,更是双边关系历久弥坚的活力之源。9月1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2025年巴哈马旅游管理研修班顺利开班。本次研修班有来自巴哈马的20名官员、技术专家和学者参与。漳州市商务局外经科科长吴岚薷、漳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向东、漳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科副科长王瑞莲、漳州科技学院校

云南携手东盟共拓丝路电商新机遇

以“AI赋能链东盟 丝路电商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东盟丝路(跨境)电商开放合作主题推介活动在南宁举行。云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朝伟在会上表示,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正在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并以辐射中心建设统揽对外开放工作。 李朝伟介绍,目前云南与东盟国家已搭建了9个多双边合作机制。东盟连续20年稳居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体现了双

“一证双线”助力绥芬河口岸运输效能再提升

绥芬河片区的《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新模式》成功入选,成为国内首个实行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的自贸试验区。也是黑龙江省自贸片区中唯一入选的案例。据介绍,“一证双线”新模式是针对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排队时间长、换装效率低、缺乏灵活性等痛点问题。绥芬河自贸片区立足市场主体需求与风险防控实际

云南:“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

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加快推进,“两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持续拓展,外联内畅的综合运输大通道正在加快形成。

从6家到12家!巴西代表团访华推动金砖科创合作“多点开花”

巴西科技创新部科技创新生态司司长希拉·奥利韦拉·皮雷斯(Sheila OliveiraPires)一行29人调研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以下简称“金砖科创孵化园”),并参加中巴项目专场对接会。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达出席对接会并致辞。会后,双方就中巴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和成果转移转化进行深入交流。项目对接会成果丰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昆明举行

9月5日至9日,由新华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本届论坛以“聚南方力量 应世界变局”为主题,来自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约500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广泛交流。

厦门展团携科创成果亮相第七届中阿博览会 开拓“一带一路”新空间

8月28日-31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顺利召开。本届博览会以“创新、绿色、繁荣”为主题,聚焦中阿经贸务实合作,吸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的7600余位嘉宾、2200多家商协会和企业代表齐聚“塞上江南”,畅叙合作友谊,凝聚发展共识。作为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城市,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再度组建展团亮相中阿博览会。经前期征集与严格筛

中俄律师携手 哈尔滨跨境法律服务交流会为东北亚经贸注入法治新动能

23日,“中国・哈尔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涉外法律服务交流会”在哈尔滨举行。会议由哈尔滨市律师协会、滨海边疆区律师协会、滨海边疆区法学会主办,以“深化跨境法律服务协作,赋能东北亚经贸发展”为主题,汇聚了中俄两国法律界、商界、学界代表共200余人,通过学术研讨、成果发布、合作签约、服务推介等多元形式,为两地涉外法律服务交流搭建了务实平台,也为东北亚区域法治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哈尔滨市

医师节里显担当!中国援塞医疗队以爱架起中非“健康桥”

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依然坚守在西非大地。他们用仁心仁术诠释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在塞内加尔的阳光下,这份跨越山海的医者情怀正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为塞内加尔培养眼科精准诊疗力量2025年中国医师节前夕,中国援塞内加尔医疗队眼科副主任医师吴觉艺向迪亚姆尼亚久儿童医院眼科初级

云南:为澜湄合作添 “金” 彩

2025 年,澜湄合作机制迈入第十个年头。云南省作为参与澜湄合作的前沿省份,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与湄公河五国紧密携手,为 “金色平台” 增添精彩,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不断贡献 “云南力量”。建机制,夯实合作基础云南省与湄公河五国实现合作机制全覆盖。中国云南省与越南老街河江莱州奠边省省委书记年度会晤机制、云南— 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中国(云南)— 缅甸合作论坛、中国云南 — 泰国合作工作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