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城市百科】上海市嘉定区

嘉定区,隶属于上海市,位于上海西北部,中心位置在东经121°26',北纬31°39'。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与闵行、长宁、青浦三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总面积463.55平方千米 

嘉定区全境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稍低。市、区级河道蕰藻浜、练祁河、娄塘河横卧东西,向东流经宝山区直通长江和黄浦江;盐铁塘、横沥、新槎浦(罗蕰河)纵贯南北,与吴淞江、浏河相连。全区水面率7.71%。河道总长1800余千米平均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12千米。 

2019年,嘉定区实现增加值2608.1亿元,可比增长1.1%。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7.0亿元,可比下降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7.6亿元,可比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1:60.1:39.8 

历史沿革

嘉定境内唐代时设有昆山县疁城乡,故嘉定又别称“疁城”或“疁”。嘉定区前身为嘉定县。

秦代属会稽郡娄县,隋唐时属苏州昆山县。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置嘉定县,以年号为名,县署设于练祁市(今嘉定镇)。

建县时,春申乡领6个都,临江乡领8个都,安亭乡领6个都,平乐乡领4个都,醋塘乡领3个都,共27个都。都领区(区分正副扇及中上下),区领图,图领圩。淳祐年间,春申乡易名守信,临江乡易名依仁,安亭乡易名服礼,平乐乡易名循义,醋塘乡易名乐智。

元代,元贞二年(1296年)设州。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复改为县。弘治十年(1497年)县西北境隶太仓州,尚领24个都668个图。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将领李成栋三次下令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死亡者至少达二万余人,史称“嘉定三屠”。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东境置宝山县。尚领15个都349个图。康熙十年(1671年),知县赵昕赈灾,四乡分设粥厂。嘉庆十一年(1806年),知县吴桓增设赈灾粥厂至31处。遂后,以厂代乡,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光绪末年(1908年),全县分1区33厂。宣统元年(1909年),为举办地方自治,厂改称乡,吴行厂改名吴巷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八一三”战争爆发。

1958年,嘉定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

1992年,撤县设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嘉定区下辖3个街道、7个镇,另设1个管委会、1个工业区。嘉定区人民政府驻新成路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中心位置在北纬31°23′,东经121°15分。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苏州河),与闵行、长宁、青浦三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总面积458.8平方千米。行政区域界线总长167.8461千米。 

地形地貌

嘉定区境内均为堆积地貌类型。据其成因和发育年龄等综合标志,分为三大单元五个地貌类型。

一、湖积平原

分布于区境西侧,为宽4千米的北西向条带,面积29.3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01%。以河湖相沉积为主,沉积物为褐灰色淤质泥粘土,有大量的陆相微体动物介形虫和淡水软体动物化石,并有丰富的植物碎屑。厚度3米左右,地势低平,海拔3.4—3.6米。

二、滨海平原

分为早滨海平原和晚滨海平原。面积394.4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0.84%。

1.早滨海平原分布于“冈身”地区,宽3.6千米,面积208.6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2.76%。除沙堤外,主要沉积物为褐黄色亚粘土或亚粘土夹粉砂,含有较多的海相微体动物。有孔虫、海陆过渡相的介形虫、软体动物化石等。厚度2.5—5米,海拔3.6—4.1米。

西界与黄渡沙带一致,与距今6500年的海岸线相吻合;东界与石冈沙堤相一致,与距今4000年前的海岸线相吻合。其间还分布有外冈——方泰沙堤和青冈沙堤。沙堤均呈北西走向,埋深0.5米,断续分布,长约有10余千米,宽厚不等。

2.晚滨海平原主要由长江携带入海的泥沙经海潮作用沉积而成。分布于早滨海平原以东,北部宽约10千米,南部宽约5千米。面积185.8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8.08%。沉积物主要为褐黄色亚粘土,含有较多的海相孔虫和海陆过渡相的介形虫化石等。厚2.5—5米。海拔”3.8—4.2米。

三、冲积平原

分为浏河冲积平原和吴淞江冲积平原。面积64.1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3.15%。

浏河冲积平原分

布于嘉定北部的浏河南岸一线,呈宽1.4千米的北东向条带。沉积物主要为褐黄色亚砂夹粉细砂。海拔3.3—3.8米。

吴淞江冲积平原

分布于嘉定南部的吴淞江北岸一线,呈宽2千米的近东西向条带。沉积物主要为褐黄色亚砂土夹粉细砂。海拔3.5—4.2米。 

气候条件

嘉定区地处北亚热带北缘,为东南季风盛行地区,雨热同季,降水丰沛,气候暖湿,光温适中,日照充足。据嘉定县气象站1959—1987年气象资料记载,年均气温15.4℃;年均降雨量1077.6毫米,雨日130.2天;年均日照2114.8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14.5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无霜日数223天。 

水文概况

嘉定区属太湖区黄浦江水系。南境吴淞江和北境浏河为嘉定“冈身”内外成陆过程中天然冲刷而成的泄水河道,均承太湖之水系,东流经宝山县入黄浦江或长江。按河流流向,基本上分近东西,近南北方向。东西向的主干河蕰藻浜、练祁河、娄塘河,南北向的主干河盐铁河、横沥河、新槎浦,均联结吴淞江和浏河。

嘉定区为平原河网感潮区,河流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5千米,县境东北部,密度较高;南部自蕰藻浜以南,密度较稀。除吴淞江、浏河外,尚有人工河15条。其中6条主干河,总长138.43千米;9条干河,总长93.92千米,置于主干河之间。境内乡村主要河道有92条,总长370.62千米。乡村干河之外,尚有百多条乡村支河。干支河道相联,形成网络。主干河两端分别建有水闸,上拒下泄洪水,下御海潮入侵。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嘉定地表径流量,丰水年1.88亿立方米,枯水年0.46亿立方米。年内6—9月的地表径流量丰于他月。

嘉定地下水自上而下,可分为一个潜水含水层和五个深度不同的承压含水层。

潜水含水层广布嘉定各地,总量约1.36万立方米/年。埋深1—3米,厚度4—12米。潜水位埋深为0.5—1.5米。第一承压含水层仅在县城西部较为发育。顶部埋深20—40米,底部埋深27—50米,厚度4—15米。水量小、水质差(咸水),分布不稳定。水温在20℃左右。第二承压含水层含水总量982.2万立方米/年。顶板埋深55—75米,底板埋深95—115米,层厚25—50米。含水量丰富。水温19℃—20℃。第三承压含水层含水总量625.1万立方米/年。顶板埋深在110—125米,底板埋深130—150米,层厚6—35米。水温20℃—22℃。第四承压含水层含水总量1001.5万立方米/年。分上、下两个含水层:上层顶板埋深155—184米,底板埋深165—206米,层厚介于8—22米;下层顶板埋深219—233米,底板埋深227—247米,层厚8—14米。水温22℃—25℃。第五承压含水层含水总量526.3万立方米/年,其中淡水286.6万立方米/年,微咸水239.7万立方米/年。顶板埋深260—285米,底板埋深275—300米,层厚10—20米。水温24℃—27℃。 

矿产资源

天然气

娄塘-嘉定镇-马陆-南翔一带蕴藏一定数量的第四系天然气,能就地开采使用。

泥炭

方泰、娄塘地区有深层泥炭,属早全新统初期(距今1万年左右)形成的含有机质较低的炭质粘土和下更新统末期(距今1.2万年左右)形成的泥炭层,无多大经济价值。

细砂

东砂带:位于马陆境内,北起横桥北,西沿横沥西岸延伸,长2.2千米,宽100米,埋深一般在1.5米左右,最深2.75米,砂层厚度平均0.6米左右;中砂带:北起朱家桥北,向南经嘉西乡、马陆乡、封浜乡,长17.5千米,宽150米,埋深一般在1米左右,砂层厚度1.2米;西砂带:北起外冈西,南到方泰南,长7千米,宽20—80米不等,埋深0.5—2米之间,最厚的砂层有2.1米。砂中氧化硅含量高,可用于建筑和玻璃工业。 

人口

截至2018年末,嘉定区常住人口158.89万人,较2017年增加0.71万人,同比增长0.4%。其中,户籍常住人口68.71万人,较2017年增加0.43万人,同比增长0.6%;外来常住人口90.18万人,较2017年增加0.28万人,同比增长0.3%。全区户籍家庭户数24.4万户,户籍人口64.1万人,同比增长2.5%。其中女性31.9万人,同比增长2.4%。全年户籍出生人口4349人,粗出生率6.87‰,其中,女性出生人口2312人。户籍死亡人口5224人,死亡率8.25‰,其中,男性死亡率8.71‰,女性死亡率7.79‰,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9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嘉定区常住人口1834258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嘉定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62.7亿元,可比增长6.2%。其中,第二产业实现1609.5亿元,可比增长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4%,第三产业实现750.0亿元,可比增长1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6%。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趋于协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1:68.1:31.8。 

2019年,嘉定区实现增加值2608.1亿元,可比增长1.1%。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7.0亿元,可比下降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7.6亿元,可比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1:60.1:39.8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嘉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0.2亿元,同比下降6.3%。其中,完成民间投资156.0亿元,同比下降11.2%,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0%,比重较2017年同期下降2.3%。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9.5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65.7亿元,同比下降14.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0.7亿元,同比下降6.7%,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42.6亿元,同比下降11.7%,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分别完成投资27.7亿元和14.1亿元,同比增长78.2%和33.2%。 

财税收支

2018年,嘉定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015.5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与2017年持平。中央级和市级收入分别实现528.1亿元和217.5亿元,同比增长12.6%和5.4%。实现属地财政总收入850.3亿元,同比增长9.0%,增幅较2017年同期回落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9.9亿元,同比增长7.0%,增幅较2017年同期回落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1.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十一类”民生支出311.2亿元,同比增长4.6%,占全区财政支出的79.5%,比重长期维持在80%上下。

2018年,嘉定区实现税收总收入978.6亿元,同比增长10.2%,较2017年同期小幅回落0.6%。属地税收总收入813.4亿元,同比增长9.8%。属地税收中,第二产业实现收入322.1亿元,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实现收入491.2亿元,同比增长9.9%。 

人民生活

2018年,嘉定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545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2017年提高0.3%。 

第一产业

2018年,嘉定区实现农业增加值3.3亿元,可比增长0.7%。实现农业总产值9.1亿元,可比下降10.2%。其中种植业产值7.2亿元,畜牧业产值0.4亿元,渔业产值0.4亿元,林业产值0.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亿元。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构建乡村振兴“1+X”政策体系,出台《嘉定区保留保护村村民住房更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乡悦华亭”项目正式启动,基本完成全区6398户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完成4个街镇镇级产权制度改革,“村账镇记”“村资镇管”“村财镇理”全面实施,完成8家集体园区开发平台公司认定。 

2020年2月26日,上海市嘉定区马陆葡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二产业

工业

2018年,嘉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044.1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汽车产业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4405.9亿元,同比增长0.7%,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9%。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760.3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实现工业产值2122.0亿元,与2017年同期持平,占全区属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4%。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381.4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48.6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655.6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属地利润总额295.3亿元,同比下降2.3%。实现汽车产业利润总额544.0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汽车零部件利润183.7亿元,同比下降6.1%。截至2018年末,嘉定区亏损企业249家,亏损面21.4%。工业产品产销率100.5%,比2017年提高0.4%。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058.4亿元,可比增长8.0%,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7.5%,比重较2017年同期提高1.6%。119家四大新兴产业共实现产值450.9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高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占全区属地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2.0%,比重较2017年同期提高1.8%。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962.3亿元,同比增长2.9%,占属地工业产值52.2%。规模以上工业累计能耗121.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6%;实现单位产值能耗0.04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4%。用电总量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单位产值电耗0.012万千瓦时/万元,同比下降2.0%。用水总量3236.7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9%;单位产值水耗1.144立方米/万元,同比下降4.5%。121家重点耗能企业能耗总量80.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5%。全年淘汰劣势企业202家,节约标煤6.9万吨,腾出土地1443亩。 

建筑业

2018年,嘉定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7.5亿元,可比增长4.7%。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6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3.2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分别实现产值127.9亿元和23.7亿元,同比增长19.7%和21.1%。全区建筑业企业工程施工个数2665个,同比增长63.9%。其中,本年新开工个数1642个,同比增长57.9%。工程竣工个数1661个,同比增长76.3%。 

第三产业

国内经济

2018年,嘉定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410.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属地商品销售总额3383.8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汽车产业销售3952.0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的61.6%,比重较2017年同期提高3.1%。实现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销售额1489.5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6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电子商务实现零售额753.7亿元,同比增长24.1%,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0%,占全区零售总额的62.6%,比重较2017年同期提高4.6%。已开业经营的14个商业综合体和2条商业街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8.1%,占全区零售总额的5.7%,比重较2017年同期提高0.5%。 

对外贸易

2018年,嘉定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7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总额701.0亿元,同比增长6.9%;进口总额771.8亿元,同比增长6.2%。机电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为451.9亿元和451.3亿元,同比均增长6.0%。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额490.6亿元,占出口总额的70.0%;加工贸易207.3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9.6%;其他贸易3.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0.4%。按出口国别地区分,出口额位列首位的是北美洲,进口额位列首位的是欧盟。

2018年,嘉定区外商投资总额6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合同利用外资25.4亿美元,同比增长63.5%。其中,第二产业引进大项目10个,合同外资额1.1亿美元;第三产业引进大项目66个,合同外资额22.4亿美元。累计批准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00家,合同利用外资6.1亿美元,占总额的20.7%;累计批准增资项目110个,合同利用外资19.2亿美元。全区到位资金6.7亿美元,同比增长24.7%。 

邮电通信

2018年,嘉定区实现邮政业务总量3.3亿元,同比增长15.4%;出口函件583万件,进口函件2132万件;出口普通包裹8.9万件,进口普通包裹2.5万件;投送各种报刊杂志3343万份。实现电信业务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4.5%。电信CDMA移动用户新增18万户,同比增长41.7%。宽带用户达到36.4万户,较2017年同期增加3.4万户。IPTV用户规模达到23.8万户,较2017年同期增加3.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34.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9.7万户。家庭宽带覆盖用户总数达91.6万户,覆盖率达100%,实际在网用户总数达44.6万户,同比增长2.0%;全区范围内,“光纤到户”覆盖家庭用户总数达87.8万户,实际在网用户数达43.6万户,家庭光纤最高宽带速率可达1000Mbps;全区累计建成并开通4G移动通信宏基站物理站址1645处,累计建成4G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1245处,极大提升了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覆盖能力;全区在网手机用户总数达259.3万户,同比增长7.8%,其中4G手机用户数达221.2万户,同比增长34.4%。 

房地产业

2018年,嘉定区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96.8亿元,可比下降2.1%。全区房屋施工面积104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0%。房屋新开工面积16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1%。房屋竣工面积28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3%,较2017年同期收窄16.9%;实现销售额332.1亿元,同比下降18.3%,较2017年同期收窄18.7%。待售面积33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2%。全年动迁安置房、宅基地置换建设投资7.1亿元,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投资5.3亿元,同比下降12.5%。动迁安置房施工面积9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1%;房屋竣工面积5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7%。 

旅游业

2018年,嘉定区共接待游客1866万人次,同比下降0.7%;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14.6亿元,同比增长13.7%。全区星级宾馆6家,客房数1115间,出租率59%。旅行社68家,全年接待游客638万人次,同比增长0.4%。A级旅游景点7家,其中4A级景点5家,3A级景点2家,全年接待游客999万人,同比下降1.3%。 

金融业

截至2018年末,嘉定区统计范围内银行网点数162个,银行存款余额2885.9亿元,较年初增长5.5%,其中,单位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为1504.5亿元和1381.4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6%和10.1%;银行贷款余额1413.3亿元,较年初增长2.6%,其中,单位贷款816.7亿元,较年初减少1.7%。

2018年,嘉定区累计上市企业数达到16家;新增股权托管交易及新三板挂牌企业17家,累计达到299家。年末全区大数据产融合作服务平台成功对接31家银行或金融机构、汇聚89种金融产品,实现1098家企业注册登记、发布融资需求32亿元,并有73家企业成功授信,获贷款支持超5.8亿元,其中无抵押信用类贷款占比高达六成;小贷公司业务有序开展,13家小贷公司累计放贷559.5亿元;全区投资基金总量达到52支,总规模668.9亿元,累计投资项目808个。 

交通运输

交通

截至2018年末,嘉定区内通公交道路总长度666.5千米,有公交候车亭1336座,公交线路115条,本区82条,营运线路长度1275.3千米。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1亿元,可比增长9.4%。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测试场景突破200个,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增至11.1千米,上海首条燃料电池公交线路在嘉定上线。 

运输

2018年,嘉定区轨交11号线嘉定段进出站客运量9533.9万人次,同比增长4.3%;轨交13号线嘉定段客运量3841.8万人次,同比增长4.7%。公交企业共新增81辆公交车,报废更新44辆公交车,现有营运车辆815辆。区内公交线路客运量达7087.4万人次。全区现有投入营运区域性出租汽车617辆,客运量1006.6万人次。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8年,嘉定区新增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1家,全区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达207家次。组织推荐43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预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可超1000家。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申报91项,获市高转自主创新十强项目1个,百佳项目12个,2人获市高转项目先锋人物。149个项目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立项。申报2019年市科技计划人才项目22项。年末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单位增至94家。全区专利申请总量13710件,专利授权总量9127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586项,合同总成交金额38.9亿元。创新服务完成区行政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大厦科委部门综合窗口建设,实现了科技项目的“一口”咨询的目标,指导企业项目申报10198家次。年内,新入库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立项市“三化”众创空间引导培育项目3家,各级众创空间(含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52个,提供39.6万平方米孵化空间,有8684家创业企业入驻孵化空间创业。区级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39项,立项31项,其中与驻区科研院所合作项目立项17项。

2018年,嘉定区研究出台《嘉定区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2018年度嘉定区技术改造项目申报指南》,有效引导存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其中31个项目成功申报2018年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共获市级扶持资金3.1亿元,申报企业数及立项率跃居全市首位;12个项目成功申报区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获区级扶持资金1098万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嘉定区拥有学前教育机构88所、小学42所、中学44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7994人,小学在校学生48749人,初中在校学生24385人,高中在校学生7119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4079人,特殊教育、专门学校在校生177人。其中民办随迁子女小学9所,在校学生5174人。全区高中阶段录取率达99.57%;初中和小学入学率均为100%;3~6岁幼儿入园率为99.9%。春秋两季普通高校录取总人数1960人,全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总量达到143万人次。年内新开办上海大学附属南翔高级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嘉定区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嘉定区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4所公办学校。2018年中考合格率达到96.1%,其中中考600分以上101人,比2017年提高41.6%;高考自招上线率达到27%;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本科及以上上线人数共1462人,上线率为90.1%,较上年提高0.7%。交大附中嘉定分校本科上线率100%,嘉定一中、嘉定二中本科上线率均达到98%以上。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末,嘉定区共有区级图书馆2个,镇(街道)级图书馆12个,村(居委)图书室252个,24小时街区智慧图书馆5个,“百姓书社”100家,“农家书屋”110家、外来务工人员公共电子阅览室6家,“周末书房”1家,新建延伸服务点“我嘉书房”24家。全区藏书301.6万册,其中区图书馆藏书168.9万册,新购图书14.4万册,新办读者证0.9万张,读者到馆数198.7万人次。建成小剧场15个,创新实验室15个,图书馆17个,安全教育共享中心18个。以全国东部第一的高分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通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中期评估。挂牌成为全国第4家“中国曲艺名城”;完成全区252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达标验收。开展嘉图讲座65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4万场,参与市民超278.4万人次。制作嘉定800周年宣传片,6集系列专题片《嘉定八百年》在上视播出;全区现有影院23家,影厅156个,座位数22198个,放映电影30.6余万场,观众人数528万余人,实现票房收入1.9亿元;上海保利大剧院共完成演出388场,实际上座率67%。全年电视新闻共播发新闻稿件3078条,其中央视录用7条,上视录用1171条,上视通联用稿综合排名位列郊区台第1名。广播新闻共播发新闻稿件5730条,被上海电台990早新闻采用59条。3月15日起,嘉定区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正式与“嘉定发布”“嘉定报社”微信号合并,成立全新区级新媒体“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全年共向“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345篇。 

体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嘉定区拥有各类体育场地2559片,总面积642.6万平方米,全年体育彩票收入20898.2万元。公共体育设施年开放率保持100%,符合开放条件的55所中小学全部向社区开放。全民健身综合平台服务市民,全年发放全民健身卡1.3万余张,现场刷卡使用近190万人次。2012—2017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连续六年位居全市前列。新增体育场地24.6万平方米,举办、承办各级各类赛事1422项,参与市民达到19.2万人次。建成小室内体育馆2个,室内游泳池项目1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18年末,嘉定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7个,其中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9个,病床4023张。区内卫生技术人员881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493人,注册护士3893人。全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分中心2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84家,市级标准化村卫生室38家。全年完成诊疗1176.6万人次,出院13.6万人次,区级医院住院病人施行手术8.4万人次。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427.4万人次,同比上升0.7%,门诊人次占全区总门诊量达42.3%。新增仁济、东方肝胆区域医联体,中心医院二期、江桥医院等项目推进,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区评审和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审。共建立家庭医生团队277个,覆盖辖区所有村居,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超过60%。通过“1+1+1”转诊市三级医院病人101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签约居民共上转5022人次。签约居民组合内就诊率达75.4%,社区就诊率52.6%。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7425人次,居家护理服务老人3292名,共开展居家护理服务20.2万人次。 

劳动就业

2018年,嘉定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778人,控制在指标范围5200人以内;帮助引领创业650人,其中帮助引领35岁及以下青年大学生创业441人;帮助24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新增就业岗位27465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236人;建成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7家、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4家、创业见习基地39家、高校创业指导站4家;安置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共1459人,实现100%安置就业;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7303人次;发放市、区两级各类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基金)5.7亿元。获市创业型城区“创建先进城区”称号,成功举办区第十三届职业技能竞赛。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末,嘉定区共有社会福利企业74家,拥有各类养老机构25家,床位9500张,社区托老设施“长者照护之家”7家,床位271张,共收养老人5585人。实施各类救助22.4万人(户)次,救助金额21170.8万元。其中民政部门救助16.0万人(户)次,救助金额达12715.5万元;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9万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576.2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790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62.2万元;实施医疗救助1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591.7万元。2018年“蓝天下的至爱”共募集资金2475.0万元。实施被征地人员就业和参保补贴,全面落实农村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补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提供居家照护20余万人次。 

环境保护

2018年,嘉定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5天,优良率为78.1%,较上年上升3.9%。PM2.5年均值40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6微克/立方米;区域环境降尘量为4.2吨/平方千米·月,同比持平。制定印发了《嘉定区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嘉府发〔2018〕26号),本轮计划共计市区级项目116个,启动率为99.1%。行政处罚案件数166个,罚没金额累计3255.6万元,查封扣押4件、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10件,移交后公安机关立案9件。饮用水应急取水口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18个地表水市考断面达标14个,达标率77.8%。 

历史文化

综述

北宋宣和年间,嘉定境内即有岁寒吟社。

明嘉靖年间,归有光讲学安亭,从学者众。明万历天启年间,“嘉定四先生”——唐时升、娄坚、李流芳、程嘉燧的诗文书画受追捧。

明末清初,黄淳耀的“直言社”以及“疁城八子”、“嘉定六君子”等,均以诗文闻名。

至清乾隆、嘉庆年间,则有一代大儒钱大昕、王鸣盛。始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的嘉定竹刻,亦在清乾隆嘉庆年间进入盛期。王敬铭、张鹏翀、钱坫、程庭鹭等,均为清代著名书画家。

民国元年至二十六年(1912年—1937年),嘉定先后建立各类文化社团20余个,并有从事群众文化的专业机构——县民众教育馆和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嘉定支会(筹)。“一·二八”事变后,各种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文艺宣传遍及城乡。

解放后,嘉定戏剧、电影、图书、文博、广播、档案事业以及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方言

嘉定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文化遗产

截至2012年,嘉定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余类种。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欧班列(武汉)再添新线路 “湖北造”建材直抵罗马尼亚

今日,一批经中欧班列(武汉)运输的装修建材顺利抵达罗马尼亚阿拉德。据了解该批货物自国铁武汉局集团吴家山站始发,经阿拉山口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以匈牙利布达佩斯为枢纽节点,通过铁路分拨,直抵罗马尼亚阿拉德。

“十五五”时期以数字人民币构建东北亚数字贸易产业金融中心战略图景

——构建以宁波模式场景金融创新为核心的区域数字产业金融新生态。基于中俄能源人民币结算突破与区域金融安全视角,在“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人民币国际化步入以功能深化为标志的“质变”新阶段。与此同时,中美贸易与金融博弈日趋复杂,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构建一个安全、自主、高效的区域贸易结算体系已成为东北亚国家的共同战略需求。深刻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质变”的四大表现,特别是中俄能

绥芬河铁路口岸:前十个月中欧班列累计突破3954列

作为“东通道”核心枢纽,绥芬河铁路口岸通过滨绥铁路提质改造工程后,开行时速由每小时55公里提升至120公里,国境线区间通过能力加大,为班列高效运行提供了硬件支撑。同时,绥芬河铁路口岸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通道枢纽作用

数字人民币赋能东北亚跨境贸易:支付结算效率革新与区域金融新范式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区域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正迎来经贸合作的新机遇。中俄《联合声明》提出推动"大图们倡议"向独立国际组织转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能。然而,长期以来,东北亚跨境贸易面临结算效率低、成本高、依赖美元体系等痛点。数字人民币的崛起,通过其技术优势与制度创新,正成为破解区域结算困境、推动东北亚金融合作的关键力量。本文结合最新实践案例,深度分析数字

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尼日利亚电子通信技术研修班在漳州科技学院圆满结业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各国互联互通、携手发展的和平之路。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关键国家。10月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学院承办的2025年尼日利亚电子通信技术研修班在漳州科技学院举行结业典礼。来自尼日利亚的25名官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经过培训顺利结业。典礼现场,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徐凯,福建

中国-欧盟农业旗舰项目在厦启动 共绘中欧农业科技合作新蓝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欧盟农业旗舰项目启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市所”)承办,会议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对欧合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欧科技创新合作。科技主管部门、厦门市人民政府及项目牵头单位相关领导、项目咨询专家、中欧双

云南:边境线上的明珠“一寨两国” 缔造边境友好交流新典范

第二十届中缅胞波狂欢节来临之际,中缅两国新闻媒体记者走进位于云南省中缅边境上的独特村寨--“一寨两国”景区,这个村寨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民族习俗,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缅边境的“一寨两国”已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重要纽带,成为承载中缅两国友谊、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惠及两国边民的核心

云南:第二十届胞波节搭台,咖啡“中国芯”绽放国际魅力

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第二十届胞波节隆重举行之际,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咖啡育种成果成为节庆活动中一抹亮色。通过多年科技攻关与国际合作,该所成功选育的咖啡良种实现亩产提高至98%、投产年限由3年缩短至2年,种植海拔上限由1200米提升至1600米,为云咖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第二十届中缅胞波狂欢节在瑞丽隆重开幕

中缅两国国旗随风飘扬,瑞丽江畔欢声雷动,时隔五年再度举办的胞波狂欢节让中缅边境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 10月2日上午,第二十届中缅胞波狂欢节在云南省瑞丽市隆重开幕。

“一带一路”八国学员漳州考证:茶艺师认定助力中外茶文化交融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的29位学员在漳州科技学院参加茶艺师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她们分别来自南非、土耳其、巴基斯坦、尼泊尔、冈比亚、尼日利亚、拉脱维亚、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据了解,本次培训历时21天,由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高级技师及省科技特派员组成专家团队授课,以大师

巴哈马旅游管理研修班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顺利开班

旅游是跨越山海的文化相遇,是民心相同的深层对话,更是双边关系历久弥坚的活力之源。9月1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2025年巴哈马旅游管理研修班顺利开班。本次研修班有来自巴哈马的20名官员、技术专家和学者参与。漳州市商务局外经科科长吴岚薷、漳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向东、漳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科副科长王瑞莲、漳州科技学院校

云南携手东盟共拓丝路电商新机遇

以“AI赋能链东盟 丝路电商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东盟丝路(跨境)电商开放合作主题推介活动在南宁举行。云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朝伟在会上表示,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正在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并以辐射中心建设统揽对外开放工作。 李朝伟介绍,目前云南与东盟国家已搭建了9个多双边合作机制。东盟连续20年稳居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体现了双

“一证双线”助力绥芬河口岸运输效能再提升

绥芬河片区的《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新模式》成功入选,成为国内首个实行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的自贸试验区。也是黑龙江省自贸片区中唯一入选的案例。据介绍,“一证双线”新模式是针对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排队时间长、换装效率低、缺乏灵活性等痛点问题。绥芬河自贸片区立足市场主体需求与风险防控实际

云南:“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

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加快推进,“两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持续拓展,外联内畅的综合运输大通道正在加快形成。

从6家到12家!巴西代表团访华推动金砖科创合作“多点开花”

巴西科技创新部科技创新生态司司长希拉·奥利韦拉·皮雷斯(Sheila OliveiraPires)一行29人调研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以下简称“金砖科创孵化园”),并参加中巴项目专场对接会。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达出席对接会并致辞。会后,双方就中巴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和成果转移转化进行深入交流。项目对接会成果丰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昆明举行

9月5日至9日,由新华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本届论坛以“聚南方力量 应世界变局”为主题,来自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约500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广泛交流。

厦门展团携科创成果亮相第七届中阿博览会 开拓“一带一路”新空间

8月28日-31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顺利召开。本届博览会以“创新、绿色、繁荣”为主题,聚焦中阿经贸务实合作,吸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的7600余位嘉宾、2200多家商协会和企业代表齐聚“塞上江南”,畅叙合作友谊,凝聚发展共识。作为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城市,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再度组建展团亮相中阿博览会。经前期征集与严格筛

中俄律师携手 哈尔滨跨境法律服务交流会为东北亚经贸注入法治新动能

23日,“中国・哈尔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涉外法律服务交流会”在哈尔滨举行。会议由哈尔滨市律师协会、滨海边疆区律师协会、滨海边疆区法学会主办,以“深化跨境法律服务协作,赋能东北亚经贸发展”为主题,汇聚了中俄两国法律界、商界、学界代表共200余人,通过学术研讨、成果发布、合作签约、服务推介等多元形式,为两地涉外法律服务交流搭建了务实平台,也为东北亚区域法治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哈尔滨市

医师节里显担当!中国援塞医疗队以爱架起中非“健康桥”

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依然坚守在西非大地。他们用仁心仁术诠释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在塞内加尔的阳光下,这份跨越山海的医者情怀正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为塞内加尔培养眼科精准诊疗力量2025年中国医师节前夕,中国援塞内加尔医疗队眼科副主任医师吴觉艺向迪亚姆尼亚久儿童医院眼科初级

云南:为澜湄合作添 “金” 彩

2025 年,澜湄合作机制迈入第十个年头。云南省作为参与澜湄合作的前沿省份,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与湄公河五国紧密携手,为 “金色平台” 增添精彩,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不断贡献 “云南力量”。建机制,夯实合作基础云南省与湄公河五国实现合作机制全覆盖。中国云南省与越南老街河江莱州奠边省省委书记年度会晤机制、云南— 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中国(云南)— 缅甸合作论坛、中国云南 — 泰国合作工作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