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人生
延迟开学、暂不返校!多所国内高校发布最新通知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收紧,8月2日,教育部再次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确保师生安全防护指导到位,严格控制组织开展大型活动等。
“双减”政策下 学科教育类公司齐谋转型
“双减”政策发布后,豆神教育、好未来、学大教育、昂立教育等学科教育类上市公司纷纷开始转型。由学科教育转向非学科教育、职业教育,成为这些公司选择的方向。
付费自习室全国开花 “新鲜劲儿”过后何去何从
2019年被称作中国付费自习室的“元年”。这项在日韩两国拥有成熟市场的共享经济产物,虽然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曾一度低迷,但作为年轻人刚需市场,创业者仍在不断入局。
疫苗接种是当前学校卫生管理重要内容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要毫不放松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冯 契: 忆佩弦先生
读其文,想见其人,在中学里的时候,总以为朱先生是个翩翩佳公子,风华清靡,一如“荷塘月色”。后来进了清华,在迎新会上,有同学远远指给我看一个身材矮小,连走路的姿势都活像日本人的教授,说:“那就是朱自清先生!”
当教育陷入“内卷”,AI有办法解决吗
进入信息社会,学校教育体系依然还停留在工业社会,是造成教育“内卷”和教育焦虑的根本原因。教育体系应顺应数字革命的需求,进行一场新的变革。

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有偿补课等问题专项整治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21〕17号),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为期九个月的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以案说法|未成年人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日前,河北省馆陶县公安局官方微信发布一则警情通报:近日,在工作中发现有一疑似未成年人遭受欺凌短视频在微信群传播。初步了解,该事件发生于2021年7月14日下午。馆陶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目前已依法介入进行调查。

多家教育类上市公司回应“双减”政策影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政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意见》有关问题作了解读。
减作业负担,减培训负担 这次可是“动真格”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业”……
禁止“拍照搜题”,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据报道,于近日印发的“双减”意见明确,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为什么很多城市家长拼命在孩子身上投资”
中国已经宣布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一些长期关注儿童福祉的人士建议,下一步加大对儿童的投资力度,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教育部:确保课后服务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学校全覆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2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国内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7%
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已达到8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有效缓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暑期勿给孩子盲目报班:中消协揭校外培训焦虑营销等乱象
随着暑假的到来,有些家长正在筹划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补习班。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表示,面对“琳琅满目”的培训机构及价格不菲的培训费,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慎重选择。
“神兽”归来,不花钱的暑托班有市场吗?
现在各地中小学的暑假已经开始了,这就意味着对一个又一个小家庭来说,神兽归来了。漫长的暑假,谁来看管孩子一直是一个问题。

多地推出暑期托管班 能否化解双职工家庭暑期焦虑?
近日,北京宣布启动面向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的暑期托管服务,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承办学校,学生可就近自愿参加。
去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再那吾东·玉山1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说,2020年上半年全民居家抗疫减少了户外活动和放松眼睛的时间,对近视防控工作带来挑战。

“家长持证上岗”缘何引发争议 争论折射家庭教育焦虑
“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业。”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正在渐渐发生着“变化”,家长们可能也需要持证上岗了。
屡禁不止的“野鸡大学”为何总能找到“客户”
又到了高校招生录取季。每年一到此时,教育主管部门及媒体都会以多种方式公布国内“野鸡大学”名单及国外正规大学名单,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上当受骗,并对国内被曝光的“野鸡大学”进行严厉打击。
环时锐评:国家最近对互联网行业的一系列治理行动,不应被误读
相关互联网企业应从中看到国家加强市场监管的决心,需要主动告别互联网公司可以“野蛮生长”的思维,准备共同迎来一个互联网企业有序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