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近日,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人大为将代表履职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组织和动员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共计60余人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代表们深入各个村内开展调研察看道路硬化、垃圾分类等工作进度及建设情况,发挥主体作用,将人大代表锻造成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参与者。

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在行动
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缘地缘优势,多方收集信息,注重畅通上情下情。调研主要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视察中的情况形成视察报告,此次走访代表们共提出4条高质量的建议意见供镇党委政府在决策和实施中参考。
强化代表参与。单集镇人大建立组织发动、业务培训、督查指导、激励评优、管理监督等机制,扩大人大代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严格要求各级人大代表要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和意义,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实践者、监督者、推动者。为了实现富民兴村,代表们主动靠前,他们不仅活跃在田间地头、村庄农家,带领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他们还主动做起了垃圾分类宣传的带头人,引导村民主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强化舆论宣传。充分运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加强宣传报道,扩大和提升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为人大代表参与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在乡村振兴中发出人大代表的好声音,形成争做乡村振兴的宣传员、争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监督员、争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员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单集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通过选民接待日、召开选民座谈会、代表走访选民等形式,脚印千家万户,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倾听选民的呼声,积极反映选民的期盼,已帮助群众解决急事难题30余件。同时,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为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铿锵有力的力量。
强化活动实效。依据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工作创新的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大走访主题活动。在走访活动中不管是单集街改造还是公厕的建立等众多民生类问题,都是代表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最后再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将群众关切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强化结果运用。发挥人大代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模范引领作用,积极为本镇发展建言献策;认真总结创建经验,找差距、补短板,树立先进典型,打造品牌优势,广泛宣传报道,形成支持保障代表履职为民办实事的良好氛围,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在绿小途生产基地,代表们实地察看园区的建设规模、机床数量及园区景观。听取企业负责人相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企业运营模式、生产种类、产出效益等情况。通过发展新农村建设,吸引留住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增强发展后劲,带动村民致富,促进村集体增收。代表们穿行其间,看产业发展、看乡村治理,从中探寻助推乡村振兴、助力百姓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镇人大主席团动员全镇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同时,鼓励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真心扎根农村,真情服务农民。镇人大主席张智强调,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发出代表声音,讲好代表故事,凝聚助力乡村振兴的代表力量,切实担负起人民群众的重托,为单集镇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围绕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启动专项监督
人大主席团高度关注民生,通过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办法》;紧紧围绕广大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及主席团成员开展深入调研,在镇五届一次会议上确定了“307县道镇区东段环境改造提升项目”“出行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镇区亮化工程”等8件民生重点实事。

单集镇人大主席团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一对一”“全过程”监督,组建了3个专项监督小组,分别由镇人大主席团成员任组长,积极组织相关领域、选区的人大代表,深入各村及项目工地,通过察看、走访、座谈以及听取汇报等多种监督形式,全面了解民生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面对面交流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全力促进民生重点项目的落实。

目前,全镇8个民生实事项目中,镇区亮化工程已经完成镇区项目施工和维修工作,镇区路灯已投入使用,出行工程、房亭河支流治理及生态河道建设项目、307县道镇区东段环境提升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建设项目、“厕所革命”项目,美丽宜居村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也即将竣工验收,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改善。

人大代表进网格 沟通交流零距离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新形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促进人大代表履职和社会治理创新同频共振。
2021年,单集镇创新开展“人大代表进网格”履职活动,依托镇综治中心网格化治理平台,将全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混合编入69个网格,把履职触角延伸到社会末梢,有利推进了人大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

绘全“网格”地图,建立责任田。结合社会治理网格分布,按照就近、便捷、有利的原则,精心绘制“网格地图”,将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统一纳入网格区域,并在所属行政区划图上标注出网格划分、代表分配、代表层级等信息。人大代表有了自己的“责任田”,进一步拉近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距离,代表们在网格平台上充分履职尽责。同时面向辖区各村、企业、超市等发放,让代表“看图履职”、群众“看图找代表”,进而形成良性互动。
用好“家站点室”,完善主阵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家站点室”联系群众的核心作用,将代表阵地延伸到村组网格,形成“家站点室+网格”有机统一的机制。在每个网格设置“群众意见箱”,代表定期到驻点网格接待群众,联系网格员队伍,主动参与到网格各项活动中,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通过“人大代表进网格”活动的开展,人民群众与人大代表实现沟通交流零距离,人大代表“家站点室”真正成为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平台载体,既夯实履职阵地,又丰富了履职形式,更激发了履职热情。
列出“工作清单”,拉满“进度条”。区镇人大代表按照“分格管理、分格联系、分格反馈”的要求,迅速落实实施方案,争分夺秒,快干实干,不拖不等。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深入所在网格开展统一接待日、轮值接待、联系固定群众、主动走访、定期回访等活动,在网格中每半个月收集一次民意、每月进一次网格难题,每季度进行一次总结、每年开展一次政策宣讲,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传递员、群众矛盾的调解员,发挥桥梁纽带和协调服务作用,为社会治理工作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代表联系群众、履行权责延伸到村组一级的“神经末梢”,是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让人大代表的民意资源、监督资源、服务资源、渠道资源进一步放大到社会治理这一大局,为网格化管理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缪长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