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绥芬河镇充分挖掘在本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找准“移风易俗”“文化浸润”“环境改造”三个切入点,发挥乡风文明中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持续培育文明“细胞工程”,滋养全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增强乡风文明建设凝聚力。
绥芬河镇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倡导节俭之风,破除陈规陋习,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新风尚活动。制定并下发《绥芬河镇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绥芬河镇移风易俗工作专项督查考核奖惩办法》,抽调镇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宣传发动、综合治理、督导考核等工作小组。与各村签订《村干部践行移风易俗承诺书》,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对各村的年度考核重要内容。近年来,绥芬河镇采用多种宣传手段推动引导群众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倡导婚育新风和厚养薄葬理念。前进村、绥东村分别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监督委员会,同时,发挥镇包村干部的作用,指导所驻村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工作章程》《禁毒禁赌会工作章程》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规范村级广大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将移风易俗、婚葬改革写进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新风,自觉抵制低俗之风。

以“文化浸润”为切入点,增强乡风文明建设创造力。
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在全镇11个社区、2个村内改造活动场所,增设舞蹈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丰富各类文化娱乐设施。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先后成立了威风锣鼓队、“口岸之声合唱团”“彩带舞龙”表演队和红色话剧演出队等特色文艺队伍,在各大节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威风锣鼓庆盛世 彩带舞龙闹元宵”“喜庆二十大 文化进万家”“红色电影展播”“全民阅读大会”“社区健身活动”“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等各类文体活动60余场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推动“乡音”传“党音”,繁荣活跃基层文化生活。
以“环境改造”为切入点,增强乡风文明建设软实力。
近年来,绥芬河镇高度重视行政村环境改造,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绥东花卉基地不断升级。2021年,新建温室2栋,为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2022年,新建抵边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花卉基地周边完善道路、排水、路灯等基础设施,为农民生产作业提供了良好环境。同年,对花卉基地内部进行硬覆盖。2023年,通过市乡村振兴局,争取乡村振兴项目2个,扶持资金300万元,拟拆除绥东花卉基地原有旧棚3个,建设2个数字化智能温室及附属设施,并在绥东花卉基地周边建设光伏项目,两个项目预计年增收15万元。
供稿:绥芬河市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