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阿拉善右旗:“驼产业”振兴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微信截图_20231214132239.jpg?v=1703072557

(资料图,阿拉善盟委组织部提供)

中经联播讯(欧阳雪)阿拉善右旗是以畜牧业为主的边境旗县,骆驼存栏数量6.8万峰,占全国(41万峰)总数的17%,是我国双峰驼存栏最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阿拉善右旗立足旗情实际,汇聚各族干部群众力量,把驼产业振兴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总钥匙,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的经济收入,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阿右旗各族群众团结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31220111836.jpg?v=1703072557

2023年12月17-19日,全国经济广播“高质量发展看中国”采访团走进内蒙古阿拉善盟,感受这里立足实际振兴驼产业,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以产业发展“增”就业,引领民族团结进步

微信截图_20231214132414.jpg?v=1703072557

建立产业补贴机制。研究出台了骆驼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补贴、驼奶收购补助等一揽子骆驼产业发展扶持政策。2019—2022年旗级财政共支出驼奶补贴资金1905万元,全旗驼奶年产量由2018年的32吨增加至2022年的4000吨。整合涉农涉牧项目资金26891.64万元用于农牧民新建标准化养殖场(户)圈舍建设,扩大骆驼专业化养殖规模,让农牧民切实享受到发展驼产业所带来的红利。

完善产业基础设施。自2014年以来,阿拉善右旗已先后建成了以阿拉善双峰驼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骆驼科研院所、骆驼良种繁育基地以及驼奶疗养院。实现骆驼规模养殖基地30处、标准化驼圈203座。培育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盟级龙头企业、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近百余家,全旗标准化优质原奶生产必备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平均1峰奶驼每年挤奶纯收入可达到一万元以上。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选择投身骆驼产业。全旗现有养驼户800余户,共3000余名农牧民在“家门口”就业,占农牧区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农牧民从业热情和发展信心持续高涨,驼产业富民效益得到充分释放。

以产业发展“促”融合,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微信截图_20231214132432.jpg?v=1703072557

(资料图,阿拉善盟委组织部提供)

招商引资引进内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巴丹神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右旗神驼乳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研发生产骆驼产品4大类76个品种,营造优良竞争氛围,带动养驼户增收致富。

通过广推介,走市场,积极借鉴新疆哈萨克族群众的先进养驼经验,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入渠道,年均百余名哈萨克族群众到右旗驯驼、挤驼奶。通过“手把手”传授技术经验,帮助养驼户提高产奶量、走上了科学养殖发展的新路子;来务工的哈萨克族群众也在阿拉善右旗赚得了丰厚的报酬,人均工资可达6000-7000元/月以上,远超家乡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以互嵌共融为目标,加强人文关怀,将民族团结融入到基层治理、志愿服务。开展“草原文艺天天演”“百团千场下基层”等联谊活动,鼓励哈萨克族群众与当地居民交朋友。加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通过社区“民族之家”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利益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在朝夕相处中,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居共学共事的互嵌式发展格局。

以产业发展“助”旅游,深化民族团结进步

阿拉善人.jpg?v=1703072557

(资料图,阿拉善盟委组织部提供)

注重驼产业与文旅产业相结合,建成了自治区首家以骆驼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内蒙古骆驼文化博物馆,充分展示全旗驼产业优势和科研成果,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相继举办了阿拉善首届万峰骆驼文化节、国际双峰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骆驼大会、国际沙漠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骆驼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充分发挥“驼乡中的驼乡”“长调之乡”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等“金字招牌”作用,着力打造骆驼文化体验、科考探险、采风摄影等精品旅游项目,衍生出以23家星级牧家游、农家乐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2023年,阿拉善右旗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0.77亿元。骆驼产业链与影响力不断延伸,真正实现了民族特色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促进各族人民在旅游发展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以产业发展“提”收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

微信截图_20231214132154.jpg?v=1703072557

(资料图,阿拉善盟委组织部提供)

加快科研攻关,建成内蒙古戈壁骆驼良种繁育基地,完成全国首例高产奶骆驼胚胎移植实验,率先建立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内蒙古骆驼研究院,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科研和产品成果10项,其中2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为后续定向选育高产奶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利益联结的新机制,推动牧企之间由传统的买卖型关系向合作型、互利共生型关系转变,形成良好的“造血”循环体系。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农牧户”利益联结模式,通过签订定向鲜奶收购协议、鼓励农牧民投工投劳或以骆驼、草牧场参与入股,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分红受益,直接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无产业基础、无技术支撑、无收入来源的难题。嘎查集体、农牧民个人通过向驼产业企业、合作社流转草牧场,每年获利近100万元,全旗40个嘎查中,有近35个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获利于驼产业发展。2022年,全旗驼奶产量达4000吨以上,驼肉产量2350吨,驼绒生产150吨,年创造驼产业价值达3.28亿元。养驼户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占农牧民经营性收入的50%以上,年收入过百万元的养殖大户32户,占养驼户的29.36%。骆驼产业已经成为阿右旗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亮丽名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物质基础,激发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崔岳莺】

科技赋能秸秆变宝 邵东市举办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

邵东市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在简家陇镇简家陇居委会举办。演示会紧扣以“政策赋能·科技引领·秸秆变宝·绿色增效”主题,创新采用“政策解读+现场实操+线上直播”三维模式,集中亮相秸秆处理新技术、新装备。该活动由邵东市农业农村局主办,邵阳市景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邵阳市农业农村局资源保护与利用科及农机事务科相关专家现场指导,邵东2

聚合力 谱新篇 奋进“十五五”——弥勒市妇联联合女企业家协会开展11月学习月活动

2025年11月10日,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妇联与弥勒市女企业家协会以“聚合力 谱新篇 奋进十五五”为主题,在西三镇法依哨村共同开展11月学习月活动。活动聚焦“十五五”规划,邀请女企业家代表及各领域企业负责人等50余人,为女企业家们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巾帼创业热情。

【院坝协商】乡村道路保通难题怎破解? 新平县政协提出破题方案!

县政协委员、干部、群众、项目方围坐一圈,面对即将扩宽升级的“水者路”,为千家万户的出行问题献计出力。作为连接新平县水塘、者竜两地的重要交通干线,“水者路”的提升改造工程,本是惠民利民的好事,但漫长的施工期如何“保通”,成了横在群众心头最大的“堵点”。柑橘即将披上

醴陵市水利局开展专项培训 筑牢农村供水水质安全防线

推进“自检+巡检+抽检”三级水质检测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检测能力,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水质检测队伍,全面保障农村供水安全,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30日,醴陵市水利局组织全市18个千吨万人水厂的水质检测人员,分批次开展农村集中供水水质检测专项培训。本次培训在醴陵市泗汾自来水厂实验室有序实

邵东市界岭镇:小小“院落会” 构筑“大平安”

“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提高警惕!”近日,邵东市界岭镇各村(社区)的院落里格外热闹,一场场聚焦禁毒、反电诈、利剑护蕾、安全生产、医保收缴等主题的院落会陆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上周全镇累计开展院落会160余场,实现村组全覆盖,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志愿者用家常话解读政策、用身边事敲响警钟,让平安建设理念融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心里。精准部署强推进,

情暖重阳 爱满观背 - 攸县新市镇观背村重阳敬老活动纪实

重阳佳节至,攸水漾秋光。当登高赏菊的习俗遍及神州大地之际,位于攸县新市镇的观背村,举行了一场以“六个一”为主题的乡风文明建设暨“情暖重阳敬老睦邻”活动。“六个一”系列活动以“走访慰问一批困难老人”为起点,为重阳节注入了独特的乡土温情。清晨的攸河泛着粼粼波光,映照出村庄里忙碌的身影。村文化广场上,百张圆桌整齐排列;戏台前,锣鼓器乐静待

金秋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 攸县黄丰桥镇重阳节系列活动纪实

在金秋送爽的重阳佳节之际,株洲市攸县黄丰桥镇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组织各村(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感恩敬老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引导镇区百姓孝老敬亲,和谐向上。活力阁前,团结向上锣鼓声响,鞭炮齐鸣。文艺汇演活动尚未正式开始,阁前社区小学的操场上便已是人影攒动。两百多位银发长者从镇区的各个角

讷河市乐业村驻村工作队 主动作为显担当 护秋保收解民忧

深入村屯农户、田间地头,开展“情暖金秋,助农帮收”活动。修缮农田桥涵,保障道路通畅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对全村境内所有涉及秋收运输的道路桥涵进行现场踏查,对汛期水毁的三处田间桥涵出动铲车购机进行彻底整治修缮,达到运输通畅状态,确保农户秋收期

零补偿破题 众筹建点睛│龙海区仓头村“拆治建管”写就乡村共美文章

走进福建漳州龙海区海澄镇仓头村优墩社,沿着村道缓步前行,一座崭新的村庄小公园映入眼帘,路面平坦干净,小池塘里水波粼粼,几条锦鲤自在穿梭,长椅上三两村民闲话家常,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谁能想到,半年前这里还是临时搭建、生活垃圾堆积的“脏乱差”地带。“以前咱这儿,都是一些老房子和临时搭盖,垃圾乱堆。”村民陈龙凤回忆起整治前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无

甘南县欢喜村:村规民约“小支点” 撬动发展“大能量”

近年来,甘南县欢喜村实现了一场从“脏乱差”到“绿净美”、从“被动管”到“主动治”的深刻蜕变。环境整洁了,出行安全了,治理高效了,村民心气儿更顺了。这场蜕变的核心“引擎”,正是村民们共同商议、共同制定的23条村规民约。这份承载着全村共识的约定,以“硬性约束+柔性引导”为原则,让乡村治理从“干部管”转向“大家办”,成功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邵东市界岭镇:人大监督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加强人大监督职能,落实落细省委、省大人“三会三文”精神,推动基层政务服务部门履职尽责和提升服务水平,9月11日,邵东市界岭镇人大主席团召开对该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履职评议大会。界岭镇人大主席团负责人表示,此次评议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在依法行政、履行职责、服务民生等方面的工作情况。通过评议,加强对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

“兵支书”王宗华:军魂映乡土 法治润民心

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街上村,提起村书记王宗华,村民们总会想起他常穿的那件洗得发白的迷彩马甲。这位有着4年军龄的退役军人,自2018年担任村书记以来,始终带着部队的硬朗作风和赤诚初心,在村里的法治建设道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

长汀县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助力就业创业

长汀县残联理事长钟光裕表示,将持续关注残疾人需求,推出更多贴合实际的技能培训,助力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劳动技能,增强增收致富能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提升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界岭镇首届“奖优助学”会:以奖促学暖人心 情系桑梓育英才

优秀人才反哺桑梓,助学暖流浸润心田。8月25日,邵东市界岭镇举行第一届“奖优助学”表彰大会。对2025届高考考取浙江大学等985、211重点学府的8名优秀学子,以及考取本科及以上学校的11名励志学子予以奖助,共计发放奖优助学金8.5万元。此次大会是界岭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优秀人才联络会年初成立时规划的助力家乡发展项目之一,更是广大在外

屋场有宣传,水库有警示,水域有看守 - 邵东市斫曹乡织密防溺水安全防线

将防溺水工作作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民心工程”,织密责任网、筑牢宣传墙、绷紧巡查弦,全方位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实现溺亡事故“零发生”。全乡高位推动,充分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成立以党委书记挂帅、乡长牵头的防溺水工作组,将党组织的领导力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制定《斫曹乡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乡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三级责任体系,把责任层

邵东市砂石镇:凝聚政协力量 共绘生态治理与禁毒宣传新画卷

6月18日,邵东市政协住流光岭片区活动组在团山镇开展的“监督促保护,建言助发展”——“有事好商量”基层民主协商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圆满结束,住砂石镇政协委员活动组作为参与人员之一,在此次活动中收获颇丰,也为全镇的生态环境改善与禁毒宣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午9时,活动在团山镇准时拉开帷幕。首先进行的是禁毒宣传环节,市禁毒办副主任、市公安局四级高级警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