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王东琴 通讯员 曾海悦 杨晓鸿)近年来,云南省武定县田心乡深入贯彻落实以工代赈政策,坚持“赈”为根本、“工”为路径,通过精准谋划、严格监管和高效组织,推动以工代赈项目落地见效,实现稳就业、促增收、惠民生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坚守初心:以民为本谋项目
田心乡始终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通过“三步走”确保项目精准惠民。一是广纳民意定方向,组织村组干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实地踏勘20余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确定项目清单;二是突出“赈”的宗旨,优先采用人工施工和本地劳动力,项目劳务工资占比达37.15%,确保资金直达群众口袋;三是立足产业补短板,围绕“稻田养鱼”“稻田养虾”特色农业,实施库塘清淤、沟渠修复等水利工程,全乡库塘蓄水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6.7%,为产业升级筑牢基础。
强化担当:多措并举严监管
为确保项目质效双优,田心乡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安全方面,开展岗前培训41期覆盖896人次,建立“培训-检查-整改”闭环机制;质量方面,严控施工标准,聘请第三方机构全程监督,确保工程经得起检验;资金方面,设立农民工工资专户,通过现场督导、电话抽查保障278.62万元劳务报酬足额发放,惠及137名务工群众。

践行使命:技能赋能促振兴
创新劳务组织模式,实现“就业+技能”双提升。一是精准对接困难群体,易地搬迁户、脱贫人口占比达44.7%;二是推行“培训+上岗”机制,开展技能培训22期,帮助23名群众转型为技术工人;三是建立长效增收机制,务工群众人均增收2.04万元,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持续性致富”。
续写新篇:探索赈济新路径
目前,田心乡正探索“村民自建”模式,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覆盖面。下一步将聚焦农村道路硬化、小型水利工程等领域,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原则推广以工代赈,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持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从夯基垒台到提质增效,田心乡以工代赈实践生动诠释了“小项目撬动大民生”的治理智慧,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在滇中大地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