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界故事

克山县与东北农大、华源有机食品“县校企”合作签约

2月23日下午,克山县人民政府与东北农业大学、华源有机食品(黑龙江)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在哈尔滨市举行。华源有机食品(黑龙江)有限公司食品加工专用高附加值大豆新品种培育及其配套优质高产抗逆栽培技术开发项目成功落地。

中国经济恢复进行时,今年发展目标怎么定?

中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人民币,下同),电影票房逾78亿元,6.6亿件快递上演“年货春运”……春节消费“牛”劲十足,让中国经济稳定复苏的热度得以延续。

预付费类消费纠纷显著增加 亟须立法规制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82249件,解决749317件,投诉解决率76.2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6393万元。其中,部分领域涉疫类投诉大幅攀升,医疗器械投诉比2019年涨幅较大。

银联商务“无接触式”外卖推动校园餐饮数字化转型

国内知名综合支付和商户增值服务提供商银联商务,凭借多年来在金融科技领域积累的服务经验和技术优势,为山东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定制上线高校“无接触式”外卖方案,通过“手机下单、自助取餐”的安全就餐新模式,助推校园餐饮服务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春节餐饮消费迎来“开门红”

记者20日从商务部了解到,202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广大餐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优化丰富菜品、创新服务方式,餐饮消费迎来“开门红”。

化肥价格上涨?12部门:扎实做好春耕用肥保供稳价

2021年全国范围春耕即将启动。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发改委等12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春耕用肥保供稳价工作,发挥化肥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消毒餐具日供货量恢复疫情前水平

消毒餐具可谓是餐饮业的晴雨表。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济南的餐具消毒企业和餐饮业一样过得可谓是胆战心惊。但是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今年的春节他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章丘一家餐具消毒企业年后开工更是达到了日供货量十万套。

“慧眼”识“暴”,证认神秘天文现象起源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正为现代科学做出巨大贡献,这令人激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什里尼瓦斯·库尔卡尼18日通过视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全国网上年货节零售额超9000亿元

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2021年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1月20日至2月18日),全国网络零售额9057.6亿元;在线餐饮销售额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48.5%

央行政策利率体系逐步完善 倚重价格型工具

当前已不应过度关注央行操作数量,否则可能对货币政策取向产生误解,重点关注的应当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等政策利率指标,以及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

快递包装如何绿色转型

春节期间,置办年货,购置新衣,添置物品,让很多人要频繁收发快递。但是,在愉快收发快递的同时,一大堆的包装废弃物也常让人们头疼不已,快递包装应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春节本地消费现新潮 城市更有烟火气

多个平台发布春节消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不但年味儿不减,城市的烟火气还更浓了,各地涌动着丰富多彩的消费新潮,“宅酒店”、“宅家逛”等新的生活方式受到追捧,春节餐饮外卖也呈现了“异地投喂”等新的现象。

国家卫健委答复东北放开生育限制:可立足本地实际探索

国家卫健委在官网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表示,代表提出“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很有参考价值。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

银行保险机构应建立全流程声誉风险体系

为提高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水平,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有效防范化解声誉风险,银保监会昨日发布施行《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事前评估、风险监测、分级研判、应对处置、信息报告、考核问责、评估总结等七个环节,建立全流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

别样“年经济”折射中国市场活力

“就地过年”将过去跨区域消费转化成了本地消费,也促进形成了新的消费亮点。一些贯通城市乡村、涵盖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和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仅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春节假期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激发更多的消费潜力。

国内家电出口去年突破800亿美元 延续向好增势

2020年,中国家电行业稳步恢复,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万亿元,同比仅下降1.06%,全年累计出口额837亿美元,增长18%,出口额规模保持历史同期最佳水平,且增速为近10年来最高。

消费火了 大数据揭秘新“年味”

春节不打烊,就地迎新年。在“就地过年”的带动下,各大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保障春节供给。人们的出行半径缩小了,但“消费半径”却在拓宽。

地方财政收入迎来“开门红” 多省份给出全年增速预测

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去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略有下滑,但随着经济稳步恢复,今年1月地方财政收入迎来“开门红”。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部分省份的公开数据发现,今年1月,绝大多数省份地方财政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不少地方收入增速高达两位数,这反映了经济在稳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