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王金友 通讯员 任颖)近年来,保定市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以“协同发展排头兵”的姿态,引领医院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智慧医疗创新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成为保定地区医疗卫生领域的标杆,为区域儿童健康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9月11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步入第十一个年头的关键节点,本网记者对田剑进行专访,探寻其以协同之力筑牢儿童健康之基,推动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发展的不懈探索。

资源下沉:构建三级儿科网络,破解基层就医难题
针对京津冀儿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田剑提出“强基层、补短板”理念,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2017年,在保定市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成立覆盖134家医疗机构的“保定市儿科医疗联盟”,构建分级诊疗体系。通过“六个一”机制,实现危急重症患儿救治无缝衔接。同时,实施“基层医师能力提升工程”,联合河北医科大学开展培训,提升基层儿科诊疗水平。此外,医院在偏远地区部署“互联网+诊室”,计划引进AI儿科医生系统,进一步提升基层儿科诊疗能力。
智慧赋能:打造智慧儿童医院标杆,重塑就医体验
作为保定市首家通过互联互通四级甲等认证的医院,该院将智慧化建设作为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2018年上线的手机就诊APP,集成多项功能,注册用户超120万。在远程医疗领域,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建立多专科远程会诊系统,并成功实施全国首例AI儿科医生参与的罕见病多学科会诊。医院还推动建立罕见病管理办公室,与北京儿童医院、河北省罕见病中心建立病例直报机制,彰显了在罕见病诊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创新驱动:构建跨区域科研体系,引领学科跨越发展
在科研创新方面,该院主导建立市级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科研项目,并通过中国罕见病联盟血友病中心建设项目评审。2025年7月,医院与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公司签署科研成果转化协议,推动儿科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技术落地。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医院实施“双主任”制度,培养本土学科带头人,建成多个特色科室,获批多项国家级资质。


文化引领:创建儿童友好型医院,彰显人文关怀
医院率先在河北省开展舒适化诊疗服务,减轻患儿恐惧和痛苦。医院环境建设遵循相关标准,获评保定市首批儿童友好医院。同时,医院与国际机构建立合作,引进前沿技术,提升国际化水平和诊疗能力。

代表担当:建言资政推动政策落地,绘就协同发展新蓝图
作为保定市人大代表,田剑在2025年保定市两会上提交《关于深化京津冀儿科医疗协同发展的建议》,推动政策创新。提案获河北省卫健委积极回应,多项政策落地,为京津冀儿科协同发展绘就实践蓝图。2025年6月,新院区投入运营,形成“一院两区”格局,成为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儿童医疗中心。
田剑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将持续深化京津冀医疗协同创新,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医疗场景提供“保定样本”,书写儿童健康事业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