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绥芬河讯(记者李学坤 通讯员解敏慧)在黑龙江省首届"龙江最美社会工作者"评选活动中,绥芬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绥芬河镇新兴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李秀义,从全省百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膺殊荣。这位拥有19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多面手",用专业与情怀书写着新时代社会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扎根基层十九载 初心如磐践誓言
"站在党旗前宣誓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就刻进了生命。"面对荣誉,李秀义动容坦言。自2006年投身社会工作以来,他始终秉持专业理念,将个案工作、小组活动、社区服务与民生实事深度融合。2016年考取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后,更于次年发起成立绥芬河市首个"社工之家",搭建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创新服务矩阵 打造民生品牌
在协会平台上,李秀义带领团队构建起多层次服务体系:推动乡镇社工站建设,实施特殊困难人群帮扶计划,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开展"三社联动"特色活动。其创新推出的"心灵之光""点亮微心愿"等20余个服务项目,累计服务弱势群体超600人次,链接社会资源逾20万元,让专业服务直抵百姓需求。

志愿星火燎原 凝聚向善力量
从2019年组建新兴志愿服务队,到2023年创立"爱在社工坊"互助平台,李秀义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社会治理。这支200余人的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爱心助学等行动,其中为困境学生王宏庭争取到每月2000元长期资助的案例,成为社区精准帮扶的典范。

党建引领治理 创新服务机制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李秀义创新实施"五联五促"工作法,打造"爱心红帆"党建品牌。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创办积分超市等举措,推动社区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其倡导的"旗镇讲坛""套娃技能培训"等载体,更让党建服务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

口碑载誉背后的民生温度
在同事眼中,他是"拼命三郎":带头捐款捐物、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政协委员进站履职,架起党群"连心桥";在居民心里,他是"解困钥匙":自掏腰包接济孤寡老人,多方协调解决急难愁盼。这些点滴汇聚成新兴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和谐社区"等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的坚实基础。

赓续奋斗精神 擘画发展新篇
"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面对未来,李秀义表示将持续深耕本土化社工服务。绥芬河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晓表示,将以此次评选为契机,通过"理论+实践"双轨培养机制,激发社工人才创新活力,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绥芬河镇新兴社区党委副书记赵丹:“每年的“党员一日捐”活动,李秀义都是带头捐款,想办法筹集来的米面油、衣物、电器等物资及时发放到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手中。

绥芬河镇人大主任张健:“李秀义作为市级人大代表,他主动向镇人大主席团建议,将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设在新兴社区。并且主动联系市政协,建立了政协委员工作站。为发挥这些平台作用,他长期组织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活动,接待居民、解决问题、撰写议案,长期依托大讲堂、接待日、协商议事等载体,广泛开展联系群众、凝聚共识、反映民意、服务群众等履职活动,同心聚力推进基层社区治理,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受到市人大、市政协和广大居民的好评。”

绥芬河镇党委副书记王璐璐:“近年来,在创新社区治理工作中,李秀义同志带领社区“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强化“服务群众,党建先行”工作理念,实施了“资源联用、促进共享建设,党员联管、促进组织建设,教育联抓、促进思想建设,服务联做、促进民生建设,活动联办、促进载体建设”的五联五促工作法,打造了“爱心红帆”党建品牌。创新推出了“旗镇讲坛传诵边城”宣讲、帮办代办服务小分队、“四所、一厅、一中心”调解、网格益家积分超市、套娃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等特色服务项目,真正实现家家单位有任务、个个党员有责任、户户居民有收获、场场活动有成效,形成了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党建新路子。”



绥芬河市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晓:“今后,我们绥芬河市委社会工作部将以此次学习宣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建设,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通过举办系列培训班、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不断激发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进我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从社区书记到社工领军人,从志愿服务倡导者到基层治理创新者,李秀义用19年光阴诠释着"最美"内涵——以专业守护初心,用情怀温暖民生,让社工精神在边城热土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