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彭庆雪 通讯员孙礼强 赵青)带头调优养殖生态环境,免费传授高效水产养殖技术,为周边养殖户和村集体带来6000万元纯收入,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人大代表梁端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光荣职责。
调优养殖生态环境
“蟹大小,看水草”,“养塘蟹,好塘草”。梁端夫积极做实代表帮扶湖区群众水产养殖工作,着力帮助沿微山湖的套里、北村等9村200多养殖户掌握关键技术,拓新湖产养殖增收路径,将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给水产养殖户们,实施了保植1万多亩养殖塘的蒲草、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和菱角、水花生、浮萍等浮叶植物的养殖生态致富工程。蟹池深水区主植沉水、浮叶植物,浅水区主植挺水植物,保证了蟹池水草的适口、稳定和多样。水草具有鲜、嫩、脆、滑的特点,是蟹喜爱的饵料。蟹经常摄食,能促消化,少发病,对健康生长极其有利。水草密集处,可引螺丝、小鱼虾等众多饵料生物供河蟹摄食,也是蟹栖息、隐蔽、蜕壳的好场所。同时还能有效改良水质,改善河蟹品质。养殖塘生态环境和水质变好,螃蟹不光肉质鲜嫩,蟹黄饱满,且2两以上的蟹数也大大增加,促进养殖户增收。

推广高效水产养殖
梁端夫承包有200亩鱼塘,兼水产经纪人。本来,柳泉镇沿微山湖9个村普遍养殖螃蟹或龙虾,收益不够高。梁端夫就向镇农技中心提出了推行高效水产养殖的建议,农技中心也早有此设想,但苦于无此技术,梁端夫主动请缨,先后多次赴市水产局、连云港等地向有经验的教授和养殖专家学习中华绒螃蟹和南美洲对虾混养技术,先期试验100亩,试养期间聘请专家上门指导,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原来只养螃蟹或者龙虾,每亩纯收入只是1000多元,而中华绒螃蟹和南美洲对虾混养每亩对虾纯收入就在4000元以上,加上每亩螃蟹1000多元的收入,效益比原来翻了5倍。接着,梁端夫开始扩大养殖面积,并带动帮扶沿湖9个村水产养殖户进行中华绒螃蟹和南美洲对虾混养超过了12000亩,中华绒螃蟹、南美洲对虾除供应徐州周边地区外,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为养殖户和村集体带来纯收入6000多万元。这还不够,为帮助养殖户解决对虾苗运输的不便和减少投资成本,梁端夫又远赴外地学习南美洲对虾育苗技术,成功培育了每斤20000只以上的南美洲对虾幼苗200亩,解决了养殖户南美洲对虾的投苗所需。

致富不忘扶贫
在带动养殖户致富的同时,梁端夫没忘扶贫解困,他帮助本村两个“老大难”贫困户王士爱和梁端生每户承包了50亩鱼塘,对他们的养殖“起步资金”和技术给予了全程帮扶。现在,他们每户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彻底告别了过去的穷日子,走上了富裕路。他们开心,梁端夫舒心。

“选民选我当了代表,我绝不能愧对选民赋予我的这个闪光‘头衔’,我会继续为百姓代言,为群众引路,帮大家致富。下一步,我还要在建设美丽套里上多建言、多献策、多出力,实现套里全面乡村振兴,将是我作为人大代表不止的履职追求。”梁端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