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

兰州市政协“靶向”建言寒旱农业:科技赋能品牌突围 陇原粮仓换挡提速





中经联播7月2日兰州兰州讯(马兰 操东风 李有富 金喜)


一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凝聚着上百个日夜的田间足迹,正在为兰州寒旱农业注入全新动能。


夏日的榆中县马坡乡河湾村,海拔2500多米的高寒山地间,温室大棚整齐排列。甘肃省农科院专家蹲在当归地里,一手捏着病叶,一手指着根系,向围拢的村民讲解:“栽植前浸泡种苗,做好田间排水,就能有效防治水烂病。”


村民王成贵频频点头:“去年按专家说的做,我家20多亩当归发病率不到10%,每亩增产超三成!”


这一幕田间课堂,正是兰州市政协助推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2025年6月,一份由兰州市政协精心打磨的《关于推进我市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正式报送兰州市委,为这片土地上的特色农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田野调查,精准把脉寒旱农业瓶颈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视察时曾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这一重要指示为兰州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4年,兰州市政协组建了一支由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市直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调研组,开启了为期数月的深度调研。


调研组足迹遍布榆中县、永登县的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他们带着一系列关键问题:特色资源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分散产业怎样“串珠成链”?


随着调研深入,瓶颈问题浮出水面。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人才结构性短缺,科技成果转化难;产业融合度不足……


“在羊上村,村民围着我们问‘当归水烂病咋防治’;在河湾村,种植户曹生宝渴望学习百合种植新技术。”调研组一位成员回忆,“这些声音都写进了报告里。”


五维破局,政协智慧绘就发展蓝图


经过反复打磨,调研组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从五个维度为寒旱农业开出“药方”。


规划引领,构建“一带多园”格局。报告建议打破行政界限,以黄河为轴线打造沿黄生态农业产业带,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按区域特色建设高原夏菜、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专业园区。


科技赋能,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针对寒旱特质,重点突破抗旱耐寒品种选育技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动智慧农业应用,建立“遥感监测+精准灌溉”技术体系,形成“应用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在海拔2500多米的马坡乡,省政协组织的技术培训推进会上,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当归移栽机成了明星。这台“铁牛”实现开沟、栽苗、覆膜一次性完成,使当归种植效率提升四倍。


主体培育,打造产业“领头雁”。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同步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激发经营活力。


链条延伸,从田间走向舌尖。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力度,开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完善电商服务站点和冷链物流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


品牌建设,讲好“兰州味道”故事。整合现有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利用展会、电商、新媒体等渠道扩大影响力,“把农田里的‘绿叶子’,变成农民口袋里的‘钱票子’”。


多元合力,技术落地激活产业动能


2025年6月18日,甘肃省政协农业界、环境资源界委员齐聚省气象局。他们走进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分析寒旱农业的季节和地域特点,为特色农业发展寻求理论支持。


“我们将引领农业科技专家进乡村、进田间,把技术传授给农户。”参加活动的委员们表示,要通过委员工作室平台,解决农民急难愁盼的技术难题。


在田间课堂,专家们传授着“独门绝技”。榆中县农技推广中心展示了百合鳞片包埋繁育技术,大大提高了繁育效率和种球质量。“以前全凭经验种,现在有专家支招,心里更有底了。”种植户曹生宝在大棚里育着1.5亩百合苗,脸上满是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马忠明将带着甘肃寒旱农业的实践走向全国两会。2025年,他计划提交“关于设立甘肃国家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提案。


“甘肃是全国寒旱资源最富集、特征最明显的省份。”马忠明说,他要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把提案写在大地上”。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寒旱农业的兰州之路


兰州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是一条从实验室延伸到田间地头的创新之路。


在永登县,苦水玫瑰产业通过“玫瑰再造”计划转型升级,建立高端产业集群;兰州软儿梨、水梨、冬果梨等古老品种通过种质资源保护重焕生机;传统村落保护与再生利用,让乡村文化成为产业融合的纽带。


2025年4月,省政协在榆中县马坡乡举办的技术培训演示现场推进会上,23个行政村的200多名农民赶来听课。这场“及时雨”正值春耕关键期,为山区的冷凉型蔬菜、中药材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要通过系统培训,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高寒山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在兰州市政协调研组的报告中,一个清晰的愿景被勾勒出来:通过挖掘高寒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农业潜力,兰州将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


这份汇集多方智慧的调研报告,不仅是兰州市政协2024年专题协商调研的结晶,更是兰州寒旱特色农业发展的行动指南。随着建议逐步落地,这片曾被视为“农业劣势”的寒旱土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市政协的务实建言与省政协的技术下乡、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推动形成合力,为兰州特色农产品开辟出一条“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


在黄河两岸的广袤土地上,高效节水农业的滴灌管道纵横交错,高原夏菜产业园的蔬菜青翠欲滴,中药材基地的当归苗破土而出。兰州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正迎来属于自己的“加速跑”。

【责任编辑:李小飞】

孝行七城谱新篇 硒品夺魁硒博会——农垦享购第三届品牌文化节圆满落幕

跨越7城,历时13天的农垦享购第三届品牌文化节,自沈阳启幕,行经天津、江阴、武汉、开封、汉中,于新疆克拉玛依圆满落幕。本届文化节以“孝暖农垦 福泽享购”为主题,将中华孝道文化与大健康理念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内外瞩目的文化盛事。深受农垦享购会员喜爱的明星产品“遇唐安富硒百菌萃”荣膺第十届硒博会“最具市场影响力名优硒产品”称号。

“黑土优品”一线城市品牌行(无锡站)暨第十届五常新米惠民节成功举办

进一步提升“黑土优品”品牌影响力,推动黑龙江优质农产品深入长三角地区,助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11月8日至9日,由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黑土优品”一线城市品牌行(无锡站)暨第十届五常新米惠民节在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举行。黑龙江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周广宇和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傅涛出席启动仪式并见证签约。本次活动由黑龙江省供销

一颗油茶籽的“全链升级”

“千年攸韵,油茶飘湘”!以“科技赋能油茶,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湖南油茶节,将于明天在攸县拉开帷幕。10月22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日报和湖南广播电视台等10家央媒、省媒组成的联合采访团,专程实地探访株洲油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品味“东方橄榄油”的独特芬芳。株洲日报记者跟随联合采访团的脚步,穿梭山林、跋涉绿野,走进车间、采访农户,亲身见证和感受一颗小小的油茶籽,依

千年“梨变”——梨香晋州:从谏官药箧到亿级产业链

9月中旬,在河北省中南部冀中平原腹地,晋州鸭梨陆续开始上市;‌9月下旬‌,‌黄金期的晋州鸭梨口味、香气进入更佳状态;10月中旬,晋州鸭梨采摘结束。通过科技赋能,鸭梨可供应至次年7月,而在短短两个月之后,晋州鸭梨又进入了新一轮链条的流转……

北大荒泰来农场有机水稻开镰:科技“提质增效”,丰收又增收!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大地铺金叠翠,日前,在泰来农场有机水稻种植地块,收割机有序地在田间穿梭,金色稻浪在机械作业下翻涌,标志着农场今年有机水稻收获工作全面启动,打响全年农业生产“收官战”。泰来农场能持续产出优质的有机水稻,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年活动积温稳定在2920℃,147天无霜期以及显著的昼夜温差

查哈阳农场:秋整地工作高效推进筑牢明年丰产根基

金秋十月,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域内的查哈阳农场金星管理区的地块上,联合整地机轰鸣作业,按照农场秋整地标准稳步开展深翻工作。为确保秋整地工作扎实开展,农场将“早”字贯穿始终。秋收工作启动后,农场坚持“收获与整地无缝衔接”原则,充分发挥大马力农机装备优势,严格执行“收获一块、整地一块”的作业标准

单产4.88吨 克山农场马铃薯单产创新高

一举打破马铃薯单产历史记录,4.8万亩马铃薯丰产丰收成为定局。黑土生“金豆”,丰收堆满仓。作为垦区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今年克山农场全面提升马铃薯种植的标准化和科技化水平,实现良

依安县新屯乡:干菜加工链“晒”出致富经 农产品变身“黄金菜”

架子上、晒场上,一排排整齐铺开,里面晾晒着红彤彤的辣椒、一串串饱满的豆角。金黄的阳光下,土豆像一排排安静的士兵,整齐地趴在地上接受“检阅”。阳光炙热,它们的颜色从暗灰渐渐变成温暖的棕黄,空气里弥漫着粮食和干果的清香。几位村民戴着草帽,不时用木耙翻动晾晒的作物,让它们均匀受

黑土硒都育珍品:宝清红小豆的百年传承与健康价值

宝清县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富硒农业示范区。该县拥有富硒耕地580万亩,与其他富硒地区相比,具有硒含量稳定、土壤无污染、肥力充沛等显著优势,素有"种无不宜、种无不丰"的美誉。

克山县全富村:订单西瓜迎丰收 特色产业促振兴

连日来,克山县曙光乡全富村“冰淇淋西瓜”陆续成熟,连片的瓜田里,一颗颗圆滚滚的西瓜隐藏在藤蔓之间,村民们忙着采摘、搬运、分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在分拣包装区,村民们正忙着将刚摘下的西瓜称重、套网、装箱。这批“冰淇淋西瓜”是发往上海的订单,早上刚采摘完,下午就装车运走。据了解,全富村已与上海的超市、电商平台签订了购销协议,

长汀“共富林场”首批茯苓加工项目投产 撬动林下经济新突破

作为长汀县推进“共富林场”建设的重要成果,该厂的投产标志着当地茯苓产业在精深加工领域实现新突破。新投产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熟练地为新鲜采收的茯苓手工削皮去泥,再加工成茯苓丁、茯苓片等多种产品,整个流程井然有序。该厂的投用,不仅有效破解

龙江粮香入蜀地 南北协同谱新篇 - 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成都推介会圆满举行

五月的蓉城焕发蓬勃生机,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奏响北粮南销强音。5月21日,由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办,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巴彦县供销合作社联合协办,巴彦县农业农村局、哈尔滨商业大学、成都市青白江区工商业联合会、成都市女企业家商会、成都市青白江区女企业家商会、成都市哈尔滨商会、黑龙江领头羊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支持的"哈尔滨市定制农业推介会暨健康农牧业新品发布会",在成都青白江铁港锦

科技赋能 哈尔滨市农科院 “寒地小龙虾”亮相哈洽会

肇源县贵五谷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繁育养殖的“寒地小龙虾”成为关注焦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游客和媒体的目光。展会现场,一只只活力四射的小龙虾,在透明水缸中挥舞着钳子,青亮的外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拍照、赞叹不已。贵五谷健康食

云南咖啡的“狂飙”与突围:黄金产区的冰与火之歌​

北纬15°-25°的“咖啡黄金带”上,云南哀牢山与小粒种咖啡树的“光合极限挑战”已持续百年。这里诞生的瑰夏豆能品出荔枝蜜香,铁皮卡自带柑橘酸质,堪称顶级咖啡的胚床。然而,现实却是一地鸡毛。咖农老王蹲在地头嘬着牙花子算账:“每公斤生豆卖不到10块,不如种玉米!”全球期货市场的“无形大手”将云南豆均价压至越南的三分之一,全省60%的咖啡园仍在沿用祖传的“

棚室经济奏响增收曲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大五福玛村温室果蔬抢"鲜"上市

连栋温室整齐排列,水果黄瓜青翠欲滴,番茄如红宝石缀满藤蔓,西葫芦舒展着肥厚的叶片,农户正在进行吊蔓作业。"我们的黄瓜不用催熟剂,现摘现发,凌晨4点还在采收,6点就能摆上早市摊位。"正在打包的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到。目前日均供应市场3吨鲜蔬,通过"农超

云南:打好特产这张牌

全国每10枝鲜切花中,有7枝来自云南;咖啡香飘海内外,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蓝莓、牛油果等“洋水果”变身“土特产”助农增收……行走七彩云南,处处可见高原特色农业焕发的勃勃生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