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中国首列空铁列车下线 设计至研发仅4个月

9月10日消息称,悬挂在空中,长着熊猫脸,可像优美孤线运行,又如空中飞动的画面,一种可在城市或景区上空运行的轨道列车,9月10日,在中国中车旗下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正式下线。这是中国首列可以在空中运行的轨道列车,而研制该空中列车的中车浦镇公司前后只用了4个月时间,创造了研发史上的奇迹。

下线仪式在浦镇公司新厂区现代化厂房举行。中车浦镇公司党委书记赵大斌主持了下线仪式,中车浦镇公司总经理李定南致辞,业主代表作答谢讲话。

空铁列车,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车辆,作为一种轻型、中速、中运量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是一体化、多模式、立体公交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中国首列空铁采用新型大容量电池牵引,采用全焊铝合金框架结构加复合材蒙皮技术,实现了车体的轻量化,具有美观舒适和隔音隔热的特点。其核心转向架,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磨耗小的显著特点。列车采用橡胶轮承载,有噪音更低、爬坡能力更强的特点;采用自锁式悬吊机构,结构安全性高,动力学性能更优秀,保证了列车具有超强的曲线通过能力和全天候运行能力。集成了永磁水冷电机驱动系统,动力更强,更节能环保。国际首创的电池拖车转向架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多制式的受流方案选择。

该车的研发团队在欢呼该车的研发团队在欢呼

国际上只有两个国家拥有空铁列车技术,国内是完全空白,研发难度可想而知。今年5月,浦镇公司与业主达成合作协议,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组,专项研发团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集中优秀团队,优势企业所长,在项目团队的组织下,仅仅4个月时间,从设计到制造,从无到有,从概念到整车,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强大的核心力与凝聚力按期完成了任务,并顺利下线,创造了研发史上的奇迹。

在现代立体轨道交通体系中,空铁列车系统与常规公交、轨道交通等其它公交方式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是公共交通方式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当前国家发展绿色、环保、轻型、便捷公共交通模式的发展方向,也是区域性和中运量交通的选择之一,在满足人们安全、快捷、舒适出行的同时,更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科技化和品质化的特点。

据南报网消息称,“空铁列车,顾名思义就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车辆。”南京浦镇公司副总工程师楚永萍介绍,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个封闭的一米多高的箱子,里面藏着轨道、空铁转向架和电池包。箱子底部有个狭长的口,伸出两只悬臂,紧紧地将车厢抓住,相当于把车厢“拎着”在空中飞行。空铁运行动力来自电池包,充一次电可以连续跑四个小时,更换电池也相当便捷,一般只需要两分钟,可以利用停靠站的间隙迅速完成。

据介绍,这两列车厢可一次性容纳200多位乘客。与地铁和有轨电车相比,空铁造价相对较低,大约为地铁的四分之一,有轨电车的三分之一。但在爬坡和转向性能上却胜出一筹,适合山区、景区等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而且车厢封闭,不受雨雪天气影响,并可抵抗九级台风。

楚永萍说,在浦镇之前,国际上只有德国和日本掌握空铁列车技术,其中,德国的空铁设在莱茵河畔,可空中俯看莱茵河美景,而日本的空铁则承担起郊区与主城之间的交通补充。浦镇公司专门建立了研发团队,从设计到制造,从概念到整车,仅用四个月就填补了这项国内空白。

专家表示,空铁列车是当前国家发展绿色、环保、轻型、便捷公共交通模式的发展方向,也是区域性和中运量交通的选择何志毅,可作为三四线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尤其适合景区以及三四十公里距离的中短途旅游运载。在满足人们安全、快捷、舒适出行的同时,也可为城市增加一道现代、科技和个性化景观。

据悉,中国首列空铁下线之后,还将进行各项实地技术试验,预计到明年正式在国内亮相,有望率先在旅游景区试运营。

观察者网了解到,在2012年时,全国政协委员冯幸耘就曾表示,随着汽车业的迅猛发展、车辆急剧增长,车路矛盾凸显,交通拥挤、堵车成了常态。不要说大城市,就连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的“治堵难”都成了社会的热点议题。对此,经过调研后,她在今年(2012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采用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困难的建议》。从安全、环保、快捷、经济等方面细数“空轨”的优点。

据介绍,无论是在冰天雪地还是大雾、暴雨天,“空轨”都能正常运行,具有全天候性能。此外,“空轨”采用电力能源驱动,不发生任何气体排放,环保低碳零污染。列车在行驶中几乎不产生噪音,对居民生活干扰小。

此外,“空轨”以地铁造价的五分之一,将地下交通移至空中,占地少、无动迁、建设周期短,并随着城市发展可移动变线。

“空轨”设计

吊在半空中行驶时速50公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认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向下发展是地铁,向上发展‘空轨’也是一个新思路。后者应该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交通联络线,以及大型居住小区、机场、景点等微循环系统,使用‘空轨’可以说是一种新选择”。

空中轨道列车属于城市快捷公交,是悬挂式单轨交通运输系统。轨道位于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列车被吊在半空中行驶。

此外,它以电力牵引为动力,解决了废气污染;它比地铁造价低、比轻轨占地面积小,在建造和运营方面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空中轨道列车每节车厢定员75人,四节车厢可承运15000人次/小时。按照设计的最高限额,它可以完成30000人次/小时的交通任务。

在喧哗热闹的城市上空,在拥挤的公路上方,“空轨”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悄无声息地穿梭而过,安全、经济、快捷、舒适、无噪音、无污染,令人非常惬意。

“空轨”造价

建设成本每公里比地铁少近7亿元

参与“空轨”项目科研研究的北京交通大学岳兆宏教授表示,空中列车的悬挂式单轨交通模式,每公里造价前期为1.5亿,比建设地铁的造价能减少近7亿元。实施国产设备后,每公里成本可以降到5000万,低于高速公路建设。

除了价格上的优势,“空轨”系统建设速度比较快,几十公里的线路在3-5个月时间里就可以完成。

“这主要是因为该项目无需太多土木建设,只需直接实施打桩和吊装。”岳兆宏教授说。相比地铁、轻轨少则3年,多则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建设周期和挖地、架桥等施工影响,可谓“省时省力”。

“空轨”介绍

空中轨道列车自1901年乌波塔尔线建设开始,距今已有110年的历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在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悬挂式轨道交通列车也已经运营多年,而且成为近年新建轨道交通项目的重要形式之一。发达国家近年已不再建地铁,而由德国政府近年来资助研发的“空轨”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责任编辑:张慈】

鞍山市汤岗子“千年名汤 百年康养”中国石油辽宁鞍山销售分公司站开市

医院工作人员为职工及群众提供科普讲座、血压测量、医保政策解读及健康咨询服务,并结合每位人的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同时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所提出的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将健康与温暖送到职工心间。 据介绍,活动中,心肺康

AI健康进社区:澎城智能打造一刻钟健康生活圈 引领健康消费新模式

以"社区入口+场景式体验+全生态共建"的创新模式,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一刻钟健康生活圈"。在杭州万家花城社区活动现场,AI健康机器人成为居民健康管理的"智能助手"。通过中医健康检测、体质精准评估及个性化健康报告生成,居民无需奔波即可获得专业健康指导。配套的秋日中

康养度假 俄罗斯游客青睐辽宁鞍山汤岗子

独特的温泉理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既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收获了健康,又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汤岗子康复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温泉水出口温度达72℃,温泉水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再配合按摩、针灸、泥疗、电疗、蜡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风湿性

千年药脉融南国,一方药都启新程

6月9日至10日,湖南邵阳(廉桥)中医药产业“南国药都”展馆亮相长沙铜官窑古镇中医药文化街。展馆共设置了入口展示区、“南国药都”展示区、“健康邵阳”展示区、“中药出海”展示区及互动体验区五大区域。

云南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推进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近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全省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流行。

中国援塞医疗队实施"双百行动" 推动中塞医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自2024年4月赴塞以来,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百场急救健康科普”与“培训百名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两个项目,将中国医疗智慧与塞内加尔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民生福祉 金天国际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5月20日,金天国际集团在宿迁举办了一场以“激活男性本源,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发布会,此次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其通过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人口战略的实践成果。作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践行者,企业联合中科院等机构攻关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基于AI算法与传统草本智慧的创新方案,构建全球首个"草本功效数字云脑",为男性生殖健康提供非药物干预路径,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卫健部门专项研究。

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开幕

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糖尿病协会主办,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承办,并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参加。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段云波石家庄

云南出台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构建“四级三环”质量安全网​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云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首次系统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贯通临床、医技、管理三大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该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云南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五一”出游如何预防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支招

在外出旅行、户外活动、亲朋好友聚会时,要做好呼吸道、肠道以及虫媒传染病的预防。”4月29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在“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介绍相关情况(张春雷 摄)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

黑龙江: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

自1982年黑龙江省正式推行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1991年,黑龙江省实现无脊灰状态;自1998年起,再无白喉病例的报告记录;2003年至今,省内未出现本土感染

石家庄市三院创新"流动诊室"模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4月19日上午,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大型惠民义诊健康集市"在河北省博物院广场盛大启幕。作为此次活动核心参与单位之一,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市骨科医院)创新推出“流动诊室+特色体验”服务模式,派出近20名权威专家组成"超豪华"医疗团队,将"诊室"直接搬到街头,为市民打造沉浸式健康服务新体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