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南锣鼓巷将恢复胡同居住功能 年底前商家减至154家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获悉,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导则正式发布并执行。年底前南锣商家将从年初的235家减少至154家。未来南锣将重点恢复居住功能。

南锣鼓巷早在1990年就被正式列入全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但近年来,该地区商业兴起,人流剧增,传统的胡同居民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设施破损、业态形式良莠不齐、建筑风貌蚕食破坏成为主要问题。因此,为了传承保护好南锣鼓巷这张“金名片”,同时也为了下一步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相类似的风貌保护标准,东城区相关部门历时四个月,出台了具体的历史街区风貌保护导则。

东城区规划分局副局长孙庆贺介绍,以老北京四合院为背景的导则共30页,涵盖总则、管控要素、管控机制、管控措施、附则等五部分内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部分是“管控要素”,涉及19条,分别对街巷尺度,建筑格局、形式、体量、高度、材质、做法、墙面、屋顶、台基、门窗,门楼形式,装饰构件,院内绿化等20多项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并采取附图方式,对比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

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工委书记吕德成表示,导则对于规范南锣地区的整体业态,提升该地区居民的整体生活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介绍,为了真正让南锣百姓提升生活品质,除了10月份开始的南锣主街改造外,南锣的业态也将进行更加规范的治理。数据显示,今年年初,南锣鼓巷主街有235家商户,目前关闭无证无照商铺28家,下一步清理“一照多店”,预计由目前的92家合并为39家,转型10家低端小吃类业态,最终将南锣商家的总数减少至154家。

另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东城区还将制定全区的文物腾退计划,推进安乐禅林、丰城会馆等9处文物腾退,启动袁崇焕祠、中法大学旧址等9处文物修缮。

探访

大杂院修缮铺设污水净化系统

此次出台的导则,对于南锣鼓巷的升级改造有哪些指导意义?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跟随交道口街道工委副书记乔孟斋来到雨儿胡同15号,这里的居民已完成申请式搬迁,腾出的院落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

推开木质墙门,青灰色的步道旁是一棵石榴树,石榴树下砌着花池,花池上立着两块怪石。乔孟斋说,这里原是15平方米的违建,作为厨房、厕所和杂物间使用,院落设计和修缮则遵照导则完成。

根据导则要求,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鼓励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建筑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实现传统与特色、统一与时尚结合。具体到雨儿胡同15号院,太阳能板用来收集太阳光,屋里不用安装暖气片,而是换成地采暖。此外,小院地下还铺设了污水净化系统,家庭用的生活污水通过这个净化系统直接转换成中水。

同一条胡同的甲10号,目前正在按导则进行修缮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院内原有的60平方米违建已全部拆除,以降低院落建筑密度。今后,南锣鼓巷地区公房或私房改扩建时,都要遵照导则执行,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改善居住环境。(记者 张昆龙)


【责任编辑:孙晓曼】

鞍山市汤岗子“千年名汤 百年康养”中国石油辽宁鞍山销售分公司站开市

医院工作人员为职工及群众提供科普讲座、血压测量、医保政策解读及健康咨询服务,并结合每位人的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同时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所提出的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将健康与温暖送到职工心间。 据介绍,活动中,心肺康

AI健康进社区:澎城智能打造一刻钟健康生活圈 引领健康消费新模式

以"社区入口+场景式体验+全生态共建"的创新模式,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一刻钟健康生活圈"。在杭州万家花城社区活动现场,AI健康机器人成为居民健康管理的"智能助手"。通过中医健康检测、体质精准评估及个性化健康报告生成,居民无需奔波即可获得专业健康指导。配套的秋日中

康养度假 俄罗斯游客青睐辽宁鞍山汤岗子

独特的温泉理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既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收获了健康,又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汤岗子康复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温泉水出口温度达72℃,温泉水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再配合按摩、针灸、泥疗、电疗、蜡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风湿性

千年药脉融南国,一方药都启新程

6月9日至10日,湖南邵阳(廉桥)中医药产业“南国药都”展馆亮相长沙铜官窑古镇中医药文化街。展馆共设置了入口展示区、“南国药都”展示区、“健康邵阳”展示区、“中药出海”展示区及互动体验区五大区域。

云南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推进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近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全省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流行。

中国援塞医疗队实施"双百行动" 推动中塞医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自2024年4月赴塞以来,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百场急救健康科普”与“培训百名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两个项目,将中国医疗智慧与塞内加尔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民生福祉 金天国际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5月20日,金天国际集团在宿迁举办了一场以“激活男性本源,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发布会,此次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其通过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人口战略的实践成果。作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践行者,企业联合中科院等机构攻关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基于AI算法与传统草本智慧的创新方案,构建全球首个"草本功效数字云脑",为男性生殖健康提供非药物干预路径,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卫健部门专项研究。

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开幕

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糖尿病协会主办,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承办,并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参加。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段云波石家庄

云南出台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构建“四级三环”质量安全网​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云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首次系统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贯通临床、医技、管理三大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该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云南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五一”出游如何预防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支招

在外出旅行、户外活动、亲朋好友聚会时,要做好呼吸道、肠道以及虫媒传染病的预防。”4月29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在“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介绍相关情况(张春雷 摄)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

黑龙江: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

自1982年黑龙江省正式推行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1991年,黑龙江省实现无脊灰状态;自1998年起,再无白喉病例的报告记录;2003年至今,省内未出现本土感染

石家庄市三院创新"流动诊室"模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4月19日上午,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大型惠民义诊健康集市"在河北省博物院广场盛大启幕。作为此次活动核心参与单位之一,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市骨科医院)创新推出“流动诊室+特色体验”服务模式,派出近20名权威专家组成"超豪华"医疗团队,将"诊室"直接搬到街头,为市民打造沉浸式健康服务新体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