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2月11日牡丹江电(记者聂盛良)这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CCU护士杨竹新在支援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牡丹江市康安医院的工作间隙,写下的一点感受。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一个乐观、向上、坚强、勇敢的专业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也看到在疫情来临时广大医护人员护佑生命的无疆大爱。这段文字不长,我们也没有做太大的修改,尽量保留文字的原来面貌,题目也是编者后来加上去的;这不是出自文字高手的什么文章,而是一个护理工作者内心的独白,甚至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的“流水账”,但我们在平淡的叙述里仍可以感受到抗疫前线的紧张与艰苦——向所有默默付出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战地”日记
从1月31日晚接到牡丹江市卫健委要组建新冠肺炎支援队支持市康安医院的通知后,报名、写请战书、报到、培训、下科室到接触病人已经7天了,平日里的7天对于我来说是平淡的、一如既往地工作生活,但这7天却让我印象深刻。
之前看日益增长的确诊患者数据,我内心无比翻腾,虽然工作在临床一线,但是还是希望能到新冠肺炎的一线做些什么,很荣幸得到了医院各级领导的信任,参加了第一批医疗支援队。原定今年4月18日结婚的我,得到了未婚夫支持并决定了推迟婚期,出行前一晚爸爸看到了未婚夫发的朋友圈,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我和爸爸说明了情况,爸爸听后,只说了简短的一句话:“爸爸支持你,去吧,照顾好自己,平安回来!”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抚育我长大的爷爷奶奶,希望两位老人照顾好自己,等我平安归来,再尽孝道。
临行前,院里各级领导对我殷殷嘱托,满怀关心与期望。进病房的第二天下夜班,医院领导班子更是不畏艰险来看望,带来了许多生活用品,印象最深的是查光彦院长对我们说:“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虽然隔着几米的距离,顿时我觉得我身后站的是成百上千的牡心人,我无惧无畏并且无悔选择!

2月4日夜班,收到牡丹江市卫健委唐晔科长的电话,告知我担任第一批志愿队护理组的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各项工作。年轻的我真是倍感荣幸,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做出表率,在疫情一线发挥自己的作用。

2月5日白班,我第一次进隔离病房,真正接触隔离病人。进病房前,护士长仔细检查了我的身上所有的防护用具,确保万无一失。身体除了闷热外,本身近视的我,带上防护眼镜后,起了厚厚的雾气,三层口罩带、一副近视眼镜加上防护眼镜让我的耳朵承受了无比的痛。但真正进病房看到患者后,这些疼痛我感受不到了,收治的患者都非常配合治疗。虽然汗水湿透了衣服,脸上因戴长期防护口罩到处是压痕,几个小时下不去,看着他们渴求健康、充满希望的眼睛,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2月6日晚夜班,16:30进隔离病房,分发晚饭、打水、处置患者,一刻不停。防护眼镜上雾、带了两层手套,静脉输液对于护士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昨天在给一位长期输液74岁爷爷选取血管输液时,爷爷笑着说“姑娘,没事你扎吧,我血管不好,扎不上也不怪你,你看着和我孙女差不多大,都是孩子,这种时候愿意来帮助、护理我们,没啥怪你们的,放心扎!”面对这么善解人意的患者,一针见血是我最好的回报!细微感动我的小事,再进隔离病房的4小时,我经历了好多,给这个阿姨打水后她道的一声谢谢,给那个叔叔输液时他递来的滴架,一句“姑娘,你说话真温柔,声音真好听”.....这些小事时时感染着我,我必须把工作做的更好,才能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对得起他们说的“好人好报”。
愿你们早日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这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共同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