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黑龙江伊春3月3日电(记者仉庆华 通讯员纪晓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伊春市乌翠区在全力以赴防控疫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搭建网络平台,动员各界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开展便民服务,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将过去的“面对面”转化为“键对键”服务,变“你来”式被动服务为“我往”式上门服务,用非接触的安全服务方式和上门服务的便捷方式解决百姓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为民解忧的桥梁。

多角度入手服务群众所想。疫情期间,每两天每家可派一人出门采购,这给群众购买药品、粮油、蔬菜带来极大不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动员全区44家蔬菜、粮油、超市提供配送服务,送货到小区卡点,群众不出小区即可实现购物。9家药店24小时售药,并开展电话预约购药业务。小区物业、卡点代收快递,实现快递小哥和居民不见面快递服务。

多方式并用服务群众所难。全区各行业部门分别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了经办服务值班、服务电话值守、待办事项登记等措施,确保全天24小时人员不断、业务不断、服务不断。通过实行“网上办”“电话办”“微信办” 等“无接触”的服务方式,让广大百姓群众足不出户便能轻松的解决各种生活所需。对必须到经办服务窗口办理的业务,采取“预约办”的方式进行办理。通过承办人员电话联系预约人,告知所需准备的材料以及需要做好的必要防护措施,按约定时间到窗口进行快速办理。同时,在办理业务之前,各行业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配备了必要的防护用品,引导办事群众佩戴口罩并自觉接受体温检测,避免交叉传染。广大居民群众通过“二维码”“APP”“客户端”“公众号”“电子邮箱”等“受办分离”方式,不仅让广大百姓群众在特殊时期的相关业务得到了快速办理,更有效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和蔓延。
多部门齐抓服务群众所盼。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坚持每日对药店、超市、农资商店、粮油店等在营商户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各药店对发热咳嗽药品销售登记情况,抗病毒药品、口罩等相关医药商品和瓜果蔬菜、粮油肉蛋副食品等价格情况。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高速公路收费站卡口为运送物资的车辆开通绿色通道,指挥部为区内运送物资的车辆办理了通行证明,保障全区生活生产物资供应充足。环卫、物业等部门开展清理垃圾积雪专项治理,确保城市整洁。建立心理疏导热线,两位心理咨询师为群众和一线工作人员疏导心理压力。
多渠道保障服务群众所急。区政府组建群众应急车队服务群众疾病等应急需求,14名志愿者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服务群众所需,组建专车护送返岗返校人员离开乌翠区,目前已护送452人到伊春火车站、铁力火车站返岗返校。将应急车辆使用联系方式、便民业务咨询电话、营业药品零售企业明细表、食品企业经营单位明细表、食品经营单位明细表等行业的联系方式和明细集中归纳到一起,制作成了《乌翠区便民服务电话一览表》,将该区老年证、残疾证等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退役士兵社会保险补缴办理流程,居民证办理流程,营业执照事项办理流程,食品许可证办理流程,税务相关业务办理流程,以及医保查询,退休人员认证、养老单位、个体参保缴费等事项,低保金和特困供养金领取,手机缴费,电业缴费等所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信息进行了集中收纳,制作成了《乌翠区百姓办事不见面具体流程图》。并将这两篇为百姓办事不见面的“姐妹花”通过“文明乌翠”微信公众号、“峦城号角”微信群、“乌马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微信群和该区45个小区(行政村)微信“战疫”群等宣传平台进行了大范围集中发布,各行业部门通过各自领域的宣传载体进行了点对点宣传发布。
多队伍合力服务群众所忧。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经济开发区、各企业,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准备工作。开展志愿者网上招募,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大型超市帮助疏导人群、维持秩序,组建2志愿服务队看守三个平房区和6个独体楼,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在高速、区内开口开展登记、测温、车辆消毒服务。机关干部、林业局公司职工、环卫工人、扑火队员等1100余名巡逻员、小区登记处工作人员、独体楼值守人员担起群众的政策解读员、疫情宣传员、话费代办员、楼口清雪员等“兼职”,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乌翠区通过采取“多条腿”走路,多措施并举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为群众打造了一张便民服务网,兜住了群众的困难底、网住了抗疫的团结心,乌翠区委、区政府一“网”情深的为民情和爱民心不仅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为即将到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决战汇聚起了人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