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齐齐哈尔3月4日电(记者魏伯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齐齐哈尔市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和组织优势,及时整合社会资源,调动汇聚文明力量,引导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同心战“疫”,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凝聚精神力量。

全媒发声,硬核宣传有力度。全面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协同联动,“大屏幕+小屏幕”同频共振模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户外显示屏及“两微一端”等线上线下宣传载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抗疫动态等1.3万余条次,累计阅读量1.4亿人次,引导社会各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营造疫情防控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同时,紧密结合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并印发了《讲科学讲卫生讲文明 战胜病毒科学防控文明生活精神文明教育工作指南》,借助“村村响”大喇叭、微信群、流动广播车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启“硬核”宣传模式,让防疫知识进村入户、入脑入心,牢牢把住疫情防控“思想关”。

志愿先行,疫情防控有载体。全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6000余支志愿服务队、超过10万名志愿者(其中,党员志愿者2.3万名)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先后成立临时党组织797个,整建制支援1260个村、215个社区,切实做到了疫情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跟到哪里,成功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工作中,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有时化身为“战斗员”,在各个值守点巡查布控,确保疫情不进村不进小区;有时化身为“勤务员”,为隔离群众“你点单,我跑腿”,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有时化身为“宣传员”,逐户宣传讲解防控政策,提高群众防护意识......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成为在群众身边消除疫情阴霾的一抹亮色。

文艺创作,凝聚共识有温度。面对疫情,齐齐哈尔市文艺志愿者用“歌”发声、以笔当“枪”,以文寄情思、以艺传关切,声援武汉,为祖国加油。其中,原创歌曲《在生死考验面前》已在武汉传唱;《只有中国》等多部原创歌曲在“学习强国”“黑龙江宣传”刊播;文化志愿者杨忠华沙画作品《大爱无边》等3幅作品,被新华社采纳推送;本土作家张港原创短故事《妈—我都看到你了》,讴歌白衣天使的奉献与坚守,引起读者强烈共鸣。此外,非遗歌曲、达绣、漫画、诗歌、民族舞蹈等文艺作品层数不穷,并通过网络直播、微信平台等走进千家万户,筑起抗击疫情的精神屏障,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自身温度。

选树典型,正向激励有榜样。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人与身边事为重点,深入挖掘、积极宣传,进一步提振全社会抗击疫情的信心决心,不断凝聚和弘扬正能量。抗“疫”期间,市委宣传部(文明办)通过“文明鹤城”微信公众号共发布“最美逆行者”26期70人,累计阅读量达4万人次。综合文稿《疫情面前,有一种坚守叫做奉献》在中央文明网发布,累计阅读量过万次。各县(市、区)也在属地官方媒体开辟专栏,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讲述感人故事。同时,以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省道德模范—疫情期间因公殉职民警王春天为重点,深入挖掘、广泛报道,其个人事迹先后在新华社客户端、新闻夜航、黑龙江日报等省市媒体予以刊播,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形成了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

心理疏导,情绪调节有妙招。如果说医疗救助是看得见的“有形战场”,那么心理危机干预就是“无形战场”。在抗“疫”伊始,齐齐哈尔市就迅速启动了心理应急援助行动,将96311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热线升级为未成年人抗击疫情心理健康热线,并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组织体系,创新搭建“网格化”心理援助体系,多渠道启动应急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心理关爱需求。截至目前,全市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载体,及时宣传全省统一下发的心理疏导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80余个,有近120个志愿服务组织、3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屯)网格中,通过热线电话、远程网络服务,“一对一”心理关爱和疏导近2100人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645次,受众人数6万人次,及时为广大群众佩戴“心灵口罩”、注射“精神疫苗”。
文明带动,多元协作有实效。战“疫”号角吹响后,全市632家各级文明单位、4万名干部职工迅速行动,统筹调动各类资源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全国文明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附属第三医院、省级文明单位附属第一医院紧急抽调医护人员119名,火线组建我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逆行支援疫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市直机关工委经多方筹措,累计向一线志愿者发放一次性手套2.25万只,护目镜1000个,口罩1.4万个。国家级文明单位市检察院、省级文明单位市科协和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市统计局等单位全体在职党员100%参加社区防疫工作,冲锋陷阵、毫无怨言。同时,以移风易俗为抓手,文明村镇为龙头,村屯红白理事会为基本网格,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坚决防止人员聚集。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共有3969名红白理事会志愿者参与入户宣传,成功劝阻红白事、寿宴等活动2200余起,有效阻断了乡村疫情输入扩散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