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3月4日齐齐哈尔电(记者魏伯勤 通讯员王克俭)电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拜泉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有力、有序、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这其中,作为党组织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们,坚守在农村疫情防控第一线,构筑起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防控”的疫情“防火墙”,尽心竭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党旗在抗击疫情一线高高飘扬。 “在这危难紧急时刻,作为第一书记,我不去谁去?”“关键时期我们第一书记必须冲锋在前!”“再苦再难也坚决不让一个贫困户、一名群众倒下!”一句句铿锵的话语,道出了全县广大第一书记的心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书记们毫不退缩,关键时刻扛起了“关键担当”。
齐齐哈尔大学派驻上升乡永安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秦浩波, 放弃春节休假,提前返岗,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从齐齐哈尔市返回拜泉,毅然决然地选择到疫情一线,第一时间投入到永安村疫情阻击战中。工作中,他始终发挥冲锋在前、亲力亲为的敬业精神,与村“两委”共同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起草了《致永安村村民的一封信》,并录制了音频,利用村屯广播喇叭、巡逻车、党员微信群等对全村259户566 人进行循环播放,还发放了疫情防控资料、张贴了宣传海报、悬挂了标语条幅,引导村民增强防护意识、科学防疫。与村屯干部一起在卡点值班,确保疫情不流通、不扩散。工作繁忙的时候,基本上就对付一口方便面,困了就打个盹。当看到卡点值班缺少屋子等实际困难,主动联系帮扶单位齐齐哈尔大学,为村里捐赠1万元防控经费,及时解决了村防控卡点值班篷车、烧煤问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帮助贫困户研究扩大养殖规模、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联系派出单位推进农产品订单销售……秦浩波怀着对驻村工作和全体村民的深厚感情,从脱贫攻坚的“帮扶人”,摇身变成疫情防控的“守护者”,在关键时刻充分展现出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拜泉县职教中心派驻龙泉镇新兴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李福军,在得知村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消息后,休假在家的他辞别年迈的母亲,带着妻子女儿的担心,主动申请回村工作,毅然投入疫情阻击战中。到村以来,他每天总是早早从驻地来到村部,协助村“两委”安排布置当天的防控任务,收集整理各屯检查点及屯内巡查人员发现问题,对外来出村、返村人员, 外来流动人员等各类人员信息制作台账,并跟踪记录,第一时间上报镇党委;他带领各屯党员群众设置卡点路障,检查各屯封路坚固情况;与村医一起做好农家大院住户的消毒工作;通过大喇叭宣传防控要求,及时向村民通告县指挥部的公告,在做好防控疫情的同时,他没有忘记解决村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组织村里统一帮助村民购买生活物品,特别是经常了解在外务工返乡过年人员的需求,为他们送去家乡的温暖。他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新兴村今年贫困户产业发展,目前,已经落实贫困户小院药用籽黄瓜种植面积近50亩,为今年贫困户增收打下坚实基础。疫情面前,第一书记们的身影是那逆行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强防线。他们,用生命浇铸出了第一书记永不褪色的金色名片。
拜泉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派驻兴农镇星火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范林浩, 放弃与家人新年的阖家团聚,于大年初三,返回原单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报到,接受了单位主要领导安排布置的各项工作,主动请示前往疫情一线——星火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到达星火村后,他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与村“两委”一起开会,共同研究防疫工作。面对严峻的疫情,范林浩同志不顾可能会感染病毒的风险,在确保自身防护安全的基础上,深入一线,入户排查外出人员返乡情况,与此同时做好农户防疫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除此之外,他与村“两委”成员一同驻守在星火村的各个路口,设置卡口,对每一辆通过村屯的车辆进行认真排查,做好防疫检测工作。及时劝导群众取消春节期间访亲串门活动,劝返外来拜年访友人员100多人、车辆近百台,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
拜泉县委组织部派驻新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袁志超从大年初四开始便入村参与防控防疫工作,与村两委共同商议落实措施,与村支部书记、村医共同建立武汉返乡人员微信联络群,每天在群推送防疫防护知识,开展心理疏导,针对一线村医防护物资缺乏的实际,通过派出单位、镇里协调到32个医用口罩、1瓶消毒剂和5套防护服。村屯实施封闭管理后,他和村干部一道严格封闭管理,采取“扎口袋”式道路封堵,在进出村的主要路口设置检查站,一开始,有的老百姓不重视、嫌麻烦,不理解、不配合,他就一遍一遍讲政策、苦口婆心做工作,将工作现场从办公室搬到了执勤卡口和村民户中,一呆就是一个多月;在零下二十度左右的户外,他和村干部一道,24小时坚守在检查卡点,还与村党支部书记在屯内巡逻,累计检查来往车辆130多辆200多人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硬仗,离不开坚强的后勤保障。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第一书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多方协调、捐资捐物,为村民群众又上了一道“安全锁”。
齐齐哈尔市教育局驻拜泉县大众乡自爱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牛宏伟自2月2日为乡村两级送去10桶500斤医用酒精后,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毅然留下,跟村干部们密切配合,至今仍然共同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村里的五个出入口一个两乡交界设立卡点,对来往出入的行人和车辆实施检查,牛宏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主动申请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参加村级疫情交通卡点工作,冒着零下30 度的严寒,与村屯干部共同值守在疫情检查点,检查管控过往行人和车辆,确保疫情不发生、不扩散。随着疫情愈发严重,为最大程度减少疫情传播,牛书记与村两委统一为村民购买蔬菜、生活用品,发放到村民手中。针对疫情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防疫物资短缺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上下衔动、左右协调的作用,2月9日,又联系爱心企业为乡村两级捐赠8桶400斤医用酒精,切实保障了乡村两级防控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新生乡和发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杨柳松,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充分发挥着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精神,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干在实处。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防”便成了农村疫情防控重中之重,随着疫情的发展,乡村疫情防控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但在防控一线的村屯干部,所戴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很久没有更换过,反复使用,严重危及干部健康安全和疫情防控实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积极想办法,多次在各个网络平台上购买防护和消毒用品,但都以退款告终。网络平台买不到,他就靠单位、靠朋友,经过多方筹措,终于筹集到了35只口罩、100双医用手套、一桶消毒液、一袋医用棉,第一时间交到乡村干部手中,保障了全村开展工作和自我防护的基本需要,增强了全村群众战胜疫情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