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河南漯河:以四小成就中国食品名城

中经联播5月16日漯河讯(屈伟林 屈要林 通讯员 张继耀 屈大鹏)漯河作为中国食品名城、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食在漯河”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广大客商、美食达人的广泛共识。因为,“漯河食品”有特色、种类多,“食在漯河”能够让您吃出美味、吃出滋味。产品涵盖18个大类、50多个系列、数千个品种,有以双汇等为代表的肉类加工产业集群,以卫龙食品、南街村集团等为代表的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可口可乐、统一等为代表的饮料产业集群,以中大恒源、高旗生物等为代表的果蔬加工产业集群,麻辣面制品、肉制品、冷鲜肉单品产量等均居全国第一。

微信图片_20210516202459.jpg

漯河之所以成为中国食品名城,是以小博大的结果

一是小个子爆发大能量

漯河人口少、面积小、经济体量小,在省内是个“小个子”。但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沙河、澧河赋予了漯河先天的水韵绿城底色,水、陆、铁立体交通体系构建起漯河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说文解字》、贾湖文化遗址等在璀璨夺目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独占一席之地,受降亭、赵伊坪故里等抗战纪念地传承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击侵略的红色基因,加之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小个子爆发出了大能量,“十三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GDP超6万元,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国家质量魅力城市等国家、省部级荣誉380余项,成为全国唯一四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的省辖市,居民幸福感蝉联全省第一。

微信图片_20210516202517.jpg

二是小食品成就大产业

自古以来,漯河就有“水旱码头”之称,漯河港最繁荣时期日装卸量可达4000吨,居全省港口之首。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漯河车站年客货总收入占京汉线的1/8,1914年漯河“祥盛魁”蛋厂(漯河罐头厂的前身)正式开设,漯河食品产业的发展“小荷才露尖尖角”,经过漫长的探索发展,肉制品、休闲食品、面制品等各类食品企业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如雨后春笋,不断茁壮成长壮大,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们坚持“食品+”理念,打通食品产业和装备制造、造纸、医药、盐化工、物流、动物饲料等产业的关联环节,积极培育食品机械、食品包装、功能性保健性食品、绿色食品添加剂、食品物流、宠物食品等产业,用好产业链精准招商添增量、重点企业倍增工程扩存量、“个转企”“小升规”亿元企业培育壮集群、加快工业企业“三大改造”促转型、打造细分领域专业园区建载体、服务企业周例会优服务等“六个抓手”,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同时,围绕价值链提升,推动食品产业研发创新基地、产学研融合示范区建设,设立全国首家市长标准奖,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谋划建设检验检测产业园,深化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战略合作,与江南大学签署“1+N”战略合作协议,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围绕供应链打造,推行面制品生产企业、面粉加工企业、粮食仓储企业、小麦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农科院和小麦育种专家“五级订单”模式,着力打造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供应链。通过近两年的积极探索和积累,食品产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重大突破,全市食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规上食品企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和税金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的53%、66%、79%和81%,与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物流、检验检测等要素融合贯通,产业之间链链相通、要素之间环环相扣的完整生态初具规模,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和立体检验,产业链供应链始终保持了较高稳定性,上下游企业迅速实现协同复工达产,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三是小切口提供大服务

漯河始终秉承“城市与企业共生共荣”的理念,坚持从点滴做起,从企业发展的具体困难解决起,建立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城建交通工程、招商引资工作周例会制度,累计召开周例会345次,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2280个。建立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机制,行政审批实行“一窗受理”“容缺受理”,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到64个工作日,实现了从项目策划、线索生成、宣传推介、对接洽谈、项目签约,到项目规划、审批、开工、达产等全生命周期高效服务。漯河是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和中国中部最佳投资城市,营商环境居全省前列,去年疫情爆发之初,漯河就密集召开周例会36次,逐企业、逐项目研究解决防疫物资、手续完善、原材料、物流、资金等阶段性问题;正月十五就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的30条措施,推出21条措施全力稳岗惠企,持续紧盯重点企业复工和产业链协同复产、精准服务企业和个性问题解决、政策落地和银企对接、项目联审联批和施工进度、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成为河南省率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100%的五个地市之一。市场主体逆势增长7.2%,密度全省第一。的企业在疫情冲击下非常给力,2020年,全市102家亿元企业培育工程企业营收、利润、纳税分别增长11.8%、20.5%、10.9%。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成长壮大的沃土,也给漯河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家世界500强、32家国内500强、75家行业百强企业在漯河投资兴业,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长年居全省前列、增速去年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增长4.9%、税占比75.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超千亿元,增幅居全省第2、4位。

四是小城市迎来大发展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漯河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等国家、省战略机遇叠加,国际食品名城建设获省支持下,“创新策源地在长三角、产业化基地在漯河”“原始创新在长三角、应用创新在漯河”等创新发展全面起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坚实、信心更充足、路径更清晰、动力更强劲。“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按照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体系,致力培育“1+8+N”漯河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国际食品名城建设,打造3000亿级以上的食品全产业链、5000亿级以上的绿色食品全产业生态,强化食品产业在全省、全国的优势地位;培育液压科技、装配式建筑、高端化工、电力装备、精密制造、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现代家居等8个细分领域百亿级产业集群;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0大万亿级产业和10大千亿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N个在漯河集聚壮大、形成支撑的新兴产业,20个细分领域专业园区正在谋划建设,未来的漯河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覃新强】

鞍山市汤岗子“千年名汤 百年康养”中国石油辽宁鞍山销售分公司站开市

医院工作人员为职工及群众提供科普讲座、血压测量、医保政策解读及健康咨询服务,并结合每位人的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同时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所提出的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将健康与温暖送到职工心间。 据介绍,活动中,心肺康

AI健康进社区:澎城智能打造一刻钟健康生活圈 引领健康消费新模式

以"社区入口+场景式体验+全生态共建"的创新模式,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一刻钟健康生活圈"。在杭州万家花城社区活动现场,AI健康机器人成为居民健康管理的"智能助手"。通过中医健康检测、体质精准评估及个性化健康报告生成,居民无需奔波即可获得专业健康指导。配套的秋日中

康养度假 俄罗斯游客青睐辽宁鞍山汤岗子

独特的温泉理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既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收获了健康,又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汤岗子康复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温泉水出口温度达72℃,温泉水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再配合按摩、针灸、泥疗、电疗、蜡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风湿性

千年药脉融南国,一方药都启新程

6月9日至10日,湖南邵阳(廉桥)中医药产业“南国药都”展馆亮相长沙铜官窑古镇中医药文化街。展馆共设置了入口展示区、“南国药都”展示区、“健康邵阳”展示区、“中药出海”展示区及互动体验区五大区域。

云南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推进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近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全省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流行。

中国援塞医疗队实施"双百行动" 推动中塞医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自2024年4月赴塞以来,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百场急救健康科普”与“培训百名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两个项目,将中国医疗智慧与塞内加尔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民生福祉 金天国际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5月20日,金天国际集团在宿迁举办了一场以“激活男性本源,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发布会,此次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其通过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人口战略的实践成果。作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践行者,企业联合中科院等机构攻关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基于AI算法与传统草本智慧的创新方案,构建全球首个"草本功效数字云脑",为男性生殖健康提供非药物干预路径,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卫健部门专项研究。

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开幕

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糖尿病协会主办,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承办,并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参加。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段云波石家庄

云南出台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构建“四级三环”质量安全网​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云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首次系统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贯通临床、医技、管理三大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该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云南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五一”出游如何预防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支招

在外出旅行、户外活动、亲朋好友聚会时,要做好呼吸道、肠道以及虫媒传染病的预防。”4月29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在“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介绍相关情况(张春雷 摄)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

黑龙江: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

自1982年黑龙江省正式推行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1991年,黑龙江省实现无脊灰状态;自1998年起,再无白喉病例的报告记录;2003年至今,省内未出现本土感染

石家庄市三院创新"流动诊室"模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4月19日上午,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大型惠民义诊健康集市"在河北省博物院广场盛大启幕。作为此次活动核心参与单位之一,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市骨科医院)创新推出“流动诊室+特色体验”服务模式,派出近20名权威专家组成"超豪华"医疗团队,将"诊室"直接搬到街头,为市民打造沉浸式健康服务新体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