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6月19日黑龙江绥芬河讯(李学坤 通讯员姚自强)6月18日,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里的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正式开馆,这是国内唯一的“六大”专业展馆,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前往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加强与共产国际联系,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革命业绩。被党史学家称为“红色通道绥芬河”。




上午九时整,馆仪式正式开始,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贾玉梅同志讲话后,与中宣部宣教局副巡视员程雪飞一同为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揭牌。

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美丽的天长山东麓,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馆内分为“六大召开的国内形势”“中共六大的召开”“六大代表的回国与六大精神的贯彻”三个主要展区。综合采用文物实物、史料图片、动态视频、实景还原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共六大代表归国时的艰辛历程和中共六大的历史贡献,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为发掘、保护和传承党史资料,绥芬河历届市委市政府历经12年努力,在党史研究人员和革命后代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收集了关于中共六大的史料累计5700多万字、珍贵文物367件,录制采访红色后代资料246份。其中,很多史料在中国具有唯一性,填补了中共六大党史研究的空白。

据介绍,1922年,中共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不久,中共派党员在中东铁路沿线积极开展建党工作,并在绥芬河等地建立了国际地下交通站。从此,绥芬河地下交通站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上海-哈尔滨-绥芬河-海参崴-莫斯科”这一红色国际地下通道上的重要枢纽。

1924年9月至秋冬,李大钊、罗章龙、王荷波等人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后,先后经绥芬河地下交通站迎送回国,曾下榻在大白楼和欧罗巴旅馆。

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在党的六大召开前后,六大代表主要是在哈尔滨国际交通站统一安排下,经绥芬河、满洲里国际交通站赴苏和回国的。会后,周恩来、罗章龙、邓颖超、李立三、蔡畅等多名代表先后分批经绥芬河回国。周恩来、邓颖超、李立三等人一同途径绥芬河时,是一名白俄交通员赶着一辆拉饲草的马车掩护越境。
作为“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暨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的建设,在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功能的同时,也填补了国内没有中共“六大”纪念设施的空白。

仪式结束后,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贾玉梅与参加活动的中央、省市领导一起到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进行巡馆。
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有关领导;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史志研究室有关领导;牡丹江市委宣传部、市委史志研究室领导;中共六大代表后代;中共六大研究专家和特邀嘉宾;绥芬河市有关领导,新闻媒体和各界代表参加了开馆仪式。













